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水平与骨折的关系

2021-10-21高维松陈荣王隆辉吴昌新

疑难病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性骨折桡骨股骨颈

高维松,陈荣,王隆辉,吴昌新

骨质疏松是中老人常见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易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报道显示,我国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4.25%~39.20%[1-2]。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残疾和死亡,增加家庭负担,耗费医疗资源[3-4]。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预防性疾病,需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和筛查,以降低骨折风险。铁调素(Hepcidin)是体内调节铁代谢的关键激素,在铁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Hepcidin 缺乏可增加破骨细胞活性,促使骨吸收增加,引起骨量减少[5]。可溶型铁调素调节蛋白(soluble hemojuvelin,s-HJV)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受体,负性调节Hepcidin表达[6]。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s-PⅠNP)反映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能力,是新骨形成的特异性敏感指标,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密切相关[7]。本研究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水平,探讨其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196例,其中发生骨折113例(骨折组),均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年龄61~75(68.12±6.12)岁,停经时间5~13(9.21±3.02)年;未发生骨折83例(无骨折组),年龄60~74(68.01±5.07)岁,停经时间4~15(9.32±2.89)年;同期于医院门诊体检的绝经后未发生骨质疏松女性92例为对照组,均经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测量排除骨质疏松,T值≥-1.0,无脆性骨折史,年龄60~73(67.99±4.21)岁,停经时间5~14(9.02±3.42)年。3组年龄、停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审批号:2019-12-003),全部受试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参照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标准[8],结合临床症状(腰背痛、全身骨痛、脊柱变形),影像学、骨密度测量或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检查等确诊骨质疏松;②T值≤-2.5或-2.5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3.1 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检测:受试者入组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时间15 min)后收集血清上机检测。使用JD-SY96S全自动酶标仪(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JD-SY96S )及配套相应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水平。

1.3.2 骨密度检测:受试者平躺于检查床,使用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GE公司,型号Prodigy, 电功率243 W,管电压76 kV,管电流0.15~3.00 mA)测定桡骨远端、腰椎(L1~4前后位腰椎均值)、股骨颈、全髋、胫骨的骨密度。

2 结 果

2.1 3组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水平比较 血清Hepcidin水平比较,骨折组<无骨折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PINP、s-HJV水平比较,骨折组>无骨折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

表1 3组受试者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水平比较

2.2 3组骨密度比较 桡骨远端、腰椎、股骨颈、全髋、胫骨骨密度比较,骨折组<无骨折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2。

表2 3组受试者桡骨远端、腰椎、股骨颈、全髋、胫骨骨密度比较

2.3 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与骨密度相关性 血清Hepcidin与桡骨远端、腰椎、股骨颈、全髋、胫骨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s-PⅠNP、s-HJV与桡骨远端、腰椎、股骨颈、全髋、胫骨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见表3。

表3 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与骨密度相关分析 (r/P)

2.4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纳入桡骨远端、腰椎、股骨颈、全髋、胫骨骨密度及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连续性变量均未赋值)为自变量,以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为因变量(赋值:0=否,1=是),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ENTER法排除无关变量,结果显示,高腰椎骨密度、高全髋骨密度、高水平Hepcidin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保护因素,高水平s-PⅠNP、高水平s-HJV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 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价值分析 ROC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及三者联合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AUC分别为0.698、0.658、0.704、0.932, 三者联合预测高于单独预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12、2.569、2.306,P=0.012、0.010、0.016),见图1、表5。

注:Hepcidin.铁调素;s-PⅠ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HJV.可溶型铁调素调节蛋白

表5 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效能分析

3 讨 论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分泌量急剧下降,雌激素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减弱,导致破骨细胞增殖,骨生成细胞凋亡,骨重建障碍,最终引起骨吸收增加,骨量流失[9]。目前临床以症状、骨密度、脆性骨折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骨密度作为判断骨量的主要指标,在骨质疏松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多以骨密度≤-2.5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10],但是骨密度值变化缓慢,耗时长,部分患者在骨密度>-2.5时也可能发生脆性骨折,且骨密度测量不能连续性观测,局限性较大。因此亟需探寻能敏感监测骨质疏松及其相关骨折的指标,以做好防预工作,降低骨折发生率。

骨骼是一种代谢活跃的组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相互作用制衡下不断重塑骨骼组织,维持骨代谢稳定,在铁超负荷条件下,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导致病理性骨丢失[11]。Hepcidin是由25个氨基酸组成的长链肽,由炎性反应或铁超负荷刺激肝细胞产生,降低循环血中铁浓度,Hepcidin水平降低是导致铁超载和血色素沉着症的主要原因[12]。s-HJV是Hepcidin的上游调节因子,通过负性调节Hepcidin抑制肠道铁吸收,促使细胞铁流出,s-HJV/Hepcidin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铁稳态[13]。现有报道显示,在癌性贫血患者中Hepcidin高表达,s-HJV低表达,s-HJV/Hepcidin轴参与癌性贫血发病机制[6]。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Hepcidin、 s-HJV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骨折均有关,低水平Hepcidin、高水平s-HJV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Liu等[14]也指出,Hepcidin水平降低是导致骨质疏松、骨量丢失的主要原因。Sato等[15]报道也显示,Hepcidin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股骨密度呈正相关。推测Hepcidin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机制为:(1)Hepcidin缺乏时,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叉头盒O3a(FOXO3a)结合,抑制β-catenin与Wnt转录因子TCF4/TCF7L2的结合,干扰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引起骨质流失[16]。(2)Hepcidin可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 /Smad、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P38信号通路促使成骨细胞分化[17],Hepcidin缺乏则引起成骨细胞合成减少,骨量丢失甚至发生脆性骨折。(3)Hepcidin、s-HJV相互作用维持机体铁稳态,s-HJV过表达抑制Hepcidin合成,导致机体循环血游离铁增加,当铁沉积于骨组织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铁氧化酶可抑制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而抑制骨形成[18]。

正常情况下骨基质在骨代谢中有序分解和合成,骨代谢异常时可导致成骨和破骨细胞功能障碍,骨重建失衡,因此骨代谢指标常被用于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Ⅰ型胶原蛋白是骨基质的主要蛋白质,在骨形成过程中被切割为PⅠNP和PⅠCP,并释放进入循环,与PⅠCP比较,PⅠNP性质稳定,其水平不受饮食因素影响。血清PⅠNP水平常被用于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抗骨质疏松疗效评估等[19-20]。本研究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s-PⅠNP水平与桡骨远端、腰椎、股骨颈、全髋、胫骨骨密度呈负相关。以往研究报道也指出,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血清s-PⅠ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ⅠNP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本研究结论一致[21]。骨质疏松患者血清s-PⅠNP水平升高的原因为:当骨质疏松发生时,骨量严重流失,骨吸收增加,Ⅰ型胶原降解代偿性增加,因此导致其降解片段在血清中水平增加[22]。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均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单独指标预测效能不够理想,Hepcidin、s-PⅠNP、s-HJV等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综上,血清Hepcidin缺乏和s-PⅠNP、s-HJV增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均有关,三者可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预测指标。本研究局限之处在于未观察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epcidin、s-PⅠNP、s-HJV水平,三者指标是否受性激素影响尚不能确定,在以后研究中需进一步拓宽样本范围加以证实。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高维松: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分析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论文撰写;陈荣、王隆辉:资料搜集整理;吴昌新:论文审核、论文修改

猜你喜欢

性骨折桡骨股骨颈
膝关节炎伴关节外胫骨应力性骨折个体化手术的分型与治疗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什么情况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为什么会发生疲劳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