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路径

2021-10-21唐剑红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和谐关系小学班主任

唐剑红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创设可谓是班级的关键所在,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创设和谐平等的关系,为班级教学氛围以及管理工作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深入探究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创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构建路径

引言

在教育教学发展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备受关注的一项内容,和谐平等关系的创设有助于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基于现阶段班级管理现状而言,班主任以及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和谐关系的创设。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打造,将其作为一项关键的教学任务,保证两者关系的良好发展。

一、开展趣味性班级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依然停留于活泼好动的阶段,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开展充满趣味色彩的班级活动,为学生互动和交流提供更多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优化生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保证班级环境变得更加和谐温馨,让学生逐渐对学校具体生活产生热爱之情。趣味性活动可谓是小学班主任落实班级管理工作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和爱玩的个性特点,将教学内容贯彻到活动当中,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不仅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班主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性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学生对丰富知识的探索欲望,为学生的平时生活增添色彩。趣味性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班主任全面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全体学生的交往现状,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有效培养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发挥着一定帮助作用,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同时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性活动的手段打造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全面把握学生的内心特点

为了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班主任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此才能保证全面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综合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小学时期的学生内心往往比价单纯,其行为普遍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然而因为小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月是能力,并且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性格尚未发育成熟,往往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小错误,班主任应当避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需要基于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导致的后果出发,与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基于学生角度分析事物发展顺序,进而归纳以上全部因素对学生展开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供针對性指导意见,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根本性错误,进一步根据班主任提出的正确指导意见进行改正,如此一来,学生面对困难时会第一时间寻求班主任的帮助,与班主任讨论自己面对的问题。此外,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与学生探讨各自的兴趣爱好,将自己以前遇到的事情或者充满趣味性的故事与学生进行分享,进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如果学生将自己的小秘密分享给班主任,则班主任需要为学生一起保守秘密,如果班主任承若学生实现一项要求,则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1]

三、学会善于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师生互动主要依靠的是沟通,沟通是保证师生之间距离不断缩短的有效途径,是创设和谐师生关键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班主任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师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清楚学生发展情况以及需求的基础上,一味地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班级关系,进而导致学生出现排斥心理,对班级管理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让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便于班主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落实管理工作,优化整体的班级管理质量。基于此,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首先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班主任应当避免将学生认定为什么都懂、都知道的人,而是需要将学生的身份定位在发展中的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放低身段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其次,班主任需要掌握科学合理地沟通技巧。教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当避免因为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才与其进行沟通,而是需要基于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借助课余时间展开沟通。例如,班主任在每次正式上课前,可以借助课间时间,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询问,在轻松的交流中,准确把握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自身的班级管理经验,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问题。

四、彰显榜样作用

小学时期的学生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辨别能力都尚未发育成熟,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通常会借助模仿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所以,班主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期间,注重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供。例如,严格服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并非因为特殊因素,尽可能避免迟到、早退问题的出现;尽可能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带入个人情绪;在校期间,避免出现抽烟、酗酒行为;避免运用不合理的语言等,尽量为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此一来,能够通过斯文的言谈举止恶化端庄典雅的仪表来教化和熏陶学生,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班主任除了切实落实平时的教育管理工作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多元化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优秀人物的相关事迹和高尚精神。同时可以利用班会活动或者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教育管理活动,对班级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以及表扬,引导学生主动向班级其他榜样学习,在创设轻松学习氛围和良好班风的基础上,有助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2]

结语

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难题,小学班主任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和指导者,应当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所以,师生之间创设和谐的相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有助于创设和谐的校园和社会,甚至对和谐中国的构建带来影响,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路径[J].家长,2021(21):34-35.

[2]徐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江西教育,2021(21):13.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和谐关系小学班主任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法律视角下民办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建设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