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再婚,财产如何妥善分配

2021-10-21陈珺

晚晴 2021年8期
关键词:居住权民法典信托

维权热线

本栏目由贵州省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贵州省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是贵州省律师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拥有贵州省属34名律师,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如果有相关的法律问题,读者可拨打“维权热线”0851—86407423,也可以在“晚晴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晚晴》杂志与贵州省律师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作者简介

陈珺,北京炜衡(贵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贵阳市优秀律师,贵州省劳动专业委员会优秀委员,贵阳市律师维权委员会委员。

我国正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单身老年人持续增多,老年再婚也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老年人的婚姻自主自由权,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再婚却存在不少困难,不仅仅涉及再婚老年人双方,也常常因为财产等问题影响到子女关系。如果再婚老年人没有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又会带来其他财产问题。那么,如何妥善分配财产才能平衡再婚老年人背后两个家庭各自的权益和风险呢?

财产分配的原则

①属于再婚前取得的财产,登记在个人名下,就属于登记人婚前的财产,离异時归登记人个人所有,不参与婚后共有财产的分割。

②属于婚后取得的财产,在没有事先特殊书面约定的前提下,属于婚后共有财产,离异时一人一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如何妥善分配财产

①通过婚前财产公证,再婚老年人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思可以妥善安排自己的财产,约定婚前和婚后财产的所有权归属。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婚后可能出现的经济矛盾和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对于再婚老年人的婚前房产,可以通过设立居住权的方式,来妥善处理子女的继承权和再婚配偶的居住权益。有房产的老年人可以在其住宅上设立居住权,以保证在自己去世后,既能够满足再婚配偶的生活居住需要,又能保障子女对房屋的继承权。这样,对于一方有房产而另一方没有房产的再婚老年人,采用婚前财产公证和设立居住权两个措施,能够很好地消解有房再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财产继承的担忧和顾虑,也能够在法律层面给予没有住宅的再婚老年人强有力的保障以维护其在婚姻中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③对于资产较多的再婚老年人,可以考虑家族信托的方式。家族信托是指将财产交由信托公司打理,通过灵活指定子女等家人作为财产受益人,来实现保护婚前财产、规避财富风险、避免继承纠纷等功能的财富管理方式。通过信托的功能,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定期为子女等其他信托受益人提供稳定且持续的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资金支持。婚前财产的信托不仅能够有效规避婚后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各种风险,也可以帮助老年人规避被骗婚、骗财等风险。

再婚死亡后财产如何分配

①如果不立遗嘱,那么涉及老年人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分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子女、父母均分继承。

②如果财产是再婚后夫妻的共同财产,一方可以通过立遗嘱处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再婚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遗嘱,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可以明确享有继承权的人及相应的份额,以避免身故后子女之间、子女与再婚配偶之间发生纠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猜你喜欢

居住权民法典信托
关于居住权的两个问题
买房需要关注居住权
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
从法律视角认识家族信托
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聚焦民法典
“居住权必须经登记才能设立吗?”等二则
浅析民法典物权编之居住权的完善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