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发展战略研究
2021-10-22周海斌
周海斌
摘要: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9年各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并结合ArcMap10.7软件,研究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7~2019年集装箱和货物的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港口间的竞争加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空间结构整体上均呈现弱空间分散格局,沿海港口对沿江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分别从港口层面、物流层面、国家层面的角度提出了港口协同发展战略、多式联运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战略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滨江临海、水网交织、经贸繁盛,分布众多的沿江港口和沿海港口,构成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港口体系。港口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提供服务,具有相同空间地理特征的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港口组合。自古以来,港口体系都深刻影响着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当前,学者们有关港口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模型、演变规律、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多采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偏移—份额分析法以及其他方法。然而,已有研究对港口体系的集聚分析不多,且未将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结合起来进行空间结构演化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化的成果更是鲜见。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以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为研究对象,運用HHI和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各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分析2007~2019年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以期为推进长江三角洲港口一体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发展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16 个主要港口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既包含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港,又包括常州港、台州港等地方性小港,港口类型涵盖了沿海港和内河港,所选择的样本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覆盖度。2006年原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其统计数据也开始合并计量。基于此,综合考虑港口发展情况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2007年为始点,2019年为终点,采集该区间的长三角地区各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与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文中涉及的各港口吞吐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港口年鉴,部分缺失数据从各年份各地市统计年鉴补充。
二、研究方法
(一)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是计算集合中的个体与总体的比重,通过考察该比重偏离个体平均分布的程度,进而分析出各个体之间相互转移的份额大小。HHI主要用于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反映产业市场的集中度,在经济学中运用较多。近年来,HHI逐渐扩展到港口体系的研究中来,用于港口集中度分析,它是指港口体系内各港口吞吐量与总吞吐量比重的平方和,其公式为:
HHI=(Xi/X)2
式中:n为长三角地区的港口数;Xi为港口i的吞吐量;X表示港口体系吞吐量总和,HHI为港口体系的集中度指数。0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e Spatial Data Analysis,简称ESDA)是对空间事物进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可以有效地探索事物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以揭示空间关联。主要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全局自空间相关统可用于整体上的空间研究,衡量所有空间对象之间的依赖与差异等。通常使用莫兰指数作为全局空间自相关的统计量,其表达式为: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作为全局自相关的补充分析,它填补了全局自相关在局域差异描述上的不足,可以有效揭示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空间关联效应。通常使用局部莫兰指数作为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其表达式为: 上式中,n为样本量,即长江三角洲港口数量16;xi表示第i个港口的吞吐量;x为所有港口吞吐量的均值;wij是样本间的空间权重;S0是空间权重矩阵w的所有元素之和。 三、长三角港口群集中度变化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基于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计算得出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见表1,可以看出,基于集装箱吞吐量的HHI值,从2007年的0.4540下降至2019年的0.3200;基于货物吞吐量的HHI值,从2007年的0.1400下降至2019年的0.1207。由图1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出,基于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HHI总体上都呈现下降趋势,该变化表明长三角港口群体系逐渐朝着分散的趋势发展,各个港口彼此相互竞争。 国内一些研究结论表明港口体系出现分散特征,主要是由于港口间竞争加剧。结合市场占有比的角度分析,上海港 200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615.20万TEU,货物吞吐量为49227万吨,在长三角港口群市场内占有比分别为63%和25%;至2019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市场占有比分别下降至47%和16%。而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分别由2007年的943万TEU、47336万吨上升到2019年的2735万TEU、11200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市场占有比从22.7%上升至29.8%,货物吞吐量市场占有比从23.4%增加至24.3%,两港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可见港口之间的竞争剧烈。 四、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空间格局 (一)港口吞吐量空间结构全局自相关分析 2006~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体系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的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从整体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港口吞吐量全局自相关Morans I值均小于0且接近于0,说明2007年至2019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都存在弱分散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