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

2021-10-21叶秋林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叶秋林

摘要:关于核心素养的倡议是教育部提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宗旨,培养优秀学生的思想道德核心品格,是进一步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社会潮流的一项重要举措。核心素养同时又是一对具有相对性的概念。教育的宗旨就是以"核心"教育为工作重点,融合国际经验和中国特点教育,体现全方位发展、素质教育、立体化课程优势,这是提升教育水平、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正确举措。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

通过对高中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吸取古人的经验,借鉴成功的经验教训,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核心素质是这一作用的集中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研究者对历史的核心价值观的完美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历史成就,才能理解历史的真谛,吸收其中的知识。

1.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多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人内在自我约束的表现。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一个学科需要掌握的所有基础知识和其内涵。通过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历史的核心成就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学、历史解释和民族情感五个方面,是历史学习的重点。

1.1唯物史观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由内而外的,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来探求真理、破除本质。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人们可以从全面和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在高中教学中,历史唯物主义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只有辩证地看待历史,才能分析历史的本质,从中汲取知识。

1.2时空观念

历史是由时间、人和事件组成的。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历史。时空的概念是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将这三个要素联系起来,使历史变得更有规律。在高中历史研究中,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网络教学,将历史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并按时间、地点进行内容划分。只有培养时间和空间概念,才能在学习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形成完整历史。

1.3史料实证

我们现在对历史数据的理解来自于历史记录,但在古代,当专制君主集中统治时,一些历史信息是带有欺骗性的。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历史材料的质量,进行经验性的分析,根据已证实的史料对其进行验证,提取其真实部分,从而使学习历史更加准确。在高中历史研究中,学生不需要对史料进行验证,但也需要提高史学的质量,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1.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基础的,以对历史的认识为前提,客观地评价历史。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大部分历史都是由人记录的,它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解释,但这种解释是从当时人们的角度出发,带有一定程度的个人色彩和威权色彩。对于高中生来说,我们需要剔除主观因素,用客观的观点看待历史,从现代人的角度科学地解释历史并正确地判断历史。

1.5家国情怀

对于家庭和民族情感是我们研究、探讨历史时期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追求。历史不但蕴藏了我们祖国先人的聪明才能,而且也蕴涵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研究中,学生们相信自己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内涵,为其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高中历史课程在教学中运用培养学生思想和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2.1画好历史的时间链,强化学生的时空概念与历史资料的实证

历史时空的概念仅仅是一个人对发生在特定时间或空间中的事件和事物的联系和分析。通过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与了解,在充分认识到历史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同时,能够有效地将发生的事件与其时间、地点紧密结合在一起来,从而达到培养高中生树立历史时空观念的目标。然而,历史唯物主義历史数据的经验证据更加强调了尊重其历史的严肃性和审查严肃性,即不容易轻松地认为非权威的历史数据,而是通过结合大量多方实际检查与历史数据的相互印证,确定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其可信度。这在我国的历史学理论研究中显得十分必要,也是我国的历史学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者所应当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对历史时空观念和对史料的经验性认识,笔者建议大家可以首先让自己所熟知的王朝联系起来,从炎黄期到新中国的确立,跳出一条时间链条。例如,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哪段历史知识。在认识了知识的漏洞之后,及时地进行检查和弥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对学生形成历史和时空观的认识进行培养。

2.2增加阅读量,在史料中学习

历史是一个需要与文献、史料和经典相结合的学科。在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为了培养历史的核心文化,仅仅关注课本是不够的。一些历史知识是由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源支撑的。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需要进行更多的历史阅读和积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选择阅读学术期刊中与历史相关的文章或文学名著。他们还可以通过观看与课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来积累文化背景,以补充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的核心素质。

2.3从经验和教训中学习,建立正确的历史和情感价值观

俗话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珍贵的",对我们后人来说,可以起到鼓励和借鉴的作用,所以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促使他们建立完善的情感价值,这是历史价值观在核心成就中的要求。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研究和未来的史学研究中走得更远,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体现。

3.结语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格修养与社会实践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历史素质,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要充分认同和尊重、学生在历史教育中的主动性,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提高他们对于历史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初探[J].尤小琴.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2)

[2]历史不能重演,生命只有一次——论生命与安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J].徐洁.现代教育科学.2020(S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