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8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1-10-25景彩萍张春莉李艳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肛管黑色素瘤黑色素

景彩萍,张春莉,李艳菊*

(1.延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陕西 延安 716000)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是其恶性程度较高,而且预后较差,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0例,其中大多为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1-3]。肛管直肠是恶性黑色素瘤的第三好发部位,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3%,该肿瘤病理学特征复杂,早期可发现远处转移,容易出现误诊[4-7]。近几年,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研究中必须认真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与预后等,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患者康复。因此,本研究特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及延安市人民医院8例AMM患者,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及延安市人民医院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47~8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诊断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1.2 方法

标本经4%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采用SP法。所用一抗S-100、Vimentin、HMB45、MelanA、CK、LCA和Ki-67等均购自福建迈新公司。

1.3 结果判定

S-100、Vimentin、HMB45、MelanA、CK、LCA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Ki-67免疫染色阳性定位于细胞核。以棕黄色着色为(+),淡黄色为(弱+),不着色为(-)。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8例患者中首次确诊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6例,误诊2例,误诊率为25.0%。

2.2 临床分析

本次研究的8例患者中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7例患者出现便血,占总例数的87.5%,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2例患者肿块一般在便后突出至肛门外,占总例数的25.0%;5例肛门疼痛或不适,占总例数的62.5%。8例患者中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1~16个月,平均确诊时间为(5.03±3.19)月;曾经误诊为低分化腺癌2例,首次治疗时1例出现远处转移。随访96月,其中7例在确诊后2~36月死亡,1例随访仍健在。

对所有患者进行直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肿瘤一般在齿状线附近,其中有5例患者的肿瘤在肛缘3 cm以内,有3例患者的肿瘤在肛缘3~5 cm以内(见表1);4例肿块呈隆起型,4例肿块为溃疡型(见图1)。

表1 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图1 直肠镜下肿物

2.3 巨检

肿瘤直径1.5~9 cm:4例肿块呈隆起型,切面灰黑色,质地脆;4例肿块呈为溃疡型,切面灰白色,质地脆(见图2)。

图2 直肠镜下肿物

2.4 镜检

肿瘤组织以多种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混合存在,细胞形态变异大,肿瘤细胞似痣细胞,体积大,圆形、梭形或空泡样及未分化小细胞、或者痣细胞样改变,核大,核仁可见。组织形态表现为腺泡状、条索状、巢状、编织状、片状,浸润肛管壁各层;8例恶性黑色素瘤标本中,有4例看到黑色素颗粒(图3A),大红核仁(图3B),肿瘤血管比较丰富,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4例无黑色素颗粒(图3C),其中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图3D)和血管壁侵犯(图3E)。

注:(A)肿瘤细胞呈梭形,可见少数黑色素颗粒;(B)肿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可见大红核仁;(C)肿瘤细胞呈梭形,未见黑色素颗粒;(D)肿瘤细胞侵犯淋巴结;(E)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壁

2.5 免疫组化结果

8例肿瘤瘤细胞S-100、HMB45、MelanA均(+);4例Vimentin(+)、4例未做Vimentin;3例CK(灶+)、3例阴性、2例未做CK;1例LCA阳性、4例阴性、3例未做LCA;Ki-67增殖指数20%~90%。(见表2,图4)。

表2 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注:A:S-100;B:MelanA;C:HMB45;D:CK;E:LCA染色阴性;F:Ki-67

3 讨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表现为便血、肿块、疼痛等,症状比较隐匿,但恶性程度相当高,具有较强的转移性和侵袭性。AMM早期患者容易发生血管转移,一般转移到脑、肝、肺等部位,可早期发生闭孔、局部及腹股沟淋巴节转移等[8]。早发现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相关,由于其临床特异性差且病理组织形态多样,有时难以识别,易引起误诊。

AMM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但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指诊也很重要。王墨飞[9]等专家报道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距离肛门为6 cm以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肿瘤据肛缘4cm左右,与报道相一致。在此基础上进行活检能确诊该病。由于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故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再者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形态多种多样,结构十分复杂,有的异形性不明显,部分有黑色素沉着,且有无色素肿瘤,本组病例中有4例没有黑色素沉着,影响病理学诊断。本组病例镜下为圆形、梭形或空泡样及未分化小细胞、或者痣细胞样改变,部分病例有丰富的血管围绕及纤维组织分割,有些病例伴有出血、坏死及炎症反应,与多数学者报道一致。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协助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S-100是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大部分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均有表达,但是其特异性不高。HMB45特异性强,但敏感性较低,大概60%~80%病例呈阳性表达。Melan A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部位不同,三个恶性黑色素瘤的标志物也会有差别,阳性可以协助诊断,但阴性也不能排除需联合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Ki-67增殖指数对区分良恶性有一定作用,在皮肤良性黑色素性病变中Ki-67增殖指数常<5%,而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约为13%~30%[10],本组病例的Ki-67增殖指数为20%~90%。本文中有4例恶性黑色素瘤没有黑色素沉着,并且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复杂多样,给诊断带来困难,要与以下几种胃肠道常见的疾病相鉴别:①低分化癌或者未分化癌。镜下表现为大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细胞,可见明显核仁,而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形态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上皮样形态,呈巢状、团块状、片状分布,明显大红核仁,但免疫组化可与其鉴别,分化差的癌一般来说,CK会弥漫阳性,而HMB45、S-100、Melan A、Vim阴性,而恶性黑色素瘤则正好相反。由于一些县级医院,诊断经验不足,又没有免疫组化协助诊断,往往会误诊为低分化癌。本文中,就有两例误诊为低分化癌。②横纹肌肉瘤。尤其是上皮样横纹肌肉瘤,主要由成片、巢状、形态比较一致的上皮样瘤细胞组成,肿瘤组织内既没有腺泡状结构,也没有典型的横纹肌母细胞,但可能会表达Myogenin、Desmin、Myoglobin、MyoD1,由于个体差异,横纹肌四个标志物的表达模式、阳性率也会不一样,因此,需要多个抗体联合应用;横纹肌肉瘤一般不会表达HMB45、Melan A、S-100,恶性黑色素瘤与之正好相反。③恶性神经鞘瘤。大多数由排列紧密、条索状增生的梭形细胞构成,且核深染、核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恶性黑色素瘤也可表现为类似的形态,神经鞘瘤一般会有完整的包膜,主要有两型结构,即致密型和网状型,典型病例可见到Verocay小体,且恶性神经鞘膜瘤可表达S-100、Vim,与恶性黑色素瘤容易混淆,但前者HMB45、MelanA阴性,可与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④非霍奇金淋巴瘤。两者均可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团巢状的上皮样特征,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核染色质部分呈空泡状,特别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易见较多的核分裂象,尤其是发生在淋巴结外,形态学上很难与恶性黑色素瘤鉴别,但LCA、CD20会弥漫阳性,而HMB45、S-100、MelanA、Vim阴性。

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因为AMM侵袭性较强,血管丰富,容易发生早期远处转移,且临床较难确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本次研究中术后5年患者的生存率为5%~20%左右。部分病例术后两个月出现死亡,但有一个病例随访5年,未出现复发转移,可见个体差异比较大,术后积极治疗还是十分必要的。有报道PD-1和/或CTL-4抑制剂对黏膜黑色素瘤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这些治疗仍需进一步评估[11-14]。

综上所述,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上无特征性,且表现复杂多样,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而且此病的预后比较差,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猜你喜欢

肛管黑色素瘤黑色素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黑木耳黑色素F1 的结构初探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澳大利亚的“国民癌”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哪些“痣”得治
孕期黑色素瘤患者死亡率比常人高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