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核心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及实践

2021-10-23郑斌高天扬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郑斌 高天扬

[摘要]我国科技期刊种类多、专业全、分类细,存在常规专业期刊数量多、竞争激烈的情况,而非核心期刊质量的提升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以《人民珠江》实践为例,探讨非核心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策略,在中文核心期刊的目标下,通过争取优质稿源、策划专刊专题、多媒体融合、优化出版流程、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等方式,提高非核心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非核心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人民珠江》

2019年,中国科协等7部门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对领军期刊进行精准扶持和重点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1]。这些期刊必将是我国的一些核心科技期刊,例如北大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尤其是在国内职称评审、学术研究、研究生毕业等关键环节要求论文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情况下,核心期刊的发展已经迈入良性循环,而非核心期刊文章质量的提升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以《人民珠江》实践为例,探讨非核心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非核心期刊提供参考。

一、《人民珠江》发展历程

《人民珠江》创刊于1980年,是珠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水电技术性刊物,其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总结、交流水利科技成果和工作经验。《人民珠江》在创刊之初为内部刊物,以季刊形式出版发行,1982年其成为国内公开发行的双月刊,1991年其第四期转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91年,《人民珠江》获广东省首届优秀期刊称号;1997年获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年获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人民珠江》在国内外同行和有关专业学者中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以高质量的办刊实践取得了较多荣誉,在当时成为流域乃至全国水利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科技期刊的平台效应,导致科技期刊数量激增,特别是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出版后,就预示核心期刊将在中国科技界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质量的竞争必将是期刊生存、发展的主旋律。《人民珠江》受到办刊理念、办刊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遭遇瓶颈,影响力也呈下降趋势,2013年其在中国知网水利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排名38位,同年,《人民珠江》对自身发展进行新的方向判断和目标调整,以成为核心期刊为目标,着力提高期刊自身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从内到外逐步优化,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二、非核心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人民珠江》编辑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截至2013年,《人民珠江》仍存在非核心科技期刊普遍具有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期刊办刊理念较传统,创新意识薄弱[2];第二,期刊出版质量差,审稿专家团队不够强大;第三,稿件质量低、范围窄、数量少、流转慢;第四,期刊影响力不足,甚至在水利行业内的很多人并不了解该期刊。这些问题导致《人民珠江》与核心期刊相比没有竞争力,同时编辑部还需考虑到自身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摆脱发展困境成为《人民珠江》编辑部首先要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编辑部进行详细的梳理,并提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策略,且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三、非核心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

《人民珠江》编辑部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文核心期刊”为目标,强化信息化办刊、扩大期刊影响力的新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人民珠江》进行了非核心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一)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出版质量

2013年之前,《人民珠江》采用傳统的电子信箱方式投稿,年来稿量为350篇左右。编辑部收到的全部稿件要进行打印、登记、送审、退修、复审,以及编辑部日常费用处理,以上环节都采用人工来完成,这使得工作操作烦琐、稿件处理周期长、编辑部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另外,作者的稿件状态、修改信息等都要靠电话咨询,由于沟通不畅,稿件经常出现修改延误,而对不能录用的稿件,编辑部通过电子信箱若无法及时通知作者,易造成作者的不便。对读者来说,只知道有《人民珠江》这一期刊,对期刊和编辑部的动态了解甚少,下载和引用文章不便,这对读者和提升期刊质量来说影响都比较大。

2013年7月,《人民珠江》引进“Journal 2.0期刊网络化办公平台”系统,实现了稿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科技期刊在发行前的各项工作提供便利。网刊发布系统实现了读者和编辑部的信息互动,扩大了期刊的宣传范围,提高了文章下载率和引用率,这为提升期刊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前提下,编辑部对期刊的排版设计、邮寄等进行了专业委托,委托方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任务,特别是排版设计能够跟上编辑部的出版节奏,加上审稿系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以《人民珠江》2013年第5期为例,文章的刊发周期最长为89天,最短为35天,平均53天;而之前文章的刊发周期最长超过300天,最短也达到46天。网络化系统的应用使得稿件的处理周期明显地缩短,而2016年《人民珠江》从双月刊变为月刊,进一步提升了出版效率。

《人民珠江》对期刊出版质量进行了优化,从封面设计、印刷纸张、彩色印刷、内文版面设计、图文表格设计、作者信息、符合规程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让读者能够对期刊感到耳目一新。作者拿到杂志后,对期刊的出版质量给予肯定,并在行业群里进行宣传。这进一步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

(二)提升人员素质,提高编校质量

编辑要发挥工匠精神,不断追求论文的编校质量,做到字斟句酌,通过编辑校对,确保每一篇被录用的论文都能得到真实无误的呈现[3]。《人民珠江》实行编辑均分稿件的工作模式,即个人完成初稿编辑和一次校对;稿件二次校对进行多人互换;三次校对由编辑人员完成。在此基础上,整刊的责任编辑在统稿后,由编辑部负责人进行出版前的把关,同时给作者发稿件进行校样,保证期刊出版的高质量。在发挥工匠精神的基础上,《人民珠江》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学术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文字编校、出版服务、稿件初选、学术不端行为鉴别等,通过责任编辑的轮期互动,编辑的编校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三)加强媒体融合,提高期刊影响力

学术信息传播的速度决定信息本身的时效性和价值,准确找出热点论文并在第一时间为读者呈现,才是持续吸引读者的有力武器[4]。传播是反映期刊影响力的关键指标,期刊传播对吸引优质稿源,扩大发行量,提高期刊评价指标,增加期刊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4年以来,《人民珠江》应用媒体融合,不断提高影响力。一是建立作者QQ群、微信群,方便与作者及时沟通与联系;二是充分利用各个知识库平台进行及时宣传,《人民珠江》合作的平台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博看等数据库;三是利用自身网络平台进行百度搜索,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高质量文章、重要信息。微信公众号能够很快地完成专题专栏的稿件收集,为《人民珠江》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这些媒体和期刊的融合,《人民珠江》期刊的影响力进一步

提升。

(四)组建特约编委,优化作者、编委激励制度

期刊编辑委员会是把控期刊质量的核心环节,其对期刊的发展、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

用[5]。2015年以来,《人民珠江》实行年度特约编委制度。水利科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高校、研究院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通过申请,经《人民珠江》编辑部审核通过后,可成为编辑部的特约编委。特约编委在期刊发展中主要发挥稿件的审查以及每年刊发1—2篇稿件的作用,并对期刊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稿源作为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其数量及质量直接影响刊物的质量,稿源质量是决定期刊质量的首要因

素[6]。特约编委对编辑部稿件的支持是核心稿源、高质量稿源稳定的基础。近年来,特约编委对《人民珠江》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一是编辑部的稿件审查能够及时反馈,基本在10—20天就有审查结果;二是在稿件支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编委自身团队稿件的发表为期刊提供了高质量稿源;三是特约编委能够根据水利科学的发展为期刊提供专栏建议。

优秀作者群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7]。为提高优秀作者的积极性,2014年以来,《人民珠江》为优秀论文开辟绿色通道,特别优秀的论文可以提前发表、加急发表。2019年,《人民珠江》对优秀论文分级别、分档次进行奖励,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设置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这些措施为优质稿源提供了驱动力。特约编委大多数是对期刊的公益性支持,为提高编委的积极性,《人民珠江》对编委实行淘汰制,对一年内无稿件支持、不认真负责审稿的编委进行淘汰,同时对优秀编委进行奖励,并颁发证书。这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特约编委的整体实力与积极性。

(五)认真落实三审责任制度,积极参与期刊审读

稿件三审责任制度的落实是保证科技期刊文章质量的关键环节。《人民珠江》在稿件审查方面,初审时编辑部首先对文章查重,超过10%重复率的稿件做退稿处理;并根据文章内容的深度和研究价值来决定是否送专家外审。外审全部由大学、科研所专家来进行审查把关,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若部分稿件的审稿意见不中肯,或者对文章学术水平提升没有太大帮助的稿件,另找专家进行二次审查;完成二审录用的稿件,再进一步复审。复审稿件工作由珠江委总工、副总工及部分专家来完成,充分保证了稿件的质量。在三审过程中,通过采编系统对审稿时间进行控制,能够达到及时审查,及时提出反馈意见的效果。及时、认真落实三审责任制度,《人民珠江》在时间和质量上的把控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审读指的是科技期刊出版后,由期刊管理部门、期刊协会等组织邀请具有学科背景的专家对期刊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再评价。近年来,《人民珠江》积极参加广东省科技期刊协会组织的期刊审读,主要从标准化、规范化、编辑加工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方面对期刊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期刊后续的出版发行优化提供依据。《人民珠江》在被审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格式、形式上的问题。编辑部根据审读报告,逐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得到提升。期刊审读过程是向其他优秀期刊学习的过程,《人民珠江》通过期刊审读,扬长避短,提高了期刊的整体出版质量。

(六)扩大选题范围,突出学科热点

2014年以前,《人民珠江》来稿数量少、质量差,选用稿件没有很大空间;2014年以后,期刊发文不再局限于珠江流域,而是向全国水利工作者进行稿件征集,自此期刊的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改变,自动来稿的部分稿件质量达到高水平要求。在来稿数量稳定的基础上,《人民珠江》选择优秀稿件、学科热点稿件进行发表,而研究类稿件、施工创新类稿件的发表为期刊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动力。作为科技期刊要跟得上行业热点的步伐,不断推出新的热点专栏,吸引作者投稿。编辑部把握机遇,在行业内寻找热点,例如,大湾区水安全规划批复后,《人民珠江》组织策划《大湾区水安全》专栏;郑州发生特大暴雨后,其组织策划《城市内涝及承载力》专栏。《人民珠江》通过扩大选题范围,突出学科热点,不断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四、《人民珠江》期刊质量提升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人民珠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来稿量、基金论文比、期刊影响影子(中国知网数据)等方面的优化,其在水利行业期刊中排名不断提升。从2014年开始统计,《人家珠江》基金论文比从13%提高到63%;投稿数量从486篇到973篇,后续稳定在900篇左右;复合影响因子从2014年的0.133提高到2019年的0.861(具体参数见图1),《人民珠江》在水利类94本科技期刊中的排位不断提升。

而在其他影响力指标分析方面,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分析统计,以2013—2019年为统计时段,《人民珠江》的复合总被引数从358提高到1382,综合总被引数从219提高到957,总下载频次从2.86提高到8.24,web即年下载指标从7提高到73。总体而言,《人民珠江》期刊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五、结语

笔者以《人民珠江》实践为例,探讨非核心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策略。《人民珠江》根據期刊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理念,在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期刊基本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特约编委制度,及时认真落实编审制度,加强媒体融合,提高期刊影响力,而通过实践与探索,《人民珠江》期刊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EB/OL].(2019-09-18)[2021-09-22].https://kjqkxm.castscs.org.cn/egrantweb/.

[2]胡家胜,张带荣.科技期刊发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2013(05):455-457.

[3]杨保华,伍锦花,陈灿华.“卓越计划”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编辑能力建设[J].编辑学报,2020(05):581-585.

[4]代艳玲,朱拴成,杨正凯,等.科技期刊传播质量和影响力提升途径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7(03):222-225.

[5]周灵灵,马曲立,常路宾.提升科技期刊质量与影响力的思考与建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06):82-84.

[6]宋春元,游小菊.科技期刊稿源分析及拓展优质稿源的途径:以《系统科学与数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为例[J].编辑学报,2019(03):331-334.

[7]周巧姝.谈学术期刊编辑的作者意识[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4):197-198.

[作者简介]郑斌(1979—),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人民珠江》编辑部副编审;高天扬(1991—),男,河南开封人,《人民珠江》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