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2021-10-23孙文杰
孙文杰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对急性脑梗死通常采用药物等治疗,虽具有相应的效果,但大多数患者会有程度不一并发症,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3]。“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体现出护理的重要性。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救治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27±10.43)岁;39例缺血性脑梗死,11例出血性脑梗死。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7.96±10.29)岁;37例缺血性脑梗死,13例出血性脑梗死。2组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
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的宣教和护理指导、配合上级医师的工作等。观察组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主要方法为:(1)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格、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依照实际情况给予其个体化护理干预。(2)通过幻灯片播放、健康手册发放、开展健康讲座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3)受疾病的折磨,患者极易出现悲观、绝望或排斥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需增加病房巡逻,主动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4)制定合理膳食计划表,嘱咐其以脂肪含量低、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5)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表,监督和协助其进行运动训练,如坐、立、行走、健侧-患侧翻身训练等,此外,进行刷牙、进餐、如厕等自主训练,依照其实际病情加大训练强度。(6)出入病房做到脚步轻盈,禁止外来人员在病房外大声喧哗,嘱咐其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睡眠质量不佳者可适当给予药物干预睡眠。
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记录并比较2组的运动功能(采用FMA量表进行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MI量表进行评分),分高能力越好;同时发放问卷调查表,对比2组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项,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4]。
5 结果
5.1 2组BMI及FMA评分对比:观察组BMI及FM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2组BMI及FMA评分对比分)
5.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阻塞,脑部缺氧缺血导致局部神经组织坏死、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引发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语言障碍、偏瘫等,极大程度威胁公共健康安全。有研究指出[5-6],对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提升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BMI及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优,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原因考虑为:传统的治疗和护理仅仅注重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挽救,预后效果不佳。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是当代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将“患者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注重其预后康复,给予其综合性、全面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使其提高依从性和配合度,提升治疗效果[7]。通过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向其详细介绍疾病、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知识,可使其增加认知度,加深理解,树立良好的健康理念,增强护患关系,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其语言或面部表情变化来判断其可能存在的负性心理,从其角度出发看待其病情,给予其积极的安慰,认真倾听和解答其提出的疑问,最大化满足其提出的合理需求,鼓励其可以通过阅读趣味书籍、听舒缓轻音乐或看趣味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可使其合理调节情绪,有效缓解负性心理,提高主观能动性,勇敢对抗病魔,乐观面对生活[8]。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嘱咐患者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防止其跌倒;家属积极参与至患者的护理当中,增加对其的陪伴与鼓励,可使其倍感关心和温暖,提升治愈信心;为其选择舒适体位,并对全身进行按摩可增加其舒适感,有利于加快症状缓解。受到时间和样本量等原因,未对2组的心理状态分析,有待临床研究证明。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良好的临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