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思维方式 谋求管理进步
2021-10-21刘莉
刘莉
摘要:新高考,只是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两大问题,需要我们完善思维方式:如何指导学生科学选科;如何科学测评。
关键词:立德树人 科学选科 科學测评
广东2021届学生,在2021年6月,成为省内“3+1+2”模式下的首批高考生。几年以来,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对新高考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教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可参照、可复制的研究成果。但是,新高考背景下德育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却相对滞后。
“3+1+2”模式下的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与改革前相比,哪些需要继承?哪些需要变革?笔者认为,以往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知法守法等领域的探索,在班级常规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继承与发扬。新高考,班主任需重点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科学选科;二是如何科学测评。
问题一:如何指导学生科学选科?
理论上来讲,每位学生都有12种组合供挑选,但要清楚哪个组合最科学?
我校现2019级、2020级的选科中,存在过不少偏差:(1)物理历史类选择并不合理,初次摸底物理类占据80%以上,然后逐渐改科,物理类逐渐回落到70%左右,中间经历不少波折,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冲击;(2)化学选择人数太少,占比在35%左右,从学生发展与国家需要角度来讲,从我们教育的宗旨来看,都是不合理的。在学生选科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家庭成员的作用过大,本该是最有发言权、最该做出精准指导的班主任,发挥作用却非常小。
在指导学生选科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个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在以后能够激励同学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重要精神力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为人生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2.个人成绩。兴趣固然重要,但成绩更是关键,只有先提升成绩,解决上大学的问题,才能有条件去思考选专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优、本科临界生来讲,尤其关键。
3.国家需求。国家未来的需求,是高端学生最应该把握的选择方向,把他们往这个方向去引导,既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也是对国家前途与命运负责。
问题二:如何科学测评?
所有学校,都以物理、历史作为分界,再按照组合进行分班,理论上来讲,每个走班制的班级,学生可能会有6种组合,在高考科四科一样、两科不一样的情况之下,如何运用学生的考试数据,进行教育测量,服务于学习型班级的创建?
做法一:采用“3+1”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原始分计分的方法。它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直观明了,缺点就是还有两科没有纳入考察,公平性欠缺;
做法二:采用“3+1+2”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2选科原始分计分的方法。它的优势是考察面覆盖高考所有科目,缺点是2个选考科的成绩完全按照原始分,不太科学,如同学A生物85分、地理84分,在各自单科排第10、12名,同学A政治78分、化学82分,在各自单科排第3、5名,简单的原始分相加,也存在问题。
做法三:采用“3+1+2(赋分)”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2选科赋分计分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现阶段最科学的方法,也是大型考试(含高考)采用的测量方法。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样本容量要大,每科超过1000人,才有较高的准确性,样本越大,测量越准。
走班制的班主任,应该对新高考下教育测量、拔尖生培养有更多思考。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科学测量、适当校正在测评中的重要作用。某次考试结束后,本人按照以下步骤考核学生:(1)分别计算出班上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学生的语文、数学总分平均分(卷面分300),分别为142分、130分、128分、132分;(2)通过计算,他们四科单科原始平均分为71分、76分、75分、78分;(3)综合前两步的数据,校正后本班学生选科成绩为,化学为化学原始分、生物原始分乘以0.855、政治原始分乘以0.853、地理原始分乘以0.872;(4)学生最终成绩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原始分+2选科校正成绩。
校正计分,也存在某些问题。如,两选科校正分数与按照高考公式计算的出来的绝对分数,存在一些微小的偏差。但是,通过多次实践,证明校正测评方式有两大优点:一是学生会高度重视语文数学,二是校正后的分数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期待。在班级范围内,老师、学生、家长都很认可,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有了相对科学合理的测评方式,班级内开展评优评先、培优补差、临界生辅导,就有更好的依据与抓手,为学习型班级的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德育教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历久弥新。传统的优势我们要发扬,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指导学生正确选科,利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测评方式,不仅在高一二,我们将游刃有余,即使在高三,也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有利于描绘精彩的高中“立德树人”新画卷。
参考文献: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译林出版社,2014(4);
温忠麟.《新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式探讨》[J].中国考试, 2017(12)
[3] 温忠麟.《高考选考科目定级计分和校准的若干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