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21-10-21郑晓琴

学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郑晓琴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阅读能力又是小学生发展必备的一项技能,所以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68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而阅读则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关键部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养分,也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更加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如低年级小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差、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较低等情况,导致很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此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面窄、阅读内容单一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所以在其成长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父母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日常接触的阅读范围更多是局限在漫画或小说,以及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作品,所以阅读面较小。另外,部分教师也不重视课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只是局限在教材阅读中,忽略了阅读的延伸,导致学生阅读内容较单一,加之小学生本身自主性并不强,在课外阅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更是不会主动去阅读,即使阅读也多以单一化类型为主,久而久之,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兴趣较低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下,学生家长更多是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各种“养分”补充,这样的做法無可厚非,但是在学生学习压力本身较大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同时,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多以口语相传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甚至有的教师更多关注于学生成绩水平的高低,并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从而逐渐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无法真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如果不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囫囵吞枣,并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及作用。部分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更多只是通篇引领学生进行朗读,并不重视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认为学生只需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即可,有时只是通过简单的阅读传授学生简单的阅读方法,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如此一来,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就难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四)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任何一门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要注重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不懂得如何选择书籍,独立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能力也较低。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着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学习,这一道理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 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信息化时代,许多信息化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极大地转变的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直观化的表现形式来展现阅读教学内容,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时,可在课前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对赵州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生字词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典名著导读时,也可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也能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蜘蛛开店》这一篇课文时,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对故事中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等进行扮演,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对话,让学生能够了解蜘蛛开了三次店为什么都没有成功。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知识与道理。

(二)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只是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更多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思维的培养,所以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发散学生阅读思维,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思维的教学目的。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给予学生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