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策略

2021-10-21王昱臻

学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低年级小学音乐

王昱臻

摘 要:从小学生角度而言,尤其是低年段学生,音乐学习就是感受和欣赏音乐的过程,感受、欣赏音乐不仅是各项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众所周知,任何音乐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审美为中心,而聆听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小学低年段学生,应该侧重于听觉方面的训练,通过有效聆听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聆听意识,养成良好、正确的聆听习惯,感受音乐中的真善美,确保学生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年级;音乐欣赏;有效聆听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79

欣赏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悟音乐背后隐藏的艺术美,学生需要用心去聆听,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以往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常常给学生带来一种枯燥、无趣的课堂氛围,通过有效聆听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趣味盎然的欣赏环境,将之前以简单听歌和唱歌为主的欣赏课转变为充分利用有效聆听全面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鉴别和欣赏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中采取有效聆听尤为关键。

一、有效聆听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及全面落实,对小学低年段的音乐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拿有效聆听来说,将聆听教学贯穿于低年段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一,有效聆听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时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而人们接触最多的无非就是广播、电视以及网络,音乐教师要想从根本上通过有效聆听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及主体,引导学生掌握更多聆听的方式。其二,有效聆听很大程度上能促使学生感受音乐魅力,音乐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美学艺术,而有效聆听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体会音乐蕴藏的情感,换句话说有效聆听有助于学生体会音乐之美。其三,有效聆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小学低年段学生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时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音乐特点、聆听环境等,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聆听的机会,激发学生对音乐聆听和学习的兴趣[1]。

二、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聆听环境匮乏

有效聆听需要轻松、舒适以及安静的环境为支撑才能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较小且各方面发育不完善,要想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难度较大,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往往导致课堂秩序杂乱、没有条理。另外,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在播放音乐时经常还会夹杂一些其他声音,例如桌椅挪动的响声、学生说话以及翻书等各种声音,如果教师对课堂管控的重视度较低,势必会造成音乐欣赏课秩序混乱,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欣赏教学成效。

(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对小学低年段学生单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难度较大,相同的曲子,学生出发点不同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学手段十分关键。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音乐欣赏中聆听的重要性,并且纷纷开展聆听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乏存在包办、代替等现象,过分注重答案的统一性,甚至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最终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音乐欣賞兴趣不足,主次不分现象严重。

三、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措施

(一)加大课堂管理力度,创设相应情境为有效聆听保驾护航

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应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聆听音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提高学生欣赏课上行为的规范性,引导他们养成用心聆听的好习惯。在音乐欣赏课开始之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与本节课内容无关的书籍放好,一旦上课铃响便快速坐好目视前方,不交头接耳,认真等待上课[2]。其次,创设相应情境,确保聆听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充分利用设置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对音乐聆听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欣赏教师播放的音乐,有效规避欣赏或聆听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另外,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低年段学生存在的特点适当予以引导,调动学生音乐聆听的兴趣。例如,在欣赏“龟兔赛跑”这首歌曲时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并选出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兔子、小乌龟和小猴子,剩余学生则扮演其他小动物,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将小动物比赛的场景展现出来,各种小动物纷纷来到比赛现场,这时教师为学生讲解故事内容,而小白兔和小乌龟之间的赛跑才是重头戏,在角色扮演开始后为学生播放音乐,促使他们快速融入音乐情境中。将单簧管这种乐器奏出的轻快、活泼的声音跟小兔子搭配,而大管奏出的浮沉、平稳的声音搭配小乌龟,哪种乐器的音乐响起时扮演该动物的学生就要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加深学生对管弦乐的了解。创设的音乐情境可以促使学生注意力时刻保持集中,不仅快速融入音乐欣赏中,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代入感,让学生积极用心聆听。另外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很大程度上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教师能够快速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提高学生音乐聆听和欣赏的能力。

(二)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小学低年段学生独立欣赏能力较差,并且音乐聆听的能力有待提升,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不同,会让他们萌生不同的想法,同时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对音乐欣赏产生的兴趣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某些学生欣赏音乐时情绪高涨,表现得异常兴奋,积极接受音乐反馈出来的各种信息,有较强的互动性,全身心投入欣赏活动中;相反也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对音乐学习兴趣低沉,课堂教学中学习机械、呆板并且注意力不集中,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在有效聆听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完善,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及动作技能时充分展现多样化、个性化以及大众化,不仅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音乐需求,同时还增加了学习过程的挑战性。例如,在欣赏“小小雨点”这首曲子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在教师范唱的过程中学生用心聆听,感受演唱过程中曲子音色发生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大雨点和小雨点的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同时为学生想象力的开展提供广阔空间。在了解曲子内容后,分别设计出大雨点和小雨点的不同动作,由男生和女生扮演,学生经过聆听基本掌握了哪些歌词需要做出大雨点的动作,哪些则需要做出小雨点的动作,在演唱过程中将相应动作展现出来,最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小组内部讨论聆听这首曲子后自己的感受,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这种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升。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低年级小学音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