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素养的培养
2021-10-21薛舒引
薛舒引
摘 要: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是小学阶段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中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初步形成抽象思维,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为例,在创设的情境抽象出条件和问题、数形结合从直观走向抽象、建立模型提升抽象素养、注重教学反思,为自身选择情境四个环节中,凸显抽象思维的层次,提升学生的抽象素养。
关键词:抽象素养;创设情境;数学符号;模型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179-02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stract literacy in Senior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ake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 enumeration as an example
XUE Shuyin (mol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Jiangning District,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students' abstract litera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mathematics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initially formed abstract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middle and low grades. Taking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 enumeration in the first volume of grade 5 mathematics of primary school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s an example,in the four links of creating situations,abstracting conditions and problems,combining numbers and shapes from intuition to abstraction,establishing models to improve Abstract literacy,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ing reflection,and choosing situations for themselves,Highlight the level of abstract think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abstract literacy.
【Keywords】Abstract literacy;Creating situations;Mathematical symbols;Model thought
課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眼光,提高抽象思维水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以往的学习中感受到了抽象思维的魅力,但在运用上仍有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当方法,提升抽象思维能力。下面,就以高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为例,谈谈提升学生抽象素养的具体做法。
1. 创设情境,抽象出简化的条件和问题
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设计要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情境一般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教学提供合适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从丰富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的例题结合情境图提出问题: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简洁地表达题目中的信息:①22根1米长木条;②围一个长方形;③面积最大。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动画感兴趣的特点,我们采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22小棒一根一根逐步拼一个符合条件的长方形的过程。一要引导学生判断出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米;判断出围法是不止一种。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想到:解决这个问题,要列举出符合所有长方形,通过比较找出面积最大的围法。顺着学生思路就“列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长方形”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动画的演示,引导学生从现实事件中整理出条件和问题,去掉背景材料,舍弃无关文字,提炼出数学学习的主题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简化繁琐的问题,有条理地清晰地抽象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是一个涉及素材的选取、内容的组织和呈现的过程,如同桥梁建造一样,把情境的合理性看做是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把问题导向性看做是对桥梁功能的设计要求,那么有效性则可看做是对桥梁工程质量的总体考虑。情境创设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下,以促进学生数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协调发展为目的的设计过程。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更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情境的创设并不时时处处需要,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时候,我们需要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有时,数学化的情境反而会有更好的的效果;还有些时候,通过现实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却会引起逻辑的混乱。我们在选择是否创设情境或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时,应以该情境能否很好的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是舍本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