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021-10-22傅昊
傅昊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 盲童 幼儿园 公共空间 环境设计
引言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视觉残障人群在2020年达到1560万人左右,其中2015年中国适龄入学(幼儿园)人数约7.8万人,可实际入学不到3千人,约占4%。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盲童空间的投入与设计水平在未来几年会有明显的提升和飞跃。但国内的许多特殊教育幼儿园设计缺乏将残障儿童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对于特殊教育室内空间设计只注重功能上的需求,而缺少人文心理上的关怀。
一、行为心理学与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互通性
(一)行为心理学视域下的盲童行为解读
1.盲童的行为代偿:盲童的行为代偿指的是盲童在视觉通道残障的前提下,会在其他知觉系统中形成补偿能力,这种行为代偿本质上是通过健全的器官接收外界刺激能源代偿视觉的功能[2] 。从二十世纪初叶开始,人们从听知觉、触知觉、运动知觉三个方面来阐述盲童的行为代偿,如表1。
2. 盲童的感知行为心理:盲童的感知行为在心理学领域的指的是盲童大脑通过感官接收刺激的物理信息,再将物理信息转化行为的判断,这一过程是盲童大脑对于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的心理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将周边的刺激感知信息进行梳理并赋予其意义。盲童感知行为心理特征有如下3个特征:
(1)安慰感:盲童分辨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从而弥补盲童的行为不便,因此盲童的感知行为心理具有安慰感。(2)孤单感:而盲童由于视觉残障存在生理缺陷,在感知行为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容易碰撞物体,从而造成自身的伤害,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3)依赖感:盲童会依赖于明眼人的帮助或者是助盲工具的使用,这种依赖感会使盲童对于外界有一定的感知和信任。
3. 盲童的心理应激反应:盲童的心理应激反应都是在简单反应的基础上受到环境刺激的作用所产生的,以下列举几种行为心理学中常见的盲童心理应激反应行为:
(1)啼哭:而这种危险感可能是因为饥饿或是粗暴的抚摸等感受到有害的刺激所产生的,但是当个体出现啼哭时其余未受到心理威胁的盲童没有出现啼哭现象。(2)微笑:表现心理的满足和喜悦。后来从无条件应激慢慢转变成有条件应激,当他人讲故事或者发出笑声时,盲童便会微笑。(3)惊吓:惊吓反射指的是盲童受到突然出现的响声和动作的刺激。
(二)行为心理学对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主要从物理环境指导和心理环境营造两个方面阐述行为心理学对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
1. 物理环境
(1)光环境:盲童虽然大部分(有一些未完全丧失盲童能够感受到光的强弱)视觉感官感受不到光的存在,但是光环境会改变物体的表面温度,盲童根据触觉对于温度的感知来了解周围的光环境。
(2)声环境:而盲童对于声音异常敏感,因此声环境的变化能够对盲童的心理感受產生深刻影响,如表2声音响度与盲童感受对比表。
(3)风环境:盲童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自身的健康都与空间中的风环境关系密切。盲童在空气流动射流的雷诺数Re大于40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是由于盲童对于空间的风环境敏感度远高于普通儿童,而雷诺数大于40属于空气射流中的紊动射流,对于盲童来说过于密集的空气流动会引起肤觉的不适感受,注意力被吸引到周围的空气环境中了,因此不能持续高效学习的状态。
2.心理环境:盲童在环境中的行为,换句话说,盲童在公共空间中就是一个包括个人和个人能够感知周边的事物。盲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自我和他我的相互作用下逐渐成熟。
行为心理学对于心理环境营造的整体性指的是盲童接收到外界刺激会产生与之同化的想法,这种心理活动是整体同化衍生的。盲童公共空间被赋予一定功能以满足盲童的需求,并引导盲童群体心理情绪,而盲童群体的心理环境会直接影响盲童的个体行为,这也是“场”理论在心理环境方面的应用。因此行为心理学对于盲童公共空间的心理环境营造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例如盲童公共空间整体布局受到整体性影响分为静止和非静止,从静止小空间、小尺度学习与生活空间到非静止的大尺度学习生活空间以及共同使用的大厅空间再到较为开放室外空间环境的尺度变化,分别营造了从安静祥和到活泼热闹的心理环境氛围,同时也引导了盲童在不同尺度公共空间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
在幼儿园建筑中,盲童由于感官和身体上的缺陷,为其设计的活动空间也应照顾其需求,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计。让盲童在公共空间能进行各种活动行为,避免消极公共空间的产生的不良效果,从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盲童的公共空间感知也随着空间和时间的顺序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
二、山东青岛李沧某幼儿园环境设计调查反馈
(一) 调查问卷概况
调研方式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设置的内容是5-25岁青岛地区幼儿园环境设计调查,调查对象是青岛市李沧区机关幼儿园的在园幼儿、幼儿家长以及幼师,其中线上问卷150份,线下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4份),共计250份,回收率84%。
(二)调查问卷分析及结果
1.幼儿园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从幼儿园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客观环境因素来说满意度较高的是教室分布和导向设计方面,不满意集中在幼儿园的无障碍设计及物理环境(光、声等),从中得知幼儿园在宏观层面得到儿童、家长及教师认可,但在微观层面儿童日常行为环境往往会忽视基本功能的需求,如图2。
2.幼儿园环境儿童心理调查结果分析:从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心理调查结果可以看出:a.95%以上的人们都觉得幼儿园环境对于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b.儿童在幼儿园环境中产生较多的心理变化是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理,因此可以利用盲童的好奇心理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走出封闭的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盲童运用各种感官来理解环境中的空间信息,建立独特的空间关系概念和意识,如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