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1-10-21覃秋兰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思维导图

覃秋兰

摘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思维导图的价值与作用十分突出。参照课标及新课改最新的要求,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素质培养追求,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与复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具有快速刺激学生大脑,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从而被广大教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初中阶段的学生仅凭书本知识和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并不能依靠自身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特点,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清晰、形象,能够让学生一眼就看清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的构成。这种纲要形式,利用关键词从中心概念开始发散,通过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更轻易的接受,还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巩固和复习。

1.在课前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最终还是得看学生的课堂活动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前预习是任何一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有效的预习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之中,便于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实现有效学习。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对预习这一环节只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这样的预习只是单纯的浪费时间,起不到任何效果。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正确运用于课前预习中,既可以锻炼学生借助教学工具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后续正式的课堂教学中一针见血的抓住重难点,实现高效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应该都有相应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思維导图,先对即将要学习的单元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提前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预习时就做好标记。在之后的正式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提前对即将要讲解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整体出发进行具体的学习,后续再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不同的知识点。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预习内容,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长期下去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

2.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上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开展教学,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对学生提出问题,保障学生有足够的讨论时间,学生就会通过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联系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增强,结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补充思维导图,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学生讨论结束之后,会对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有一定的掌握,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在上课时对学生继续提出问题,并把问题的难度提升,运用这种方式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然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的方式去完成讨论或者是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同时在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思考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认真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导图,指出问题并加以改正,通过提问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身对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中不足之处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加以改正,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如果学习期间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也要让学生说出来,并由其自主确定答案,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老师可向学生传授构建思维导图形式与表达方法,使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更完善,对相关知识点形成进一步地理解。

3.在练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思维导图往往具有简单方便、易学易用等特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分析题目及解题活动中,教师巧妙应用思维导图,链接富于变化、灵活多样的试题,可以有效检验、训练、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增进实现复习实效;能使学生充分体验选择题和主观论述题等题型训练,快速查找到试题中的重要线索和核心词汇,捕获到相关的知识要点,积累解题技巧,掌握解题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在道德与法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初中生学科能力和解题综合能力等实际情况,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对学生解题训练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圆满完成试题训练。特别在指导开展主观型论述题练习时,要为学生创新设计一些开放性和实践性明显、立意新颖、有助于培育学科素养的试题,指引他们全面分析题设材料,深入思考探讨、分类解析。例如,同样在开展九年级《踏上强国之路》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设计超链接,链入“聚焦经济改革”热点材料,精设典型选择题,进行随堂训练;还可以链接主观题情境:“当前,改革开放已到了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必须牢牢坚持。”顺势展示问题:“为什么说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此,教师巧用思维导图灵活链入主观题的各种热点题境,有利于指导学生把握好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完成达标练习,促进巩固所学知识,将主观题训练落到实处、练出实效,有效锻炼了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提取试题信息等综合探究能力。

4.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由于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创新和实践,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达到实际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思维导图的运用,引导学生加强知识梳理,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华英.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J].读与写(教师),2020,000(005):P.1-1.

[2]罗煜锟.思维导图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界,2020,000(016):23-24.

[3]莫日炎.刍议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00(006):215.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思维导图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