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化道路技术综述

2021-10-23夏群悦

新型工业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电气化轨道电网

夏群悦

(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074)

0 引言

在20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石油能源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然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预计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将远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未来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仍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供需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能源危机,许多国家调整了能源战略。

在2020年9月22日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将会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较大,均居世界首位,供需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产量的近70%,消费量占一半以上。但是,国内油气产量不能满足我国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我国的能源形式不容乐观。

1 电气化道路的必要性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并已投入市场,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最大的问题是续航能力不足。根据Gomez-Ibanez等人的研究,广泛使用电动车的六个主要障碍中,有两个与车辆的续航能力直接相关,即续航焦虑(担心汽车在电池充满电后却不足以到达目的地),以及充电设施的可用性[1-2]。

电气化道路系统(Electric Road System,ERS)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ERS的原理很像有轨电车,将道路连接到电网中,一旦汽车连接到道路,它也将连接到该电网,在车辆行驶的同时充电。ERS系统可以将道路运输从依赖化石燃料转为可再生能源。

2 电气化道路技术研究现状

电气化道路系统主要目的是为在其上行驶的车辆持续提供电力。该技术与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兼容,由燃料驱动的传统车辆可以在电气化道路上正常行驶,无需连接到ERS。使用ERS的车辆也配备了小型电池或内燃机,这意味着车辆也可以行驶在普通道路上。

ERS电气化道路系统被分为四个子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动力传输系统、道路系统、道路运营系统。

2.1 能源供应系统

为了能够持续为车辆提供能源,ERS必须有持续的能源供应。可通过连接到电网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2.2 动力传输系统

ERS中的动力传输是通过两个部分完成的,即道路和路边组件。道路部分负责在道路和行驶的车辆之间进行电力传输,路边组件则是负责将电从电网转移到道路上。道路和车辆之间的电力传输主要有两种方式:传导式和感应式。传导式电力传输是基于道路和车辆之间的物理连接,而感应式是通过道路和车辆之间的磁场通量进行的无线电力传输。传导式在道路和车辆之间的电力传输有两种方案,通过架空电力线传输,将车辆连接到道路上方的接触网,并通过受电弓传输电力(见图1a);或者通过内置在道路上的带电轨道,经由机械取电臂传输电力(见图1b)。

图1 三种成熟的ERS技术

2.2.1 架空式技术

架空导电技术是安装在路边支柱上的导电线,通过受电弓将车辆直接连接到电网。这种技术的优势是灵活,它所连接的车辆可以自由地横向移动(超车、变道等)和垂直移动。

架空导电线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已经在全球多地铺设试验段。与轨道式和感应式技术相比,它可以减少道路基础设施的改造,只改造车辆上的受电弓,即可连接到架空导电线。但这种技术也有缺点,最突出的是只有卡车和公共汽车可以使用,因为线路和受电弓之间的距离要求车辆有一定的高度。

2.2.2 轨道式技术

轨道式技术是将导电轨道铺设在道路上,车辆通过一个机械臂连接到轨道上,将电力从轨道传送至车辆(见图1b)。

轨道式技术中最核心的是安装在车辆上的机械臂。当车辆在ERS道路上行驶时,机械臂将自动连接到轨道上,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水平移动。当ERS道路结束时,机械臂将自动断开。

2.2.3 感应式技术

感应式技术(见图1c)是基于通过ERS系统和车辆之间的交流磁场来无线传输电力。感应方式与交流电力变压器中的机制相同,是由一个层叠的铁芯组成。将这种无线感应技术应用于ERS,是将分裂的铁芯的一部分安装在于车辆中,而道路作为另一个铁芯部分的延伸。

2.3 道路系统

建设ERS道路有两种不同方案:建造一条全新的道路并预先铺设ERS设施,或是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改造。从建设的总成本来看,建设一条全新的道路并预先铺设ERS设施,比改造现有的道路成本要高。

由于道路的电气化将改变车辆的驾驶方式和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因此ERS系统的存在可能增加道路磨损的风险。如果电力传输技术只安装在一条车道上,可能会导致这条车道流量的增加。安装ERS可能导致更多的车辆选择在这条路上行驶,特别是在电力(燃料)价格低的情况下,从而导致此车道的磨损特别严重。

2.4 道路运营系统

建设和维护一条ERS道路与传统的道路相比有很大的不通。对于ERS系统来说,对道路进行数据收集、监测、与行驶车辆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车辆能够测量其能源消耗,并将这些信息实时反馈给ERS的系统运营商,运营商可通过这些信息及时判断ERS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及时调度车辆。这些信息对于建立智慧交通系统至关重要。目前系统是通过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的测量和收集。

由于驾驶员和ERS的系统运营商之间有一个数据链接,可以利用这一链接在这两者间分享信息,包括交通流量、及时天气、道路状况等,也可以为车辆和电网提供更灵活的能源供应策略。

3 技术优势

3.1 运营成本低

由于电力比汽油/柴油更便宜,因此ERS车辆的运行成本更低。据测算,考虑能耗成本,再加上车载受电弓等设备改造的综合成本,ERS车辆运输成本比普通柴油车低32%。因此,推进ERS技术商业化具有很大的经济优势。而随着电气化公路的发展,运输成本尤其是受电弓生产改造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3.2 减少能源依赖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转变能源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强对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研究,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4]。ERS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燃油使用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我国能源危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 施工技术简单

道路电气化的建设,只需将车上添加电池以及充电设备即可充电。现阶段,我国的道路电气化改造主要集中道路上,通过在道路上建设电网实施电气化改造,将电厂中的电直接输送到电网上,即可为ERS车辆提供动力牵引。此外,在现有公路上架设电气化公路运输系统供配电设施,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完全阻断交通,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小,有利于工程开展。

3.4 提升驾驶安全性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里程逐渐增加,道路运输范围不断拓展。但在实际行驶的过程中,交通事故数量也逐渐增多[3-5]。高速公路电气化可以通过架空电线以及电网支架作为参照物,为机动车的自动驾驶提供参考,推动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4 结语

与现阶段基于化石燃料的运输系统相比,ERS有以下优势:①运输效率显著提高(是普通运输系统的2-3倍);②可能实现无排放的能源供应;③由于电力比汽油/柴油更便宜,因此运营成本更低;④噪音更小;⑤电动发动机的维护成本降低。由此可见,ERS系统是一种解决电动车续航能力问题的技术。

猜你喜欢

电气化轨道电网
PPE见解:新平台是实现产品阵容电气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穿越电网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