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长寿步”变“减寿步”
2021-10-21惠子
●惠子
走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运动之一,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和器械,随时随地都能做,是一项非常便利的运动;而且,与大多数的运动相比,走路是一项不剧烈的运动。
“走为百练之祖”,常走路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坚持走路锻炼,但科学的走路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走路达人请注意啦:
走对路,就如同往健康储蓄银行里存钱,会越存身体越健康。但如果采取了不当的走路方式或者在不合适的地点走路,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让“长寿步”变成“减寿步”!那走路锻炼要注意些什么?
1.选择一个好的环境
外出走路时,选择好的环境很重要。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公园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有所改善,动脉血管有所改善;而在街道等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出现恶化。
因此,我们日常走路锻炼时,要尽量选择安静、绿化较好的环境,如公园、小路,要避开机动车废气多的马路、街道和地面过于硬的水泥地、柏油路。安静、绿化好的环境,会让人心情舒适很多,走起路来也能更加的专心,更有益于健康。
2.穿双合适的鞋再走路
日常走路,建议首先选择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因为如果鞋子不合脚,可能会越走越伤身:
○若鞋子过大或防滑力不够时,为了保持平衡,膝盖外侧的肌肉会过多发力,长期以往会形成难看的“萝卜腿”;
○鞋子过小,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脚趾没有足够的空间着地,会破坏身体平衡;
○鞋底过软,会让足部肌肉和韧带受到损害;鞋底过硬,易引起趾骨头下的胼胝体、趾骨中趾板、前足的损伤;
○鞋帮过硬,易磨脚后跟,引起跟腱炎。
总之,走路的鞋子该选鞋底软硬适中、有一定回弹力;鞋帮舒适不磨脚跟;鞋面不压脚背;鞋子宽度适宜,不挤压脚趾;鞋底纹路明显,有良好防滑作用的鞋。
3.不盲目追求步数多
有不少人将“每天20000步”作为走路锻炼的目标。事实上,每天走10000~15000步,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已经达到锻炼效果了。盲目追求更多的步数,可能会导致软骨磨损,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并非走得越多锻炼效果越好。运动量大小需要循序渐进,视个人状况而定。
专家建议:身体健康,膝盖无疼痛感的,每天走10000~15000步,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膝盖偶尔会疼痛,但能自己恢复的,每天可以走6000~10000步,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如果膝盖经常疼痛,或腿部做过手术还在恢复期,每天走1000~5000步即可,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4.不能走得太快
什么锻炼都应该循序渐进。刚开始走路锻炼的人,可以走上半个小时,以后再延长点时间。如果是快走,不能走得太快,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20~140次以下,与轻微出汗的身体是适当的。对于年龄稍大的人来讲,走路的速度需要稍微放慢些,大约每秒钟两步为宜。同时,可以配合一段慢跑,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5.走路姿势要正确
一个良好的走路姿势,意味着背部和臀部肌肉可以得到最大的锻炼,而又不会过度疲劳。正确的走路姿势应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身体自然挺直,重心稍向前;上肢和下肢协调,步调适中,两足落地有节律感。
低头看路,走路外八字、内八字、猫步、踢着脚走等走路姿势都是不正确的,易导致肌肉劳损,影响关节、骨骼的健康,不仅会引起膝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还可能导致O型腿、X型腿、萝卜腿等,进一步影响脊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