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的分析
2021-10-21李杏杰
李杏杰
摘要:在高中设置美术教学课程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欣赏来发现美术作品的魅力,进而更好的提高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美术素养。但是高中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范围性,并且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如此就无法激发出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嗯好动力,这对高中美术教学目标的完成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情感教育来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美术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育;策略分析
引言
将情感教育充分的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还可以更好的培养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本文对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给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引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鉴赏能力的高低与审美素养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在以往陈旧的教学形式中,有些美术教师过于重视传授学生绘画的技巧和理论知识,觉得拥有这两点能力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然而缺乏情感教育的渗透是无法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所以高中美术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在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并给学生讲解关于鉴赏美术作品理论理知识和技巧,如此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情感教育来满足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诉求,实现理想的美术鉴赏教学效果,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会,进而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本质。如此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国民间美术》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几幅关于民间美术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自主欣赏和分析,并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情感分享交流活动,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如此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高中美术教学的方式需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和优化,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让学生产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美术欣赏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美术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充分的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美术欣赏课,比如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开展参观美术馆实践活动,不断的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美术知识和欣赏美术作品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发挥出多媒体中可视性、可听性的优势,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进行美术教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出全新的教学形式。另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断的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美术知识,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将高中美术教学和欣赏以及情感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尤其是开展古典美术欣赏课时要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感和古典美术作品作者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如此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形式中产生直观的感受,进而更好的深化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感性思维的形成,进而形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三、引入情感教育促进师生关系
要想更好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只有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转化以往严肃、枯燥的教学形式,才能更加有效的融入情感教育。[1]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可以为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高中美术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和優化,能够充分的认识情感教育的内涵并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在讲解《中国传统雕塑》这一部分知识中,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奥,具有较大的讨论空间。当美术教师对本节的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可以通过开展交流教学的方式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并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提出心中的疑问。教师要用耐心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此外教师要中重视交流语言的艺术性,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此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产生碰撞。通过美术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看到的雕刻形象从情感的方向来探究艺术的共性,对设计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猜测。
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情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动力,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高中美术教师要加强对情感教育的认识,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美术实践。所以高中美术教师要对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2]让学生通过相关的美术作品来体会作者的创作灵感,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产生的想法。如此让高中美术和情感教育有机融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出齐白石的《虾》或者徐悲鸿的《骏马图》,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熏陶。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对美术教学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善,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开展新颖的美术教学。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要重视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基础,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全面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学习《呐喊》这一课中,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之后让学生运用模仿的方式来进行美术创作,通过模仿来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方式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长青,何长松.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146-147.
[2]王俊慧.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0(A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