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眼光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2021-10-21孙秀华郭宏玮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华

孙秀华 郭宏玮

书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卢志宁,等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68410892

定价:39.6元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厚的观世哲学和修身之道,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内圣外王的人生观、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和谐宽厚的社会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等。历经千年,这些思想智慧早已沉淀在了语言文字、建筑器物、医学艺术、饮食服饰、节庆风俗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生不息,影响深远。在这个倡导文化多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梳理并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更新大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当代文化传承的挑战和使命。由卢志宁等人主编、江苏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书,正是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使命,秉持历史与发展的眼光,更为直观、动态地展现了传统美德的普适性和中华文化的时代性,也令传统文化的教与学更与时俱进,更贴近生活,更易于实践。

全书从古代哲学和传统美德出发,“深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内核;又从语言文字、古代文学、器物文化、中医养生、建筑艺术、饮食服饰、商贸交通等方面“浅出”,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图景。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阐释,本书融会贯通各家观点,总结出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上善若水、大智若愚这些思想智慧和仁爱孝悌、勤劳节俭、明礼诚信、安贫乐道、浩然之气这些道德情操在历史变迁中的形成与演变,并从中阐发出其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既涉及宏观的人与自然、国际关系,也关乎微观的处世哲学、个人成长,真正做到了既“博大”又“精深”。

在此基础上,本书重新梳理了汉语、汉字和古代文学的历史脉络,重新审视了其中的精神和意蕴,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展开了详尽而深入的阐述。其中包括日常可见的食、酒、茶等饮食文化,耳熟能详的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风俗,喜闻乐见的书法、绘画、戏曲、雕刻、剪纸、年画、皮影戏、刺绣等艺术形式,源远流长的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漆器等器物文化和庙堂、殿宇、园林、民居、石桥等建筑文化,还涉及饱受争议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中医诊疗与养生的理念,以及鲜为人知的商帮文化和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服饰。由此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全貌,也揭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性和动态发展性。

综上可知,本书在重新审视传统的过程中,带着深深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更坚定地走向未来。不仅让读者理解了中华文化从哪里来,中华文化如何存在,也看到了中华文化将如何走向未来。总体而言,本书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丰富性、深刻性、系统性等特点,称得上是一本传统文化研究的佳作。既具有學术专著的博大精深,又体现出普及读物的深入浅出;另一方面,本书在正文中穿插了“名词解释”“知识链接”“拓展阅读”等板块,并以二维码形式链接上更为丰富的信息与资源,在形式上体现出活泼性、延展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贵州师范学院 孙秀华 郭宏玮)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华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