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基于思维导图理念,提升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2021-10-21陈丹蕾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陈丹蕾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本身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就有着较高的要求,但这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引导去构建提升的,所以需要教师在学生的数学筑基时期就把握好思维引导。概念清晰才能够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以算法见长的科目,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清晰的概念点才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想要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还是要从日常教学入手,思维导图显然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与强调逻辑的数学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本文针对立足基于思维导图理念来提升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数学逻辑;综合提升;方法探究

引言

小学生普遍对于视觉效果强的东西总是会感兴趣一些,而在学习的专业性上则对条理清晰的事物更加青睐,所以拥有二者特性的思维导图显然是教学的一大助力,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需要逻辑和算法的科目而言。小学生的观念和思维还在塑形,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引导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学生之后的进阶学习,毕竟逻辑思维是需要训练的,在初级阶段就需要给予明确的引导。所以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逻辑思维强化的介质,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融入思维导图,从而让学生更加明了知识概念。

一、化繁为简,团团结就玲珑面

其实很多时候数学概念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教学时没有解释清楚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导致学生概念混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数学进阶教学方程式,对于字母x,y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从而导致后期算法出现偏差,因此,数学教学更要从基础概念开始重视思维逻辑以及理解力,而思维导图就是帮助学生认清这些知识概念的有效媒介。小学数学课本是经过无数教研人员精心编排的,所以课程和知识点也是逐步递进并且关联性极强。

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其实就是潜在为方程式教学奠定概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推演字母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在接触伊始就有一定的逻辑概念,而不是在后期观念形成之后再去解释,这样有助于强化逻辑,后期矫正总是不如初次接触就通透要来的有效。思维导图其实就是数学概念演变的过程,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尤其明显,比如a+b=b+a的概念其实就是任何你认为的数字组合,换成cdef也不会有差异,主要的是数值和质量相等的概念要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导图来佐证这样的概念,导图可以融合学生喜欢的新鲜元素,比如神秘的x元素,借用一种玄妙的外衣来套入数学概念,从思维认知上让学生知道数字守恒,而字母代表的不过是概念系统的一个数值而已。其实逻辑思维强化从基础出发就是明晰每一个概念点,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以后,组成的整体进阶概念就会抽丝剥茧般明了起来。

二、视觉强化,巧妙记忆化概念

思维导图除了在其逻辑思维明了之外,也非常注重图这个概念,也就是明确意义上的视觉强化,即便不是以多维色彩吸引观者,也会是用让人眼前明朗的形式来分化概念。小学数学基本注重基础概念,也就是最为重要的算法以及几何概念,然而其中的分类和变化很多,例如周长、面积等计算公式就需要学生多加记忆,后期还会有数字分化的概念,比如小数、分数和百分比之类,所以用视觉强化记忆的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绝对是很有必要的。几何问题用导图来概括其实更为直观,传统意义上的导图是基础概念分化,但其实几何也可以用图画和数形交集类导图来进行讲解。

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多边形的概念其实可以拆解为规则图形的拼接,尤其是在计算面积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应该在思维导图中引入辅助线分割的概念,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图画分解,在不规则形状中找出规则的图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等方便计算面积的图形。所以思维导图其实是一种辅助推理的过程,也可以是逆向思维,用多个规则图形来拼接成多边形,导图则是提供灵感和方向,让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通过以往学过的知识点来综合运用,从而进阶学习新的概念,也是一个融汇贯通的过程。所以针对几何类课程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就用图形和线段的模式来讲解,比如讲解四边形,就可以用大的四边形套住长方形,然后再用长方形套住正方形,形成一个图片交集的视觉概念,强化视觉其实就是加强记忆,积累之后逻辑自然通顺。

三、发散引导,思维拓展多层次

數学的概念千变万化,有的概念可以平铺直叙的直接用公式解决,有的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结合能力,不过再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强大的逻辑思维,然而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一样,可以正推,也可以反推。简言之就是反向运用思维导图,都知道思维导图是将所有的概念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就像目录一样有提示、讲解以及归类的作用,但数学逻辑思维还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也就是联想拓展的发散性。就像很多题目有多种解法一样,教师也要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让学生拓展逻辑,比如可以在课堂上用思维导图的引言来提示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补足关键部分。

以《可能性》一课为例,课如其名,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多种可能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配合来补足思维导图,例如导图中的关键元素除了需要计算对象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数据来支持算法,这个过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比如以简单的掷骰子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列举各种可能性以及公平性的情况,让他们自行分析数据并观察,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来进行重复验证。不需要在一开始就给出导图结论让学生们根据步骤来,反而可以让学生根据实践和一定的引言来推导出思维导图,这就是反向论证概念,有助于强化逻辑思维。

结语

其实思维导图就是让概念更加明显的摆出来,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步骤和关键所在,但是如何用得好确实要看教师的打算,毕竟逻辑思维是需要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所以思维导图的助益最大化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总体来讲,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助力学生理清概念,逻辑思维首先从清晰明了开始,然后才能够谈综合强化运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学习训练,才能够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 王宏宾. 思维导图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J]. 魅力中国,2021(13):132-133. DOI:10.12294/j.issn.1673-0992.2021.13.213.

[2] 思维导图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J]. 新课程·上旬,2019(11):234-235.

[3] 黄丽香. 在复习课中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10):21-22.

[4] 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1(4):40-41.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