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城”地名源流考
2021-10-22鲜元超
鲜元超
澜城分为里外澜城,当地人称其为狼城,最迟在宋太宗时期就已存在。宋朝时,狼城为军事重地,曾设狼城寨于此,故名狼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因浑河改道,为祈求河道安定波澜,狼城更名为安澜城。直至新中国成立,因安次、永清两地的政区改变,又将其分为里外澜城。文章以狼城为线索,追溯不同时期狼城的历史背景,以此展示从狼城寨到安澜城再到里、外澜城的社会变迁。
狼城:宋辽时期的璀璨明珠
澜城分为里外澜城,当地人又称其为狼城,位于今河北省永清县东南五十里。
有关狼城一名,当地人多以狼城与澜城,二者发音相似,故而称为狼城。狼城得名果真源于谐音吗?据《永清县志地名资料汇编》载:“里澜城,建于明永乐年间”。又嘉靖《霸州志》曰:“狼城在信安城三十里”,万历《顺天府志》亦曰:“狼城,信安城三十里”。可知,明朝时狼城一名就已存在,但明时的资料中却未出现澜城一名,故二者因谐音而名不成立。又《畿辅通志》言:“狼城在东安县(今河北廊坊)南四十里,宋信安军之狼城寨”。《日下旧闻考》亦言:“狼城即信安军之狼城寨”,可知狼城来源于宋代的狼城寨。而关于狼城一名的由来,可能与河流有关。据《凤池园诗文集》曰:“俗传河神以猪龙畏狼,故其下流不趋狼城,而溃坏民田也。”猪龙即河流,人们以狼城为地名,希望以此能减少河流对村庄的破坏,故名。
至于狼城出现于何时?《畿辅通志》《日下旧闻考》等书云:狼城源于宋时之狼城寨。又因嘉靖《霸州志》与万历《顺天府志》均出现信安城一名,故从信安城出发进行考究。嘉靖《霸州志》载:“信安城在城东五十里,古为淤口关,五代周于此立寨,宋升信安军,金降为县,后置镇安府,今废。”民国《霸县新志》亦载:“信安城,唐置淤口关,周置淤口寨,宋置破虜军、信安军,金置信安县镇安府。”且信安城周围存有拆城、引马洞等遗址。拆城即“城东九十里,杨延朗屯兵于此,以拒契丹。”引马洞是“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通过狼城寨、淤口关(寨)与拆城、引马洞等遗址可知,狼城应出现于宋辽时期,是当时宋辽战争对峙前线,有非常高的军事战略价值,狼城的发展与当时宋辽之间的战争有密切关系。
《新五代史》载:后周显德六年(959)“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州及见,淤口关止置寨”。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淤口寨为破虏军,“割霸州永清、文安县三百一十七户属焉”,其中“东至狼城口三十里”。可知太平兴国六年以前已有狼城口一名。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后,在宋辽边界“置寨二十八,铺二十五。命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以屏奸诈”。《续资治通鉴长编》言:景德元年(1004)四月壬午,“知雄州何承矩上言:‘乾宁军西北有古河渠抵雄州,可疏通,漕则不复入界河,免戎人邀击之患,计浚治之役工,凡两千万。上曰‘工作甚大,又非其时矣。乃令承矩须候知戎人修古狼城寨,设兵备,即具以闻,当徐议之。”可知,戎人(契丹)境内又有古狼城寨一名。那狼城口与狼城寨有无关系呢?
破虏军靠近乾宁军,古狼城寨应等同于狼城寨。口应为通往某地的路口,《武经总要》曰:四望口铺,“口甚狭,惟同单骑”,“捉马口铺,其口甚狭,不通骑,惟通行人”等。可知,狼城口应为通往狼城的入口。而狼城口与(古)狼城寨应为同时存在的,其中,狼城口在后周显德六年被世宗收回,而狼城寨则仍归属辽国。直至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狼城寨也因此被收回。北宋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以破虏军为信安军,设“周河、刁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共七寨。宋神宗熙宁至元丰年间,鹿角开始隶属于军,其余六寨不变。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又改为“当城寨、李详寨、佛圣涡寨、狼城寨、田家寨”等六寨。其中,狼城寨作为重要的边关军事驻地始终存在。据此可知,狼城这一地名最迟在太平兴国六年之前就已存在,而后又置寨,长期以来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因而留存于世。直至明朝时,狼城自始至终作为历史地名保存下来。《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载:“狼城在故信安军东三十里”。万历《顺天府志》亦曰:“狼城,信安城三十里”。
“安澜永固”:清初治水的见证
自然环境特别是河流对农业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河流流经此处为农业生产和人类聚居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流泛滥时刻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存,大灾之后所形成的流民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根源,因此历朝历代对河道的治理都非常重视。清初,狼城此处风景优美:
狼城秋月更成为东安县八景之一。康熙《东安县志》言:“狼城,在县治南四十五里,有里外二狼城,亦时所建,里外相距五里,中有河一道。其水自浑河来者行北岸,其流浊;自边家河来者行南岸,其流清。一河而清浊各从其派不相混也,秋夜月色清明,则此河光华皎洁如濯魄冰壶。”
亦有王照的《狼城秋月》一诗,以展现狼城秋景之美,诗曰:
里外狼城界一河,天光月色漾秋波。虚含潋滟鲛珠吐,静泛空明雁影过。
一座玉壶沉柱子,满轮冰镜濯嫦娥。瑶台直望三千里,良夜迢迢禁尔何。
狼城开始更名为安澜城,其名称的改变与清初治理永定河有关。永定河,宋辽时人们常称之为桑乾河、卢沟河,元、明两代在前称桑乾河、卢沟河之外又有浑河、小黄河、无定河之称。据《清史·河渠志》记载:
永定河亦名无定河,即桑乾河下游。源出山西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复出,汇众流,经直隶宣化之西宁、怀来,东南入顺天宛平界,迳卢师台下,始名卢沟河,下汇凤河入海。以其经大同合浑水东北流,故又名浑河,《元史》名曰小黄河。从古未曾设官营治。其曰永定,则康熙间所赐名也。
金、元以来,永定河自卢沟桥以下,南至雄、霸、永清,西及涿州、新城东部,东及通州、东安、武清等州县境,是其改道、泛滥、淤积最严重的区域。有清一代,永定河在固安、永清、东安、武清县境,大的改道就有十四五次,平均不到二十年就发生一次。咸丰《固安县志》记载永定河“水色最浊,其急如箭,东决则西淤,倏忽迁改,前人谓之无定河。自元历明,充啮奔溃,屡修屡决。”
《清史稿》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浑河西侵白沟河,在新城漫决,“以保定以南诸水与浑水汇流,势不能容,时有泛滥”,永清、霸州、文安、大城一片汪洋。《直隶河渠志》载康熙帝“轸念郊圻,亲临视阅。命抚臣于成龙大筑堤堰,疏浚兼施,自宛平之卢沟桥,至永清之朱家庄汇狼城河,注西沽以达于海,延袤二百余里,广十五丈,赐名永定河。”可见,康熙三十七年浑河改道永清县之朱家庄汇狼城河入东淀。康熙帝为祈求河流不再泛滥,将无定河更名为永定河。因永定与安澜有“安澜永固”之意,又将狼城命名为安澜城,以此希望河流流经此处安稳且不泛滥。狼城河也改名为安澜城河。虽然永定河下游全面筑堤,以求永定,然“流太浊淤,而南淤信安、胜芳等甸,而北又淤策城、新、张,诸处皆为平陆,骎骎及台头与子牙河会矣”。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以狼城淀河渐次淤平,上游壅塞”。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于“狼城淀河淤且平,上游壅塞,命河督王新命开新河,改南岸为北岸,南岸接筑西堤,自郭家务起;北岸接筑东堤,自何麻子营起,均至柳岔口止”。可见,永定河改道,汇入狼城河后,致使狼城河淤塞,“狼城秋月”的景色亦不复存在,直至乾隆年间“狼城秋月”终被“东安更定八景”所代替。
狼城虽然更名为安澜城,但狼城一名存在时间较长,人们一时难以改变,故而导致有些史料中记载的地名为狼城,如前文康熙三十八、三十九年狼城淀河淤平一事。而有些史料出现的则为安澜城。如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康熙三十七年永定河改道一事中,出现的就是安澜城一名。曰:康熙三十七年,自良乡县老君堂筑堤开挖新河,由永清县朱家庄安澜城入淀。康熙三十九年,因安澜城口淤塞,于永清县郭家务之下,改由霸州柳岔口归淀入海。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安次县(即东安县)本地人称其为狼城,而外来人则称其为安澜城。《安次县志》言:“狼城在县南四十五里,即宋信安军之狼城寨”。《大中华京兆地理志》谓:南关镇“在土堤之南,其北有土坑,东距永定河以双渡镇大堤为障,延长至安澜城。”其中,《安次县志》作者为刘钟英、马钟琇,刘钟英为河北大城人,马钟琇则为河北安次人。《大中华京兆地理志》则为林传甲所著,林传甲为福建福州人。马钟琇等人可能身为同邑人,对狼城一名更为熟悉,而林传甲则可能仅仅参考官方地名,故而称其为安澜城。《永清县志地名资料汇编》记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为“与安次澜城区别,称村名为里瀾城”,而安次澜城则为外澜城。至此,狼城官方称呼变为里、外澜城,但由于狼城一名已沿用千年,当地人早已习惯其名称,故而仍称其为狼城。
历史地名的溯源有助于研究一地的社会变迁,“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澜城分为里外澜城,澜城又名狼城,最早得名于宋辽时期的狼城寨。狼城这一地名最迟在太平兴国六年之前就已存在,而后又置寨,狼城寨作为重要的边关军事性驻地,因而留存于世。直至康熙三十七年,狼城始终作为历史地名保存下来,清初更是凭借着“狼城秋月”这一景色,成为了东安八景之一。康熙三十七年,浑河西侵白沟河,浑河与大清河汇流,势不容缓,康熙帝亲临监视,命于成龙改浑河由狼城河入东淀。为保河流“安澜永固”,将浑河即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狼城改名为安澜城。但是,由于河水浑浊,致使狼城淀河渐次淤平,上游壅塞,“狼城秋月”的景色亦不复存在。但是,由于狼城一名存在时间较长,人们早已习惯狼城一名的称呼,故而导致一些官方史料中亦存在狼城的叫法。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为划分安次与永清澜城的区别,将其分为里、外澜城。至此,狼城官方称呼彻底变为里、外澜城,但由于狼城一名已沿用千年,当地人早已习惯狼城这一叫法,故而仍称其为狼城。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