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歌单在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实践探索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
2021-10-25◎熊剑
◎熊 剑
在有大数据推算的融媒体时代,大众都能从移动端获取更为便捷更符合自身喜好的资讯,听到及看到更能满足自身审美意向的音视频产品,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冲击,广播和报纸、杂志、电视一样,是大众传播媒体,需要兼顾大众需要,也需要找到更适合自身特点满足受众个性化需要的路径。类型化音乐电台因标签鲜明,风格统一,是广受欢迎的电台模式,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在融媒体时代想要赢得更大市场,笔者认为电台节目编排也需要下功夫研究。
一、广播媒体应与时俱进了解新受众需求
近年来,媒体传播技术更新换代快,大众传播媒体也需要看到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用户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仅看广播媒体,除了电波覆盖范围内使用收音机和汽车车载收音装置的传统受众,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收听广播节目的新用户并不少。除了车载收音机等传统环境需要坚守外,我国各地广播媒体也多在和互联网平台积极合作,使用蜻蜓FM、阿基米德APP等移动应用软件,接入本地音频节目信号源。如此一来,广播的传播得以在空间上脱离地域限制,能在移动应用平台收获来自各地的新受众。
随着国家对网络供应商的提速降费政策出台,如今网络流量费用逐渐降低,通过智能手机在线收听音乐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音乐欣赏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广播节目在融媒体时代不仅没有被替代和吞噬,反倒迎来更多机遇。在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接收设备上,广播的传播阵地有了继续扩展的多种可能,手机应用下载榜名列前茅的“学习强国”平台,有特别设置听广播专区。再如微信订阅号、小程序等平台,若维护得当,这些地方都可能成为传统广播节目内容的传播渠道。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其节目在各大主流音频节目平台或网站有直播流,在主要广播类应用软件中都能收听到,特别是湖北广播官方收听APP九头鸟FM上收听数据较高,节目主持人还会在这些软件中和听众进行亲切互动,这样的现象已经成为广播融合传播的一道亮丽风景。类型化音乐电台,在其节目设置之初就有明确受众定位,有自身标签,在互联网音频平台兴起前就因鲜明特点收获了一部分忠实受众,如果说各互联网移动音乐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支撑为用户提供单人个性化服务,类型化音乐电台就已经是为有同样音乐爱好的一群人在服务,而且这一群忠实受众还可以通过新的平台进行互动交流。类型化音乐电台的节目也有自身规范,通常是以歌曲连接歌曲作为主要节目内容,歌曲播出间隙还会有主持人对歌曲的专业解读,类型化音乐电台的节目播出模式在已有的受众群体中是被信赖且有口碑的。但我们还应该正视现状,如今,广播受众变得更挑剔了,传统媒体必须“收割”新受众才能开拓新市场。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在线音乐平台非常多,这些平台也有各自的移动终端,而这些音乐软件在网罗受众方面的能力是传统广播难以企及的。类型化音乐电台除了学习互联网技术,积极跟各平台合作外,笔者认为更要好好重视内容,更好地为已有受众做好服务,同时吸引不同平台有同样音乐爱好的新用户青睐。对于类型化音乐电台而言,在已有播出模式下从自身特点出发,推出主题歌单及根据不同节令调整播出策略,是可行的,这样的操作也有较好实践基础。
二、类型化音乐电台本身具有个性化歌单特点
类型化电台是非常成熟的广播模式,其节目内容风格一致、主题鲜明,和其他综合类电台相比,本身就细分了目标受众,即使类型化电台有划分不同栏目,不同栏目的节目内容也趋同质化,可以让受众不需要固定时间锁定心仪内容,随时选择该电台就能听到同一类节目。类型化音乐电台以歌曲作为主要播出内容,我国大部分类型化音乐电台也多会以流行音乐歌曲作为主曲库,再根据不同地域或节目主题设置增加其他类型的音频。类型化音乐电台多强调伴随收听,在建立曲库时就需要明确定位,根据自身定位设置曲库内音频资料的相应标签。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该类型化音乐电台在曲库设计之初,就具有挑选个性化歌单的特点,只是不同编排软件数据建模方式不同,是根据年代、曲风、语言等确定录入曲库的具体标准,也在编排软件中设置不同标签。融媒体时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大移动音乐软件都有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音乐歌单,并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精准地将相关歌单推送给受众。如网易云的私人FM和QQ音乐的个性电台曲目,都是先记录用户平时使用该软件播出过的歌曲、已收藏的歌曲,再根据用户已经听过的这些歌曲的年份、演唱者、曲风等标签信息进行收集,并在后台通过数据软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再从平台曲库中筛选有相似标准和同类标签的歌曲推荐给用户。这样的模式下,用户在平台软件听的歌越多,平台获取的标签信息也越多,平台推送的音乐就会更精准。
和互联网音乐平台相比,类型化音乐电台建立曲库的标准及标签的建立方式是相同的,只是区别在于音乐平台需要满足不同用户需要,其曲库容量更大,分类更细,标签也更多。而传统电台使用播出服务器容量有限,相对而言曲库规模也会建得小一些。特别是类型化音乐电台只根据自身频率定位录入符合自身播出标准的曲目,曲库基数也不会特别大,有五千首左右的歌曲就基本能保证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基本运转。基于此特点,类型化音乐电台可以向互联网音乐平台取经,已收录在曲库的作品完全能再次进行梳理,一首歌是可以有不同标签的,如年代、曲风、情绪、节奏,还可以根据歌词或歌名进行主题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广播电台作为重要宣传媒体平台还承担着主题宣传任务,也需要在特别的节日里精心设计节目内容,此时只需将本台曲库里已有的曲目标签再次细化,每次根据具体工作任务要求找出有相关标签的所有曲目,就能顺利地推出符合节日定位的主题歌单。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在为受众提供更为专业的“个性化”服务。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主要曲库中的歌曲数量已经超过一万首,但通过编排软件使用较多的歌曲其实只从六千多首歌曲中精选,还有部分如圣诞主题歌曲、过年主题歌曲等等,因主题特殊并不适合总都出现在日常节目中,这些作品就完全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标签做一个分类,虽不用参与日常歌曲排单,但在相关节日来临时可以很方便地调用播出,这也是常用的编排技巧。
三、精益求精的主题歌单是同质化节目内容的重要补充
在类型化音乐电台,每天播出的曲目都要提前进行设计,往往会使用专业编排软件进行歌单自动编排,通过软件原有策略编排出的歌单都将是符合电台定位的歌曲。类型化音乐电台的节目内容主要是歌曲,那在歌曲选择上全靠系统的默认策略可能还不够理想,其编排的歌单或许不能完全满足宣传需要,此时有必要在软件中设置相关规则辅助节目编排。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先在选择好的曲目上增加标签,在编排系统里将拥有该标签的歌曲进行统一分类,再应用到主题日或节日里。在特定日期有了主题歌单的呈现,是类型化音乐电台同质化节目内容的重要补充,符合特定主题的歌曲也能在节目中营造节日氛围,满足受众审美需要。
通过编排软件,类型化音乐电台的歌曲在理想状态下是能做到几乎每一首歌都符合目标受众收听习惯,同时满足宣传任务需要的。但我们不得不正视广播媒体现有的技术限制,广播编排软件还不够智能化,也没有像当下流行的移动音乐软件那样有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支持。目前各主流电台使用的编排软件无论是英孚美迪系统还是RCS编排系统,并不具备用户收听标签分析能力,需要专业操作人员设定目标,根据已有歌曲标签进行编排设置和调整。而广播受众的需求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若只依赖系统编排,其编排的歌曲还会出现重复率较高等问题,对受众来说也会带来审美疲劳。
在已编排的歌单中再进行手动精修,是很有必要的措施。不过,和系统编排软件不同,手动精修很难避免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若以个人喜好增减作品好似增加了“个性化”色彩,但广播是大众传播媒体,它的传播属性不能太个性化,建议编排人员以曲库中已收录的作品为精修基础。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在母亲节这一天有主题歌单呈现,从直播时段7点至23点,每个点位都有一到两首符合母亲节主题的歌曲,只需要在编排软件里先把曲库中有关妈妈、母亲的歌曲进行标记,再制作一个播出模板,把标记好的歌曲类别加入到特定日期的clock当中,当天的歌单就会有主题歌曲的呈现。在手动精修主题歌单时,编排人员要格外注重歌曲选择,哪一类歌曲要编进主题歌单,歌曲的编排顺序也要符合广播播出规律,节奏和歌曲衔接上也需要跟已制定播出的规则不冲突。另外,该主题歌单播出时主持人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将这些歌曲串联在一起,这些都是主题歌单手动精修编排实践过程中应该仔细考虑的。此外,在类型化音乐电台的歌单编排过程中,主题歌单最好也能有本地作品体现,避免各地音乐节目雷同的情况,这样的“个性化”更能提升节目质量,满足宣传要求的同时迎合受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