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入园适应“协奏曲”
2021-10-24黄静江欣如许永霞
黄静 江欣如 许永霞
后疫情时期,传统的入园适应活动因封闭式管理无法开展,家长不能入园、入班参观园所环境和班级环境,小班幼儿无法在家长陪同下提前体验集体生活。这给家长、幼儿、教师都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就入园适应及家园沟通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展开了探索。
慢节奏、细照顾,奏响入园序曲
云端家访,未谋面先了解。开学前,教师与每个家庭通过云端沟通,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现阶段发展水平、家长教养方式等,掌握幼儿及其家庭情况。通过家访,教师收集了家长担心的问题,如幼儿不会自主如厕、不能自主进餐,家长不知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等,在线上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特殊需要,一人一策细化方案。首先,帮助幼儿降低焦虑,轻松如厕。教师发现班里仍需穿纸尿裤的幼儿如厕前会有一些微动作,如急促跺脚、突然焦虑、面部表情凝滞等。结合时间判断后,教师及时提醒他们或直接将他们带到卫生间,并告诉他们想去卫生间时可以向教师提出需求。教师掌握了幼儿的如厕规律,幼儿心情放松后,会更好地适应在园生活。
其次,追踪幼儿哭闹原因,解决问题。因封闭管理,入园适应分班级分时段进行。B班幼儿下午2:40来园,恩全入园后哭闹不止。家园沟通后,教师了解到恩全在家三点多午睡,入园时间正是他午休的时间。于是,当入园时间调整到上午,恩全的情绪明显好转,入园适应顺利。教师在入园适应中考虑幼儿的感受,了解哭闹原因,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再次,幼儿习惯培养,循序渐进。睿睿习惯用吸管杯,排斥水杯,在园不喝水。离园后,教师与睿睿妈妈沟通,嘱咐她将吸管杯带来进行过渡,并指导她在家可以用游戏形式帮助睿睿适应水杯。家园配合下,睿睿很快接受了水杯。教师尊重幼儿,循序渐进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正向引导,及时鼓励。浩浩不会主动去吃水果、酸奶,而是等待教师喂给他。教师了解到,浩浩在家生活都由家人安排,不管他是否需要。浩浩缺少表达需求的机会,养成了被动的习惯。于是,教师指导家长让浩浩表达需求,不要包办代替。一个月的调整后,浩浩能主动端起杯子喝水,进餐也主动很多。这些案例虽然特殊,但在帮助幼儿入园适应方面,教师始终没有停止思考。
家园合力,共谱爱的篇章
难解问题,借力家长。辰辰害怕入园晨检中张口检查的环节,教师向辰辰家长推送了入园晨检微视频,建议他们在家中反复给辰辰播放,以游戏形式与辰辰互相检查,让辰辰感受到张口检查不可怕。练习后,辰辰不再畏惧,能够配合大夫晨检。游戏化的家园指导提高了家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日一会,梳理清单。小班额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观察幼儿,关注他们的需求。幼儿离园后,教師们根据幼儿在园情况调整工作,思考活动空间的安排、教师的站位、过渡环节的分组、进餐座位的调配等,梳理需要与家长重点沟通的名单。班务会议后,教师会从情绪、生活、活动参与等方面和家长沟通幼儿在园表现。一日一会一梳理,让家长掌握幼儿在园情况,了解需要配合的内容。
新生入园适应离不开家园配合。从入园到离园,教师将每个环节的指导任务制成“云看”系列视频供家长参考;在微信推送中,为家长呈现幼儿的生活环境及在园表现。家园合力,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入园生活。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