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时空差异分析
2021-10-21姚春宇汤艳婷
姚春宇,汤艳婷
(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辽宁 大连116029;3.大连弘文中学 辽宁 大连116000;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08)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高效产出的一种新业态,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了强大动力[1-2]。但由于我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起步晚,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建设资金、管理体制、科技创新能力等诸多相关影响因素的制约,这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我国沿海各省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不同,所具备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深入剖析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并探索其时空演化规律,成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国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LEE等提出不同海域的增殖放流策略[3];TANAKA等通过扩大人工鱼礁范围,稳定渔业种群与海洋生态间的平衡,逐步恢复海洋渔业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4-5]。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化海洋牧场概念和发展规划研究。日本将海洋牧场定义为渔业栽培的高级阶段[6];韩国将现代化海洋牧场定义为养护水产资源[7],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9];美国相关学者认为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渔场[8],并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10]。
国内学者对海洋牧场的研究主要包括:①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赖云波利用网箱养鱼的小型水下机器人[11],赵洪杰提出创新组织管理模式[12],佟飞等追踪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及密度[14]等海洋牧场资源修复技术体系[15],研究多处我国海洋生态牧场示范区[13]。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化海洋牧场战略选择方面的研究。从山东、辽宁、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精心布局、技术突破、发展特色优势等相关对策建议[1,16-18],建立了各省市分区域管理制度[19]。
综上所述,对于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不足,大多从生态系统、战略选择等理论层面对现代化海洋牧场进行定性评价,且研究范围多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鲜有学者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我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整体支撑条件进行深入剖析。我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差异显著,有必要展开空间分异研究。基于此,本文在界定现代化海洋牧场内涵基础上,构建包括海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海洋科技人才和政策体制四个维度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ISI方法定量测度我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并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以期为合理制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1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内涵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传统海洋牧场的延伸和升级。因此,在海洋牧场发展与建设的基础上,将现代化海洋牧场定义为: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生境修复和人工增殖,在适宜海域构建兼具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功能的生态系统[20-22],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构建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渔业生产方式,在基于现代化海洋内涵基础上,根据已有研究[23-24],从海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海洋科技人才政策体制四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构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评价体系(表1)。①海洋资源环境支撑体系。良好的海洋资源环境是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基本条件。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体系主要包括:确权海域面积(C1)、沿海各省份滩涂面积(C2)、海水养殖面积(C3)反映海洋牧场可利用空间资源状况;海洋生态监控面积(C4)、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C5)、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C6)反映现代化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沿海省份滨海观测台数量(C7)反映现代化海洋牧场对不同灾害的应对能力。②社会经济支撑体系。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资金、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前期成熟的研发体系和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社会经济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海洋渔业生产总值(C8)反映海洋渔业经济总体的支撑能力;渔业从业人员人数(C9)和海洋机动渔船吨位(C10)反映渔业劳动力支撑能力;沿海省份生产总值(C11)反映海洋经济整体的支持能力;沿海省份金融环境(C12)反映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融资环境;沿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13)反映沿海城镇居民对渔业产业的消费潜力。③海洋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人才是利用开发一切资源的决定条件,创新驱动是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核心。海洋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C14)反映水产科研筹资能力;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数量(C15)、海洋科研机构科技专利数量(C16)反映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海洋科研从业人员素质(C17)、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数(C18),反映海洋科研能力。④政府支撑体系。政府制定的相关支持政策是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重要的保障。政府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海洋基建政府投资强度(C19)反映基本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强度;海洋科技政府支持力度(C20),反映政府对海洋科技的支持力度。
表1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
1.3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区域包括我国沿海11省(区、市)(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除外),选择以2008—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5-28]等各省市公报。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相关指标均以折算成2008年为基期的实际数值。
2 研究方法
2.1 综合评价法介绍
2.1.1 综合赋权法
指标体系建立后,为确定各准则层的权重,本文采用主观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29]。主观赋权法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检验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最终确定该层次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30]。客观赋权法通常采用熵权法,根据各个指标变异程度的大小计算熵权,指标在动态过程中进行修正,避免了主观带来的因素[31]。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1。
2.1.2 TOPSIS法
本文在结合主客观综合权重的基础上,运用TOPSIS评价法对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进行支撑条件评价。计算过程如下[32]:
(1)综合赋权:
其中wj是第j个指标的综合权重;β为调整参数,一般取β=0.5。
(2)加权矩阵计算公式:
(3)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4)正负理想解距离计算公式:
(5)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
2.2 核密度估计模型
在概率论中,核密度估计是检验非参数检验方法之一[33]。对于数列x1,x2,…,xn,核密度估计值为:
其中n为观测数量;h为带宽,本文h采用Silverman大拇指法则确定;K(·)是一个核函数,本文采用高斯核函数,计算公式为:
本文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水平为样本点,通过搜索落入中心点的距离,并赋予权重[34],做出估计拟合图,通过分析图形的峰值、走势、波动等变化特征,分析影响我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的分布情况及时间变化[35]。
3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时空差异分析
3.1 支撑条件整体时空差异分析
借助Stata12.0软件,运用TOPSIS法计算得到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运用K-均值聚类将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分为较弱、一般和较好三类,本文选取2008年、2016年首末时间作为时间节点,运用Arcgis10.0空间分析技术绘制出反映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的时空变化趋势分布情况,如图1。从图1可知,我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3个层次在2008—2016年期间的空间分布变化明显。
表2 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综合评价结果
由图1可知,2008—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呈现向好趋势,说明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集中分布在支撑条件一般和较弱两个阶段,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进程,为企业、研究所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投资环境和资金支持,有效提升了我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截止到2016年,我国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较高。其中辽宁、山东、广东主要是因为确权海域、滩涂、海水养殖等面积广阔,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利用资源;天津、上海、广东经济基础雄厚,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外资等融资渠道广,旅游吸引力大等,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保障;江苏、浙江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数、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等较高,为江苏、浙江两省提高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河北、广西、海南则没有明显变化,处在支撑条件较弱水平。
图1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综合水平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
3.2 支撑条件分维度时空差异分析
(1)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由图3.2可知,2008—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资源环境的支撑条件不断提高。广东、山东、辽宁的确权海域、滩涂、海洋养殖等面积广阔,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利用资源,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位居前列,尤其是山东近年来重视“蓝色经济”发展,支撑条件由一般到较好,实现质的改变。上海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有限,支撑条件一直位居中等水平。浙江、福建、江苏的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稳步提高。海南海洋资源充足、海洋生态环境良好,但海洋空间资源发展有限,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与其他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河北、广西海洋资源支撑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仍是我国沿海11省(区、市)中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的最低水平。
(2)社会经济支撑条件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由图3.3可知,2008—2016年社会经济支撑条件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了良好的支撑。2008年上海、广东、山东经济支撑条件较高,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社会经济支撑条件处于一般水平,河北、广西、海南经济支撑条件处于较低水平。2008—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区、市)的社会经济支撑水平均显著提高,大多数省(区、市)的社会经济支撑条件已由2008年的较弱发展到2016年较好的支撑条件。其中,上海、广东经济基础雄厚,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外资等融资渠道广,旅游吸引力大等,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保障;山东近年以发展“蓝色经济”为平台,社会经济支撑条件显著提高。因此上海、广东、山东的经济支撑条件始终居于各地区前列。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社会经济支撑条件也明显提高,天津、辽宁、福建仍处于一般行列。近年来海南由于国家政策影响,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速度快,且明显提高,但由于发展晚,仍处于较弱支撑水平。广西自身社会经济基础差等因素,一直处于中国沿海11个沿海省(区、市)最低水平。
表3 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综合评价结果
(3)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由图3.4可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水平显著提升。广东海洋科技水平全国领先,山东、上海海洋科研院所多且重视水产推广方面的人才培养,聚集了较多高素质海洋科技人才,辽宁重视海洋科技发展,近年来科研院所与发表学术论文等不断提高。因此到2016年上海、辽宁、山东、广东四省(市)海洋科技人才已提升至较好支撑水平。尤其是广东2016年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得分达到0.998 3的较高发展水平。江苏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数、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等位居前列,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水平达到一般水平。天津、浙江、福建的海洋科技水平也逐年稳步提高,但支撑条件水平总体得分依然较低。虽然较落后的河北、广西、海南的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有明显改善,但仍处在中国沿海11省(区、市)中的最低水平。
表4 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社会经济支撑条件综合评价结果
图3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社会经济支撑条件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
(4)政府支撑条件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由图3.5可知,政府支撑条件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对薄弱,截止到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区、市)政府支撑条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2008年全国沿海省(区、市)均处于较弱水平。到2016年,山东和广东已从2008年的较弱水平跃升至0.787 3和0.751 6的较高发展水平。山东政府在海洋科研机构基本建设投资方面,一直领先于其他省份,且投资力度逐年增大,由2008年的0.076 1提升到2016年的0.787 3,位居首位,实现了质的跨越。同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也已经达到一般水平,奠定了以高新技术、多元产业为首要特征的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基础。其他地区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表5 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综合评价结果
图4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
3.3 支撑条件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根据得到的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综合得分,运用Eviews8.0软件绘制出2008—2016年中国沿海地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评价的核密度分布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首末年份和中间年份,如图2,观察可知中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图2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
(1)从位置上看,3个年份的密度函数综合评价值的曲线逐年向右移动,表明中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除2008年中心向左移外,2012、2016年核密度函数中心向右移动明显,说明2012年后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表6 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政府支撑条件综合评价结果
图5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政策支撑条件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
(2)从形状上看,2008—2016年都呈轻微的双峰分布,说明近年来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呈现轻微的两极分化现象,但不严重。其中,2008年两极分化现象较2012年、2016年严重,到2012年、2016年两极分化程度减弱,区域差异减小。
(3)从峰值变化看,2008、2012和2016年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经历了由尖峰向宽峰的变化过程。2008年,核密度函数值曲线陡峭,较多分布在低值区域,表明2008年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较低。2012年、2016年与2008年相比,核密度估计曲线峰值显著下降且坡度趋于平缓,综合评价值集中分布在中高值区域,说明2012—2016年中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显著提高。
图6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支撑条件核密度分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2008—2016年,山东、上海、广东由2008年的支撑条件一般水平提升至2016年的较好水平,天津、福建的支撑条件水平由2008年的较弱水平提升至2016年的一般水平。而江苏、浙江支撑水平没有较大变化,仍处在支撑条件一般水平。河北、广西、海南则没有明显变化,处在支撑条件较弱水平。
(2)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社会经济支撑条件、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有明显提升。广东、山东、辽宁的海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位居前列;上海、广东、山东的社会经济支撑条件位居前列;上海、山东、广东的海洋科技人才支撑条件位居前列。其中,大多数省市支撑水平向高一级的支撑水平发展。而政府支撑条件提升不明显。
(3)2008—2016年间我国沿海11省(区、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撑条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2—2016年我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支撑条件显著提高。但两极分化现象日渐明显,经历了由2008年两极分化程度较低,到2016年两极分化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
4.2 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各省市级科研单位也应充分利用本省地理优势条件,建立以牧场为主体的海洋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有效将海洋科技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使企业成为技术产品应用的主体,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为大中型海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拓宽海洋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途径,使海洋企业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和服务。(2)重点加强海洋牧场技术创新,提高海洋科技人才综合能力。国家、各省(区、市)及海洋企业应注重对海洋应用型人才和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鼓励海洋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海洋研究高等院校三方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缩短产品从研发到使用的周期。另外,要完善人才梯度培养机制,加大领军海洋科技人才及团队建设,建立国家级海洋牧场研发平台,关注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信息及人才流动方向,建立灵活多样海洋科技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流动聘用模式,制定优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通过整合人才,突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通过海洋科技支撑。(3)加强龙头企业带动,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初期,多数企业属于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其庞大生产规模有利于在短时间内产生凝聚与示范作用,是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主力军。国家应加大对示范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强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中小型企业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在合理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在拓宽产业链,尤其在海洋休闲旅游、休闲渔业和海洋科普等方面,中小企业是较为活跃因素,进而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建设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功能多样化、产业多元化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集群,提高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完善风险投资及银行等间接融资体系,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和规模。在结合我国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政策基础上,与国际国内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生产体验、休闲垂钓、观光旅游、餐饮住宿、科普文化等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服务型产业,可适度引进社会资本及民间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对海洋服务型产业的资金力度支持力度,或设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基金,确保海洋牧场建设资金充足,充分调动社会资金进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领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