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2021-10-23刘佳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颌面部头皮包膜

刘佳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头皮-颌面部肿物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查后,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检验效能。结果:经病理确诊的60例良性与恶性头皮-颌面部肿物患者,采用磁共振检查出良性39例,恶性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良性40例,恶性20例。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7.44%,准确率为95.00%。磁共振对良恶头皮-颌面部肿物的包膜、钙化和边界检测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病理结果金标准做对照,绘制ROC曲线,磁共振曲线下面积为0.913,标准误0.046。结论:磁共振对鉴别诊断对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具有诊断效能高、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等特优点。

头皮-颌面部肿物发病较多,细分种类较多,不但影响患者的外在美观,且其良恶性的辨别常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探寻方便准确地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类型的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头皮-颌面部肿物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18~54岁,平均(32.54±5.12)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理进行最后确诊;②头皮-颌面部无其他畸形;③无心、肺等主要脏器严重疾病者;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因外伤引起的头皮-颌面部肿物;②性质明确的头皮-颌面部肿物;③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查后,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检验效能。

检验方法[1]:采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 System 3.0T磁共振设备。采取仰卧位,线圈包括头颈线圈和显微线圈,层厚为2~3mm。主要扫描序列为: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非压脂T1WI(TR/TE:250/2.92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非压脂T2WI(TR/TE:4160/95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压脂T2WI(TR/TE:3500/77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质子压脂(TR/TE:3670/37ms)。增强扫描采用TSE序列压脂T1WI普通增强,扫描方位及层间距、层厚与T1WI平扫压脂相对应,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剂(用量0.2mmol/kg);注射速率为1~2mL/s。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或Fisher检验。临床诊断效能通过ROC曲线进行评价。检验水平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检验效能

经病理确诊的60例良性与恶性头皮-颌面部肿物患者,采用磁共振检查出良性39例,恶性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良性40例,恶性20例。病理诊断:良性头皮-颌面部肿物中表皮样囊肿辨别29例,嗜酸性肉芽肿8例,脂肪瘤3例;恶性头皮-颌面部肿物中鳞癌为12例,血管肉瘤7例,黑色素瘤1例。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7.44%,准确率为95.00%,见表1。

表1. 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检验效能

2.2 良性与恶性头皮-颌面部肿物的包膜、钙化、边界等情况的比较

磁共振对良恶头皮-颌面部肿物的包膜、钙化和边界检测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良性与恶性头皮-颌面部肿物的磁共振情况的比较(n/%)

2.3 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ROC曲线

以病理结果金标准做对照,绘制ROC曲线,磁共振曲线下面积为0.913,标准误0.046,见图1。

图1. 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ROC曲线

3.讨论

头皮-颌面部肿物中良性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恶性病变患者常表现为疼痛、病程短和发展迅速等[2]。总之,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除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外,还需病理诊断才能确诊,但是病理给患者常带来痛苦,临床上亟待探寻准确率高的诊断手段。随着影像学发展,磁共振是临床各类疾病主要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中经病理检查确诊良性40例(占66.67%),恶性20例(占33.33%),这与多数研究显示头皮良性软组织肿块的发病率远高于恶性肿块[3,4]。诊断技术应用于新的领域时,可通过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判断其诊断效能的高低。本文结果显示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7.44%,准确率为95.00%。这高于研究显示的CT诊断头皮软组织肿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50%以上[5]。本文结果提示磁共振诊断头皮-颌面部肿物的良恶性略低于病理生理检测结果,这主要是因磁共振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能力优于CT,但因头皮-颌面部肿物含脂质较多、软组织的密度较低影响了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6]。

本文中磁共振对良恶头皮-颌面部肿物的包膜、钙化和边界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头皮-颌面部良恶肿物一般均有完成的包膜,尽管少部分良性肿物因体积较大而出现破溃,但在磁共振下成像仍然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肿物,而恶性肿物仅是在肿物体积较小且局限在软组织层时,包膜清楚,可表现为边界清晰,但其体检增大时其边界可发生棘刺状、毛刺状等改变;良性肿物的钙化率高于恶性肿物。本文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进一步采用ROC曲线评估磁共振对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诊断的效能,根据ROC曲线的形态和曲线下面积做定量分析,ROC曲线下面积描述了磁共振对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诊断的辨别能力,本研究显示CT能谱成像曲线下面积为0.913,标准误0.046,提示磁共振对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的诊断价值较高。

总之,磁共振对鉴别诊断对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具有诊断效能高、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等特优点。但临床对磁共振应用于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以便能方便、快捷、准确地鉴别头皮-颌面部肿物良恶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具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颌面部头皮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让头皮爱上做SPA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