APP下载

分析中国画白描之美

2021-10-25任晓蕊

艺术品鉴 2021年26期
关键词:行笔白描物象

任晓蕊

一、白描

白描又称白画,是一种单纯的用“线”的艺术,一种用墨色线条勾勒物象并且不添加任何色彩的绘画形式。同时,其也一直作为绘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存在于中国画的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欣赏价值。

图1 历代帝王图(局部)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中白描这一表现手法已经出现,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白描日趋成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白描作品,有《洛神赋图》 《历代帝王图》等等。这些作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样貌及神态,赋予这些人物以生气,好似鲜活的人物展现在观者眼前。线描发展到今天,从魏晋时期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以及唐“周家样”的雍容华贵,到最终的“十八描”等,变化无穷,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纵观历代的白描作品,无不在历史长河中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具有多重美感。

白描的特点是简洁而效果明快,以线条或方或圆、或轻或重、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干或湿、或疏或密,勾勒出各种虚实变化、抑扬顿挫的节奏以及强烈的质感、空间感和形式感。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一种特殊的艺术加工,呈现出朴素、简洁的艺术形象,有极强的表现力,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及内涵。同时,中国古代哲学也深刻影响着白描的情感表达和结构形式,决定了它的美学风格和特点,线条刚柔并济,笔墨间相互协调,布局疏密有致,含蓄内敛,表达的情感既不会太过于激烈,也不会太过于平静。

二、白描之美

(一)线条的使用、节奏

线条是白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画家用线条来塑造物象,而线条中各种变化也体现出不同的美感,同时线条也是画家用来直抒胸臆、传情达意的重要表现手段。生活中线条随处可见,不同的人因为经历的不同,对于线的感受和使用也会不同,因此线条中所表达的情感不会千篇一律。优秀的白描作品中对于线条的表现既有骨法之美、气韵生动,同时可以营造一种舒适的空间结构,线条的节奏感也会使作品有一种“势”和气息在其中流动,否则便会呆板没有生气。线条作为白描作品中最重要且最基础的元素,它就不单单是以简单的线条存在了,而是有要求和审美,无可代替的线,这就是线条的魅力所在。

画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已经不是物象本身,而是一种情感表达的符号。白描作品不受物象色彩、光影等的限制,可以在绘画中自由发挥,但是由于物象本身并不具备现成的线条,因此画家需要进行提炼概括,并注入情感,将物象的神韵通过线条表现出来;同时线条的布局疏密得当,疏与密相互对比衬托,服务于整体的节奏,从而达到画面效果,这也中国画的意蕴所在。

在线条的绘制过程中,要注意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不是对物象的再现,强调“以形写神”。而“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形的“神”通过具象的“形”所表现出来,白描所画之“形”不只是简单的物象的外形,更有画家艺术构思所抒发的神韵在内,因此是神形兼备的“形”。《论语》中说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字将艺术的位置定为一种不拘泥于形式、自由自在的形式。丰富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线条内在的形式美和线条节奏的和谐美。画家通过对线条的提炼,使线条产生长短、粗细、虚实等的变化并加以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质感。如唐朝画家张萱和周昉笔下仕女的形象线条流畅、细劲有力,就恰当地表现出了衣服的质感以及人物的表情。

李公麟将白描艺术的发展推到了高潮,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白描技法,把自己的思想巧妙地融入作品中,把白描这一绘画形式推向了高峰。他的作品《五马图》是白描的经典作品,主要描绘的是北宋时期西域进贡的五匹骏马以及牵着马匹的官员。画作以线条将马匹和人物的外形勾勒得极其准确,线条变化丰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这些马匹毛色的光滑细腻和性情的温和,人物的形象也栩栩如生,可以分辨出他们的民族、年龄和身份。观画之余,画家除了对马匹与人物的精确描绘,同时也可以看出整幅画所体现出的沉静之感,马儿温和地立于画面之上,适中和谐。

图2 五马图(局部)

(二)笔法

谢赫六法论中有相当重要的一法为“骨法用笔”,物象的外形、结构和内在的精神状态,都是通过“用笔”来完成的,因此笔法对于白描来说有着特别关键的作用。

在用笔方面有圆、平、留、重和变的观点。“圆”是指在行笔的过程中对于笔的控制可以做到圆转自如,这样勾出来的线条就会有节奏和弹性;“平”是指运笔的力量要均衡,心态平静,使线条勾勒出来有平实强劲之感;“留”是要在运笔的过程中做到收得住,不可随意行笔;“重”指的是勾勒出来的线条要有分量,有厚重感,每根线要做到心中有数;“变”指的是要做到灵活变通,顺势而行。

就线条的笔法来说,每一根线条的形成,往往都体现了笔锋的运用,白描中的每条线都需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来完成。起笔时逆势起笔,隐藏笔锋,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顺先逆;行笔时则要沉静稳重,通过线条的变化来掌握快慢,在动中求稳定;收笔时要向来的方向收回,也就是“回锋”,线条的结尾才能含蓄有力。在白描的用线中,分中锋和侧锋用笔,其中中锋用笔是最基本的行笔方式,运笔时将全身之力置于笔尖,线条沉着稳健、浑厚敦实,行笔收放自如而富有审美价值。所谓“收”就是行笔之中要收的住,不能随意出锋,这样会显得笔力弱而没有厚度;而“放”则是要敢于放手行笔,线条圆润浑厚、流畅顺滑、饱满而有弹性、不呆板且有力度,达到这种境界,所画出的线条才会劲健挺拔,有力透纸背之感。

运笔的过程中,笔法不能锋芒毕露,要含蓄内敛、不急不躁,下笔有力,同时在行笔的过程中要灵活变通,笔法可不断变化,如提、按、顿、挫、藏锋、露锋等,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性,这也正是白描之美的体现。

中国的书法也是使用毛笔,因此书法的运笔与中国画线描中的用线也是相互影响,白描的用笔就吸收了书法的用笔技法,亦体现出中国画书画同源的思想。中国历代画家的线条潇洒飘逸,勾线巧妙精致,墨趣十足,无不显示出他们书法功力的深厚,具有浓厚的东方意蕴。

(三)构图和布局

中国画中白描是“以线造型”的,同时也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画面中的空间关系。通过对线条的合理组织,对线条的疏密、虚实表现,会产生很强的空间感。

在章法布局上,白描主要体现的是对于线条的布置,有疏有密,不会太满,也不会太空,做适当留白,注重对度的把握,画面中的“黑”与“白”相得益彰,从而使整个画面效果和谐生动。在物象的安排上,要有参差、虚实对比,没有这些变化,就会显得呆板,但是这些变化也不能太大,这样就会使画面失去平衡导致画面失去美的韵味。

(四)情感表达

白描中线条作为白描的唯一表达形式与媒介,对于审美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线条在笔、墨、纸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形成一种独特和谐的美。线条在表现客观物象外形的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它描绘的是画家的内在情感和精神理念,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的深厚,这些都是源自中国哲学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几千年时代的变迁,线条在画家的笔下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并成为中国画绘画元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一元素至今仍在中国画创作中彰显着它的无限活力和变化。

白描不仅是中国画绘画中的重要表现手段,同时也是中国画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笔墨当随时代”,任何艺术的发扬和传承都要与时俱进。所以对于白描的深入研究,于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上,要追本溯源,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并创新,借古以开今,跟上时代的潮流,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行笔白描物象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写给远去的路遥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