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探析

2021-10-21沙红梅许文艳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新时代高职院校

沙红梅 许文艳

摘要:爱国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和生活中最深厚、最坚固的情感,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立德之源和立功之本。是我们与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根植在自己内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根本推动。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继承者和弘扬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一场场讴歌时代、献礼国家的活动,既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真挚的爱国情感,也在全社会汇聚起一股强大的爱国主义力量。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我们从自身的国情、区情出发,针对我们党和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际,坚持和弘扬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进一步促使爱国主义的精神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目中的滋育和发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爱国主义

爱国情感是指一个人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理解到自己和祖国之间的生死与共、血脉紧密相連的一种依存性关系,是对于祖国特殊的情感,包括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以及作为国家成员的尊严感和荣誉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素质教育重点对象,培养出一批富有爱国意识和情怀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才有永不停滞的动力。当代青年处于成长“拔节孕穗期”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力精心地引导。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广大学生中进行深入持久、活泼生动、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能够牢牢地扎根于青年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中奋斗的不竭动力。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长期的可持续、严谨、内容丰富、形式丰富多样化的“四史教育”,主要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这进一步加强了高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成效进行了调研,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认识不够清晰

在对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烈的民族爱国情怀,为自己身处的国家、社会而感到自豪,对自己的人民和生活而感到幸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领导也给予高度的支持和拥护。但对于学生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具体如何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表达,就出现想法不明确或者没有具体想法的结果。有些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现在国富民安,没有需要自己表达的机会;有些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属于情感上的内容,没办法考量,更多的是情感。在情感上高度爱国但由于思想政治认识偏差,这就导致不少中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行为上并没有相应的爱国主义表现,呈现出一个人在情感上的爱国与实际行动上的爱国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的问题。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运用所学专业技能践行报国行动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在调查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反馈高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陈旧,以老师讲述为主,学生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不够多。导致许多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引导学生理性科学爱国。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属于“00后”,在高职学习阶段,对“00后”的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持之以恒,使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体系中,使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性分析,高职院校要在“传承好方法、改变老方法、找寻新方法”上下功夫,引导高职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融入到个人学习中,融入到个人报国之志中,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

第一,坚守课堂主阵地,持续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方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管理意识形态工作为根本原则,必须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贯穿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坚持推进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课堂、走教材、走头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利用每周固定的“团课”、德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实践活动是根植观念的平台之一,高职学生在开展专业学习,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可将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与爱国主义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例如数字媒体专业在进行摄影课程、图形图形处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开展举办爱国主义摄影展、爱国主义平面作品设计展等;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可以开设红色网页设计比赛活动;对全体学生可以开展红色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在完成个人作品时,梳理个人情感,找寻爱国主义情感的输出方式,用有个性、有特点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爱国主义。例如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关注基本学习内容,自觉、主动地将建国建党、国家发展的大事件、历史进程牢记心中。

第三,通过重大纪念活动来凸显爱国主义。

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讲,重大的历史纪念性思想教育宣传活动一直以来是其不断凸显自身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日庆典、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周年纪念日、一二九纪念等活动的开展,都是强化学生家国情怀、担当民族责任、激发为国奉献的时机。同时还要充分与学生以往各个学段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关联,例如每周固定的时间举办升国旗的仪式、集体齐唱国歌、在国旗下讲话、入党入团的专项活动仪式上都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时机,用仪式感、教育过程引导学生领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报效之志。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时,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老师尽量与学生同时参加,在活动中无论是时间的遵守、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用师德师风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用活动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接受教育时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知识获得双收。

第四,多角度来解读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博大、丰富的内涵,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爱国情怀,从红色诗歌、历史人物、信仰信念、精神角度、伟人语录的温读、画作的解读、重大事件、文献角度等多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可以立足个人实际来展现爱国之心。例如在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中,就可以推荐红色歌曲练唱,在练唱过程中讲解曲目包含的爱国情怀,词曲作者个人经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在这个基础之上,每一个曲目练唱者都会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同理心,同时产生歌曲所赋予的爱国情怀。

第五,充分利用“网络+”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学生的教育学习时段考虑,每年都有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休息时间,在这些时段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相对松散的,这也是其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乘虚而入的重要时段。因而,学校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这些时段,要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与学生保持爱国主义教育同步,接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给其他错误思潮以可趁之机。例如开展青大团课、假期实践活动网络秀一秀、社会实践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六,挖掘学生及其家庭所蕴含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元素。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想要起到最好的效果,必然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开展专题活动,让每个学生挖掘自己家庭的爱国主义故事及社会贡献成就,开展分享、讲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个人对家庭爱国主义事迹的自豪感和珍惜感,当这些感受被学生认可并升华,就会使爱国主义变成学生个人的珍贵精神财产并终生坚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家长的贡献与付出,分析付出背后的信念及成就,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党对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视、家长对社会的贡献、家长对个人成长的榜样作用。在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的基础上,会自觉自愿用行动来体现个人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高职学生继承和发扬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让爱国主义的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年同学心中,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思想行动自觉,是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把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有机融入到社会主义复兴大业中去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胜男,浅谈提升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方法路径[J].科技风,2020 (3):254.

[2]漆昌彬,劉志清.新时代高校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J].现代交际,2019(13).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新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FIB180526)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新时代高职院校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