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大歌民间传承的师徒模式研究

2021-10-21扶燕

艺术评鉴 2021年18期

扶燕

摘要:侗族大歌民间传承的主体为歌师和歌手。歌师主导下的师徒传承模式,在传承活动中具有体现母语特色、突出“口传心授”、强调师徒合作、注重文化传承、彰显文化体悟五个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侗族大歌  民间传承  师徒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004-04

侗族大歌民间传承主体是歌师和歌手。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将歌师和歌手的民间传承模式概括为师徒模式。师徒模式有着体现母语特色、突出“口传心授”、强调师徒合作、注重文化传承、彰显文化体悟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歌师是侗族大歌民间传承的主导力量

(一)歌师是侗族传统文化集大成者

1.歌师的社会身份

在侗族地区,歌师指的是唱、教、创俱佳的优秀歌者。侗语中称歌师为“桑嘎”(sangh Kgal),亦称“江嘎”(jangh Kgal),在侗语里有“歌匠”之意。歌师是侗族大歌的传承者、编创者、传播者,他们(她们)是具有特殊才能的教歌师父。其中,编歌师父(侗语“桑嘎当”)专门负责编歌的工作,也称之为编耶歌的师父(侗语“桑耶”)。编歌师父是极具才华的人,能胜任这一职责的人极少。因而,在侗族大歌流行的侗寨中,编歌师父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受全寨乃至乡邻的尊重。一位优秀的编歌师父,常常是整个侗族村寨的骄傲,他们(她们)的侗族大歌实践水平代表了整个侗族村寨侗族大歌的最高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各个侗寨的歌师象征着侗寨之间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是族群内部公认的具有民族文化学识的人。

2.歌师的文化素养

侗族歌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深厚,歌师多为中年歌者和老年歌者。成熟的民间歌师年龄一般在40-50岁左右,他们(她们)多是以往歌队(班)的优秀歌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歌队(班)的优秀歌手逐步退出歌队(班),由歌手向歌师转化。歌师在前期一般会协助老歌师传歌,自身不断积累传歌经验,直至成长为能够独立传歌的成熟歌师。成熟的歌师悟性较强,记忆力出众,能够即兴编歌。他们(她们)掌握的侗族大歌类型多、体量大,生活中也是侗寨有学问、懂道理的人,常参与处理村寨自治的事务。优秀的歌手成长为歌师并不容易,需要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同时还要得到社会认同。侗族地区人们公认的歌师需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自身的嗓音条件突出,侗歌唱得特别好;二是能够随机应变,现场进行侗族大歌的即兴编创;三是能独立教歌,且经验丰富。

歌师成长为优秀歌师的路程极为曲折艰辛。总括来说,一位优秀的歌师需要具备以下诸方面的才能:第一,对侗族社区日常生活极为熟悉,能将生活中的素材灵活运用于侗族大歌的编创;第二,通晓古今侗语的音律,使所编创的侗族大歌用字精确;第三,对歌场上处变不惊、反应迅速、灵活以对、机智幽默,能为指导的歌队提供现场指导,使己方的歌队在对歌中胜出。歌师编歌一般使用本地的歌调,才华特别杰出的歌师,则可使用侗族大歌流行区域的任意一种歌调进行填词。歌师填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用村寨发生的突出性、典型性的故事,用恰当的修辞艺术和韵律规范,以所选歌调之韵味,将其浓缩为富有歌唱性的韵文;另外一种情况是,若带歌队去外寨做客,需根据外寨歌队的特点,即兴编写赞美对方歌队或与对方歌队戏谑的歌谣,彰显出本寨歌队的风范和智慧。

(二)歌师是侗族大歌实践活动的“活载体”

侗族大歌作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歌师的实践活动是其主要载体。侗族社会中有不少的优秀歌师,以自己的实践活动肩负起了延续侗族大歌的使命,他们(她们)展现着侗族大歌的文化底蕴,不断将自身的艺术创造融入侗族大歌的传承实践活动,为侗族大歌的持久传承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侗族大歌至今得以流传,离不开民间歌师群体创造性的传承实践活动。正是因为民间歌师群体的传承实践活动,使侗族大歌由侗族群体内心情感体验转化到外显的歌唱行为,成为侗族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表达最为显著的文化标志。侗族民间歌师群体构成了侗族大歌传承源源不断、生命力长存的源泉,他们(她们)的坚守,使侗族大歌成为侗族人民文化记忆最为重要的载体。历史上关于侗族歌师的文献资料较少,笔者根据收集的资料梳理于下:

1.侗族古代及近代著名歌师

侗族古代及近代著名歌师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文献可查的侗族古代及近代著名歌师较少,我收集的文献资料中,目前留名史册的侗族古代及近代著名歌师仅有19位,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的侗族歌师远不止于此,只是较少出现于文字记载。

见下表:

侗族古代及近代著名歌师①

2.侗族现代知名歌师

见下表:

侗族现代知名歌师②

3.贵州省侗族大歌国家级、省级传承人

见下表:

贵州省侗族大歌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汇总表③

(三)歌师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引导者

歌师以侗族大歌传承活动为载体,引导侗族歌手构建民族文化认同。身处于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我们在多元文化的话语中常常会感到焦虑,原因在于我们“仍然是在背井离乡地走在‘现代化的路上,仍在‘回家的路上离家越来越远,仍然对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接近我们的目标和起源心中无数。可想而知,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都还在做艰苦的寻找和探索,都还远没有找到什么确定无疑的东西。但今天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知识界上上下下好像都有一种‘找到了!找到了!就在这里的自欺欺人的沾沾自喜,好像我们现在真正是变聪明了,终于找到了正道,而且打算义无反顾地走到底了。毫无疑问,我们离当下历史中的那种‘希腊式的——就是说,古代中国式的——‘永恒的复归还很遥远。但是我们的焦虑却好像已经没有了。好像我们想要的都已经得到了,快要得到了,起码是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得到的——只要我们沿着眼前这条路走下去,因为这条路是别人都在走的,是‘世界文明的主流。以前我们还有西方的压力、传统的压力,还有革命理想主义的强制的整体性和方向感。那种世界历史的乌托邦本身有问题,但现在我们好像根本不需要压力、动力和方向感了,因为大家好像都觉得就在这儿蛮好,哪儿也懒得去。其实,只要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就明白,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都还没有落实下来,而在我们真正的集体认同和‘归属上,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④

歌师在民间开展侗族大歌传承实践活动,既是将侗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植于侗族青少年的心中,又是在鲜活的当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和普通青少年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侗族青少年在学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心灵的归属,找回了民族文化的认同,不至于成为文化上的“空心人”。可见,对于构建侗族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歌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歌师将自身的天赋和热情长时间灌注于侗族大歌传承实践活动,将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担当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将延续传统文化的责任践行于日常的传歌,他们(她们)既是侗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也是引导侗族青少年不忘‘回家之路的引路人。正因歌师充满生命力和奉献精神的传承实践活动,才使得侗族大歌在侗族人民聚居地的侗寨得以长期发展,成为构建侗族人民文化认同最为有效的文化方式。侗族青少年学习侗族大歌,学习继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是培养爱国爱家情怀、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师徒模式的传承特点

(一)传承活动体现母语特色

作为侗族文化的特质综合体的侗族大歌,保存和延续其核心文化基因,基本前提是侗语唱侗族大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的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交流语言主要为侗语,侗语作为该区域侗族人民的日常用语,是侗族大歌在该地域得以传承的社会基础。

歌师用侗语传歌,是传承民族音乐的意义所在。歌师在民间传歌中坚持用侗语教唱,促使侗族青少年在学唱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母语,在母语的语境中逐步体悟侗族大歌的文化意蕴,进而熟悉并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操,其意义在于“使青少年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在接受人类音乐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牢固掌握自己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就像语言方面熟悉‘母语那样地熟悉本国的音乐文化”。⑤

(二)传承活动突出“口传心授”

歌师在民间教唱侗族大歌,基本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其要点在于,要求歌手注意聆听,并进行演唱模仿。一般情况下,歌师根据所教的侗族大歌先进行逐句示范,再逐句讲解,歌手学会一句,歌师再接着往下教另一句,直到歌手学会演唱所教全部的侗族大歌。具体来说,少儿歌队的侗族大歌教学,歌师会根据少儿的理解能力放慢传歌速度。初步接触侗族大歌的少儿,先学唱侗族大歌中的儿童大歌,歌师在教歌时会从少儿熟悉的生活内容进行启发,待少儿理解后再逐句教唱,直至少儿较为熟练地演唱为止。青年歌队已经能熟练演唱部分侗族大歌,歌师需要教唱一些难度更大的侗族大歌,同时增加对青年歌队对歌时的现场指导力度,使青年歌队成长为侗寨里的歌队主力。

(三)传承活动强调师徒合作

歌师在传歌时不强调歌手行为规范,注重以自然的教育方式进行传歌。可以说,歌师的传歌过程基本是“无为而治”。具体来说,其传歌过程呈现如下状态:歌手的学习时间自由,常在劳动之余学习;不强调歌手在学歌进程中的学习秩序。根据我的观察,其背后原因在于:其一,歌师个人的社会威望较高,歌手对歌师有发自内心的敬重,故无需强调学习纪律也能正常教歌;其二,歌师在民间教歌一般是在自己家里或是鼓楼,学习场景较为自然,师徒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歌师把精力放在示范演唱和纠正歌手问题上面,以自然亲近的教歌方式,来规范歌手正确的歌唱行为。正是因为歌师传歌过程中,注重自然教学和师徒合作,才使得歌手在侗族大歌学习状态中表现较为自然、松弛,而自然、松弛心理状态恰恰是侗族大歌演唱时所必备的。

(四)传承活动注重文化传承

歌师在侗族地区是受人敬重的传统文化持有者,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歌师的成长与家族文化息息相关,较多的歌师成长于歌师世家,自幼接受家族文化的浸润,具有深厚的侗族文化功底,享有较高的社会威望。

1.歌师的家族文化

歌师的家族文化,是指歌师之家族所具有的侗族文化认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侗族文化系统。学者史哲文认为:“家族文化强调家风、家礼、家学的延续,而延续传统文化除了口耳相传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一定的载体”。⑥侗族大歌是侗族南部方言区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侗族南部方言区的传统社会中有着与汉族地区的宗法、族规、家训一样重要的文化地位,是侗族南部方言区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我在侗族南部方言区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多歌师的父母乃至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均是当地的歌师。歌师自小浸润在以侗族大歌为载体的家族文化中,接受的从歌唱技艺到文化审美的整体性训练和熏陶,对于侗族大歌的领悟能力和编创能力自是优于旁人。

2.歌师的社会威望

歌师的社会威望,是指歌师在侗族社会中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地位。侗族社会注重集体协作,强调团结奉献。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人在侗族社会对集体所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其他社会成员给予他(她)敬意的程度。歌师在民间传歌完全是一种不计报酬的文化奉献活动。歌师所带歌队(歌班)的成员,从学会说话的小孩开始教唱,直至成长为能娴熟对歌的青年,需要歌师经年累月的指导。歌师在长期性、自愿性的传歌活动中通常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以及从事劳动生产的时间,冬天还要为学歌的青少年免费提供柴火及照明,甚至为学歌的青少年免费提供用餐。可见,歌师传歌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无私付出。歌师的无私付出彰显侗族社会传统文化美德,体现歌师作为侗族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博大胸襟,使得其他侗族社会成员对于歌师的敬重源于心,表于行。

(五)传承活动彰显文化体悟

侗族大歌依存于侗族文化,由于歌师在民间长期传歌,他们对此有着更为切身的体悟。歌师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唱歌、教歌,以歌为伴是其生活的常态。一般而言,民间歌师都熟知传歌的基本规律,清楚要演唱好侗族大歌,就必须深刻地理解侗族文化,只有将侗族大歌置于侗族文化生活中,方能真正领会侗族大歌的文化韵味。歌师在民间传歌时,极为关注侗族青少年对所唱侗族大歌的文化理解,注重引导侗族青少年感受侗族大歌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美感,理解所唱的侗族大歌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而非过于强调侗族大歌的歌唱技能训练。侗族文化的整体性认知上,侗族大歌歌师传歌活动的关注点,侧重于启发侗族青少年从内心热爱侗族传统文化,通过演唱侗族大歌感受侗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侗族青少年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歌师长期活跃于民俗活动,一般具有数十年的歌唱经历,部分歌师还潜心于侗族民间文化研究,既有多年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经验的累积,又能将自身深厚的侗族文化知識用于侗族大歌的即兴编创、文本整理及传歌活动,使其侗族大歌传歌活动具有生活化、民族化、即兴化的特点。歌师深知,必须为侗族青少年打通侗族文化的“源头活水”,侗族青少年才能从掌握侗族大歌的歌唱技巧向着体悟侗族大歌的文化底蕴转变。侗族大歌传歌活动中,歌师经常用平时生活中熟知的场景或侗族民间故事启发侗族青少年,引导侗族青少年将学习演唱侗族大歌与日常生活感受进行融汇贯通,逐步理解侗族大歌在侗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意义,实现从学歌到唱歌,再从唱歌到热爱民族音乐的转变,真正能够从侗族大歌中获得侗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做到“以歌养心”。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