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2021-10-22肖潇刘金凤柯雄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维度护士

肖潇,刘金凤,柯雄

(1.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川北医学院·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1]。护理工作具有业务量繁重、压力大、风险高及工作时间长等特点,护理人员也是易发生职业倦怠的高风险人群。职业倦怠不仅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2],还会带来患者安全隐患[3]和服务体验下降[4],从而导致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下降,影响医疗机构绩效[5]。职业倦怠有多种风险因素,其中有研究表明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相关性,长期处于职业紧张状态会导致个体出现职业倦怠[6]。职业紧张指由于工作或与工作有关的因素所致的紧张,它是个人能力与工作环境、工作负荷等不相匹配的结果[7]。当个人客观需求与适应能力之间出现失衡,进而会导致个体产生生理和心理压力。职业倦怠可分为多个维度,而各维度受到职业紧张的影响是否一致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分析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证据支持。

1 研究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10月至12月纳入四川省某市的245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正常在岗,中途未离职且连续休假时间不超过2周;(2)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1)各类未取得护士执业资质的实习生和见习生;(2)未参与护理临床实践工作的对象;(3)知情后拒绝参加调研的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信息资料 研究者以自制问卷采集基本人口社会学信息和护理工作相关情况,具体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医院等级、职称、婚姻、是否上夜班、自我调节放松频率、工作负荷耐受情况等。

1.2.2 职业倦怠问卷通用中文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 本研究采用的是15个条目的 MBI-GS 中文版量表,该量表在国际上应用广泛,常用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的评估。量表采用Likert7 点计分法,包括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DP)、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t,PA)3个维度,本研究该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53、0.941、0.778,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47。其中,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采用正向计分法,成就感采用反向计分法。计算3个维度各自的平均分,按照公式[0.4×EE+0.3×DP+0.3×(6-PA)]计算,职业倦怠得分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若得分 <1.5 定为职业倦怠阴性,无职业倦怠;若得分为1.5~3.5,评为轻中度职业倦怠;得分若≥3.5,则评为重度职业倦怠。

1.2.3 工作内容量表中文版(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 职业紧张采用 Karasek 提出的工作要求-自主模式对职业紧张进行评价。该量表共计 22个核心条目,采用 Likert4 点计分法,分为工作要求、自主程度和社会支持3个维度,本研究该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07、0.840、0.938,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19。以工作要求均分与自主程度均分的比值作为职业紧张程度的分级标准,若比值≥1,则评为职业紧张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比值越大,则职业紧张程度严重。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职业紧张水平

本研究调查发现护士中无职业倦怠的人数为82人(33.5%),患有轻中度职业倦怠的人数为153人(62.4%),重度职业倦怠的人数为10人(4.1%),总体的职业倦怠人数为163人(66.5%)。职业紧张阴性的人数为132人(53.9%),职业紧张阳性的人数为113人(46.1%)。

2.2 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不同人口学因素和工作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差异性检验中发现,不同医院等级、婚姻情况、自我调节放松频率、工作负荷耐受程度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5、7.301、10.956、11.688,P<0.05);不同自我调节放松频率、工作负荷耐受程度的护士情绪衰竭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5、20.905,P<0.01);不同性别、医院等级、婚姻情况、自我调节放松频率、工作负荷耐受程度的护士人格解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7、11.504、5.735、5.401、7.924,P<0.05);不同性别、婚姻情况的护士低成就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0、5.770,P<0.05),而是否职业紧张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人口社会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分别以MBI总分、MBI情绪衰竭、MBI人格解体、MBI低成就感作为因变量,职业紧张情况、JCQ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人口社会学特征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当因变量为MBI总分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7.442,P<0.01),调整后R2为0.284,有职业紧张的护士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t=2.606,P<0.05),JCQ社会支持更好的护士更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t=-3.996,P<0.01);当因变量分别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F=5.909、5.445、3.125,P<0.01),调整后R2分别为0.232、0.215和0.116,有职业紧张的护士更容易出现人格解体(t=3.121,P<0.05),而JCQ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护士出现越不容易出现人格解体(t=-3.264,P<0.01)和低成就感(t=-3.694,P<0.01)。统计结果未发现职业紧张情况与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之间的相关性(t=1.405、0.879,P>0.05),也未发现JCQ社会支持对情绪衰竭存在影响(t=-1.124,P>0.05)。见表2。

表2 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医务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有研究显示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 65.57%[8],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个体的躯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等健康不同维度,还会影响工作质量,带来医患矛盾隐患,因此也是医院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一线,工作节奏快,任务重,风险高,压力大,出现职业倦怠的风险高于其他医务人员[9]。职业倦怠会降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人员配备[10],导致离职率升高,服务效率下降,也对病人安全造成风险[11]。本研究中护士职业倦怠阳性率为66.5%,这一阳性率低于张浩军等[12](89.68%),但高于栾先国等[13](39.4%)、Yao等[14](64%)的研究。其原因可能在于:(1)研究对象在人口社会学和职业特征上的差异性;(2)不同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暴露风险不同;(3)测量工具和评估方法上的差异性。本研究显示职业倦怠是护理人群常见的职业健康问题之一,而对职业倦怠实施干预需要明确其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有研究[15]认为,职业紧张是劳动者发生职业倦怠的最直接原因,而职业倦怠是从业者长期经受职业紧张的最直接的结果。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社会学特征等变量后,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前期研究者对教师[16]、护理人员[17]和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群体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各维度存在影响。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状况与职业倦怠总分、人格解体等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同[18]。研究者用工作需求-自主模式和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解释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机制,前者强调个体的内在预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而后者则是从宏观的社会交换角度来分析职业倦怠发生机理。工作要求-自主模式理论认为职业紧张源于工作要求与个人自主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当护理人员面对工作要求时,如果其无法在运用技能、分配工作任务等方面具有分配自主权,就会导致其出现紧张效应。护理人员在面对高强度、高风险、高时长的护理工作时,存在职业紧张状态的个体可能会出现工作热情丧失,情感的极度疲劳状态以及感情的枯竭。而情绪耗竭使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失去关怀、信任、丧失精力,进而影响对患者的护理。

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社会支持是职业倦怠总分、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这一结果与Woodhead等[19]、Liu等[20]、Ma等[21]研究一致。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除情绪衰竭外的其他变量均能产生直接缓解效应,当护理人员处于一个高工作要求和低自主能力状态时,工作环境中源于上司和同事的社会支持将对紧张状况产生积极的正向干预效果。强化社会支持能直接改善人格解体状态,推动护理人员加强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减缓职业紧张对倦怠的影响。低成就感是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可能出现的表现之一,在工作中个体成就感低,无法获得他人给予的肯定和价值认同,进而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信心,而通过强化社会支持,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提升自我价值认同,从而减缓衰竭发生发展。本研究发现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及其不同维度具有一定预测作用,而工作环境中良好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护理人员改善职业倦怠状况。在护理管理中需要加大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社会支持力度[22]。帮助护理人员提升工作自主程度以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充分尊重和实现护理人员个人价值,提升工作成就感[23]。

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分析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职业紧张的相关关系,探讨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的预测程度。研究不足在于抽样方法为非概率抽样,结果外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样本纳入变量仍然较少,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解释力仍然不足,这些研究不足将在进一步工作中予以补充。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维度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