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短波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2021-10-25吕丹丹赵曙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超短波屏障乳酸

张 哲,吕丹丹,魏 延,韩 伟,赵曙光,赵 丽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SAP早期即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在短时间内可导致人体多个重要器官衰竭;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2-3]。对于SAP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内科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早期恢复肠道功能、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4]。既往研究表明,越早降低炎症反应对于改善SAP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较好的作用[5]。近年研究表明超短波治疗仪可明显改善炎症反应[6],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但关于超短波辅助应用的报道较少,为进一步明确其确切疗效,本研究在增加超短波辅助治疗应用于内科治疗之上,通过检测炎症指标(CRP、IL-6)及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指标(DAO、D-乳酸及LPS)指标的变化,探讨超短波治疗仪辅助治疗SAP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唐都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SAP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5,女15,年龄(44.66±11.24)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8.40±15.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炎症指标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指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管理指南(2019)诊断标准[7],②符合症状出现后48 h内入院,③无糖尿病、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患者意识清晰,无神经精神异常表现。排除标准:①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患者,②患者意识丧失或昏迷状态,③伴有多系统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①禁食水、胃肠减压;②早期液体复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③抑制酸及胰酶治疗;④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汕头市医用设备厂有限公司的DL-C-M(脉冲)超短波治疗仪进行局部辅助治疗,工作频率45 MHZ,治疗时间:15 min,板状电极50 cm×40 cm×2。患者平卧位,采用中上腹对置法,间隙约1 cm,每次15 min,每日两次,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7 d后CRP、IL-6及DAO、D-乳酸及肠道内毒素表达水平;②患者首次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CRP、IL-6、DAO、D-乳酸、LPS表达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DAO、D-乳酸及LPS表达水平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RP、IL-6、DAO、D-乳酸、LPS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的变化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

2.2 两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排气天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3 讨论

SAP的病因很多,但病理生理学过程基本相同。内脏感染是SA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微生物群可能是肠道感染、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展的积极参与者[8-9]。肠道微生物群在预防和抗肠道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10],其构成了对抗细菌移位的第一道防线[11]。肠道微生物群通过与黏膜免疫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建立和维持有益的相互作用,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2]。在危重症中,由于肠道菌群的改变,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促进病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导致肠道内环境平衡的丧失、细菌移位、肠道源性内毒素血症和有害的临床并发症[13]。通过监测肠道屏障功能,可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感染,是预防SAP的重要途径[14]。

相关文献报道血浆DAO、D-乳酸和LPS变化的测定是早期诊断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15]。血清DAO和D-乳酸的活性作为监测肠道通透性及黏膜损伤程度的标志[16],DAO是小肠上皮细胞和纤毛细胞活性较高的酶[17],而D-乳酸是肠道细菌代谢的产物[18],当肠道黏膜被破坏时,DAO和D-乳酸直接释放进入血循环[19]。细菌内毒素(LPS)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当肠黏膜屏障损伤,LPS可穿过受损的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形成LPS血症[20]。因此通过观察血清DAO、D-乳酸及LPS的水平对肠黏膜屏障损伤及修复情况进行判定,有望为临床提供简单快速和可靠的参考指标。

超短波理疗属于物理治疗,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21]。超短波的内源性热效应以及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主要用于急性炎症期的损伤治疗。超短波通过内源性热效应作用于机体,对组织细胞产生特殊的刺激,从而改变组织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应[22],增强血管壁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炎性渗出,加快代谢,将其炎症介质及细菌毒素代谢排出体外[23-24]。超短波的电磁场能改善受损伤细胞膜极性,促进细胞分化和增殖[25],从而对组织的修复起到重要作用[2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SAP治疗中超短波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RP、IL-6的水平;同时观察到超短波治疗组患者血清中DAO、D-乳酸及LPS的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患者恢复肠道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较普通治疗组低,表明超短波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功能损伤,促进肠动力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发现超短波治疗仪辅助治疗SAP能有效地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正常排便排气天数及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超短波治疗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无不良反应,是辅助治疗SAP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超短波屏障乳酸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乳酸菌发酵生产D-/L-乳酸的研究进展
屏障修护TOP10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一道屏障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外军30-512M陆地战术电台发展现状浅析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