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高浊度废水的混凝剂比选中试研究

2021-10-23张思远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混凝浊度去除率

文/张思远(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浊度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它包括悬浮物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还与悬浮物质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关。构成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且大都带有负电荷,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水处理领域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浊度。混凝是通过某种方法(如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混凝机理通常包括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等作用。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温,pH 值,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水力条件。不同水质特征的废水混凝条件需通过实验筛选获得。

结合本中试实验废水进水水质的特点,选取聚合氯化铝(PAC)和硫酸铝药剂配合PAM进行混凝实验(选取阳离子型PAM是因为实验废水呈现负电性,理论上使用阳离子型PAM可增大压缩双电层及电中和效应,获得较优效果)。使用45 mg/L、85 mg/L 和125 mg/L 不同浓度梯度的PAC 和硫酸铝开展混凝实验,针对废水的pH 值、固体悬浮物(SS)及总磷(TP)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针对某工业园区生产污水进行处理,水质特征:pH值7~8,COD 40~50 mg/L,TP~0.6 mg/L,SS 150~200 mg/L。

该废水属于高浊度废水,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和硫酸铝两种常用的混凝剂,分别与PAM组合开展处理此类废水的磁混凝实验,处理水量3000 m/d,两种混凝药剂实验浓度梯度分别为45 mg/L、85 mg/L 和125 mg/L,PAM加入量分别为5 mg/L,磁粉为FeO粉末,均过200目筛处理,加入量为5000 mg/L。

二、结果与讨论

1.溶液pH 值的变化

图1 为两组药剂投加时溶液pH 值的变化,其中原水进水pH 值为7.5,硫酸铝投加时,溶液pH 值有减小趋势,但是变化较小,PAC 加入时,溶液pH 值则会显著降低;与PAC 相比,不同浓度的硫酸铝对溶液pH 值影响较小,pH 值均在6.5 左右;PAC 引起的溶液pH 值的降低呈线性趋势,加入量125 mg/L 时可使溶液的pH 值降至4.9。

图1 不同混凝药剂投加量下溶液pH 值的变化

2.溶液SS 和TP 的变化

图2 为两组药剂投加时溶液SS 和TP 的变化。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PAC 投加时,溶液SS 和TP 的去除率均在50%左右,其中PAC 添加量为125 mg/L 时废水的SS 和TP 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58.7%和51.2%;与PAC相比,硫酸铝可显著提高废水的SS 和TP 去除率,不同浓度的硫酸铝去除SS 和TP 的效果顺序为:85 mg/L>125 mg/L>45 mg/L;硫酸铝添加量为85 mg/L 时溶液SS 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8%和83.2%。

图2 不同浓度混凝剂对SS 和TP 的去除效果

3.溶液COD 的变化

前期实验表明,混凝实验对于本废水COD 的去除效果较差,现以45 mg/L、85 mg/L 和125 mg/L 的硫酸铝浓度梯度进行测试,进水COD 约为55 mg/L,混凝后其COD分别为46.26 mg/L、45.83 mg/L 和46.71 mg/L。

PAC 实验组中,45 mg/L、85 mg/L 和125 mg/L 浓度梯度投加量时,同样进水水质条件下,反应后溶液COD 分别为48.33 mg/L、47.86 mg/L 及45.76 mg/L。

综上可知,混凝实验对于此废水中的COD 降解效果不佳,混凝过程主要可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类有机物,虽形成较多絮体,但其应为无机成分,且絮体并未通过包裹、吸附等作用去除废水COD,故此废水中的COD应为溶解性COD,后续如无生化过程,需考虑其他方式进行降解达标。

三、结论

PAC 和硫酸铝对此类废水的SS 和TP 均有去除效果,硫酸铝的去除效果要显著优于PAC,85 mg/L 硫酸铝结合5 mg/L PAM 对废水中的浊度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能达到95%和83%以上。

综合COD 的去除效果可知混凝实验对于此废水中的COD 降解效果不佳,需考虑其他方式进行降解达标。

猜你喜欢

混凝浊度去除率
斜峪关水厂突发高浊度原水处理措施与效果研究
A2/O工艺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
高浊度水处理参数优化研究分析
二级强化混凝法处理含Mo(Ⅵ)废水的研究
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秋季环雷州半岛海域浊度空间分布特征
高盐度蜜饯废水预处理探索
论重金属离子砷的处理技术和发展趋势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聚合硫酸铁铝强化混凝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