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命健康文化体系建设思考

2021-10-21王立祥刘中民

疑难病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后人个体人类

王立祥,刘中民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对科技创新提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方向,也是党中央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基础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坚持“科技为民”作出的新部署。应深入理解“人民生命健康”在人类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及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历史方位,厘清我国在“人民生命健康”有关领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明确构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十四五”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力争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若干领域实现突破,而发展与其相适应的中华特色生命健康文化,更是新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也为广大生命健康文化工作者施展搭建了一个大舞台。人类最基本的追求就是生命健康,生命健康是人民构建美好生活的基石,如何以人民生命健康文化需求为导向,探索人民生命健康文化新模式,发展人民生命健康文化新业态,弘扬以人为本的生命健康文化观,需深入挖掘生命健康文化之源、开拓生命健康文化之径、普惠生命健康文化之众,构建生命健康文化体系势在必行[1-4]。

1 生命健康文化之源

生命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而文化是连接生命与健康的仁爱纽带,生命健康文化是孕育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的文明源泉。恰逢百年未遇世界大变局之际,尤其是新冠疫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之时,举国上下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宗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战“疫”成果,催发了世人对生命健康文化内涵的深刻认知,以人为本的生命健康文化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华夏文明之软实力。坚定人民生命健康红色文化观,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绿色文化观,弘扬人民生命健康本色文化观是生命健康文化“三色”发展观[5-8]。

1.1 生命健康红色革命文化价值观 红色是人民生命健康文化所系之色。从党成立那天起就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传承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是时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奉行人民至上,确立了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成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重视人民生命健康事业、关注人民生命健康权益、实现人民生命健康福祉的根本追求,是党坚定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红色文化观的基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物质健康文明、精神健康文明、身心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理念,更是现代生命健康文化建设者的使命担当。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人民生命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有赖于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红色生命健康文化发展之路。

1.2 生命健康绿色先进文化世界观 绿色是人民生命健康文化所存之色。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勾勒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家园,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基础。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普及生命健康生活、优化生命健康服务、完善生命健康保障,秉持满足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绿色文化观,着力打好“天蓝、水清、土净”三大战役,营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生存文明、生活文明。把生命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全体人民共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发展人与环境的共生、共存、共荣,营造天、地、人和谐的生命健康文化氛围,是满足人民生命健康文化需求、适应社会生命健康文化要求、紧跟时代生命健康文化追求的健康中国绿色发展之路。

1.3 生命健康本色传统文化历史观 本色是人民生命健康文化所承之色。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命健康文化精髓,探寻中华生命健康文化宝库,镌刻腾龙向上、黄河向善、长城向信的生命健康文化符号,让“生命健康文化”真正汇入到中华文化文明的本色之中。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中医药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生命健康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如何古为今用、中西合用、中为洋用,是我们应当奋斗书写好的时代答卷。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对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重大挑战,坚守“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是立足本土化、融入国际化、迈向现代化的生命健康文化本色发展之路。

1.4 生命健康“三色”立体文化观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完整、准确、全面地推动生命健康文化观,籍以更好的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生命健康文化是一个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基础,生命健康文化是一个家庭开创美好未来的基业,生命健康文化是屹立世界东方的基石。生命健康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生命健康文化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科学普及这三方面工作。坚定红色、发展绿色、弘扬本色生命健康“三色”立体文化观,衬托出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与时代共频的底色,有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迈入为天地立心、为民族立业、为人民立命的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命健康文化之路。

2 生命健康文化之径

从古到今,生命健康长寿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理想,透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个人健康寿命60%取决于自身生活方式和素质的数据,表明健康素养是生命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人类已进入“我的生命健康我做主”的新时期。然而,就个人健康和寿命而言,7%取决于气候影响,8%取决于医疗条件,10%取决于社会因素,15%取决于遗传……可见生命健康绝不是独善而行的,融入全周期时间、全方位世间、全维度空间,谓之“三间”之径,营造出人与人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健康新局面,铸就生命健康文化生态循环系统[9-12]。

2.1 生命健康全周期时间之径 从生命健康全周期时间“长度”出发,搭建贯穿人们生老病死全周期人人之格局。个人健康寿命60%取决于自身生活方式和素质,其中人的生命健康素养,与群体的发病率、死亡率乃至平均期望寿命相关,不仅取决于在世的“中人”,而且关乎到过世的“前人”和未世的“后人”。而且“前人”能否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给“后人”,“中人”发挥好承“前人”启“后人”生命健康时代延续的重要纽带作用,是中华血脉相承、薪火相传最根本的人文方式,站在人类生命健康历史与现实交汇处,把控好个体生命健康状态,需处理好人与人人之间的关系,融入人与人人生命健康全周期时间之径正逢其时。

2.2 生命健康全方位世间之径 从生命健康全方位世间“宽度”出发,构建覆盖人们生老病死全方位社会之格局。生命健康不仅取决于人与人人全周期时间“长度”,也取决于人与社会全方位世间“宽度”。个体生命健康除身心因素外,也与社会适应性密切相关,其中10%就取决于社会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Health)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完好状态。把握完好个体生命健康状态,需处理好人与社会生命健康之关系,包括与生命健康个体、集体、国体之间的关系;乃至与个体相伴的生理、心理、伦理和社会适应的相互关系,融入人与社会生命健康全方位“世间”之径中,创造出和谐共生的生命健康社会新生态。

2.3 生命健康全维度空间之径 从生命健康全维度空间“高度”出发,构建涵盖人们生老病死全维度自然之格局。生命健康除了人与人人全周期时间“长度”、人与社会全方位世间“宽度”外,还取决于人与自然全维度空间“高度”。个体生命健康7%取决于气候因素影响,频发的自然灾害一次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把握好个体生命健康状态,需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融入人与自然全维度“空间”之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护佑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的家园,秉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生态观,立足本土化、融入国际化、迈向现代化,着力打好“天蓝、水清、土净”三大战役,将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万物与我齐一”的生命健康创造新机遇。

2.4 生命健康“三间”立体之径 围绕生命健康主题,汇聚人与人人全周期时间、人与社会全方位世间、人与自然全维度空间构筑的“三间”生命健康新格局,它是顺应百年未遇大变局而生,是华夏民族生命健康之智慧,更是智能时代的数字革命赋予个体生命健康一次深刻变革。“三间”相辅相成相向而行,把人类生老病死的命运融入到生命健康的大格局中,将会提升个体创造生命健康内生动力,变成人类生命健康的强大生命力,以利于人与人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关系的和谐共存。以老庄为代表提出“养生”(庄子·养生主)指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的昔日;今天提出“小康寿”≥80岁、“中康寿”≥100岁、“大康寿”≥120岁,愿人类在“三间”新格局中,伴随生命健康的脚步,一道踏上仁寿安康立体“厚命”之旅……

3 生命健康文化之众

生命健康概念的演变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8年以前,当时大家比较认可的健康定义主要是“个体无病,即健康”;第二阶段是1948—2011年,由WHO给健康的定义为一个人身体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同时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是完好状态;第三阶段是2011年荷兰的健康学者马特尔德·休伯(Machteld Huber)提出,健康应当是个体在面对社会、躯体和情感挑战时的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综上,不难看出人类对于生命健康定义认识的进步,从点性思维到线性思维再到平面思维的演变历程。但无论是WHO的健康定义克服了把“健康”视作“没有疾病”的狭隘生物医学角度,将健康扩展到躯体、精神和社会领域,还是马特尔德·休伯提出的健康6个维度:躯体功能、精神功能和感知、灵性维度、生活质量、社会和社交参与及日常自理功能,其共性仍是从个体生命健康角度出发而论及“健康”的定义。如此而言,生命健康不仅取决于每个鲜活的个体生活方式选择和素质程度,而且不容忽略的是在人类生命健康长河中,如何将“前人”生命健康的血脉传递给“后人”才是生命健康质量的有力保障,它有赖于每个“中人”承“前人”启“后人”共同组成的生命健康文化之众,故“前人”“中人”“后人”正是人类生命健康运行轨迹中不可或缺的同路人[6,13-15]。

3.1 生命健康“前人”文明 对“前人”(过世者)如何发掘“死而复生”的再生生命健康物质文明价值,摒弃“死而害生”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倡导精神文明新风尚,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生命健康文化历史观(past tense of human health);有生有死,有始有终,生命才是完整的。只有摒弃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超脱问题之表象,以宏观的眼光再次审视与理解死亡,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在充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革故鼎新,启发人们既能幸福地“生”,亦可坦然地“归”,获得精神生命的平静与不朽:一“遗体”归承“遗像”;二“植棺”归承“植树”;三“腐生”归承“新生”;四“寿命”归承“厚命”;五“哀乐”归承“安乐”;六“假相”归承“真相”;七“凡心”归承“善心”。

3.2 生命健康“中人”文明 对“中人”(在世者)紧扣生命健康主题“厚生”而为,从时间、空间、世间三间维度着手,细心编织与“前人”“后人”(未世者)的生命健康物质与精神文明纽带,展现当今人类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天、地、人”生命健康发展现实观(present tense of human health);践行人民生命健康文化,以人为本之“中人”发挥“厚生”之责尤为重要,以往对生命健康的定义多停留在个体健康的层面,而在健康尚从属于国家治理、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今天,这种就“个体论个体”的健康已明显力不从心了;它决定了“中人”们如何把握住生命健康的本质,满足人民生命健康需求、适应社会生命健康要求、紧跟时代生命健康追求之目的。故时代呼唤个人、家庭、社会三者结合,开启个体、群体、全体三位一体的“立体健康”厚生理念!

3.3 生命健康“后人”文明 对“后人”(未世者)孕育“生而扶生”的新生生命健康科学思想,营造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绿色生存、生活、生态环境,贯穿防“未病”的生命健康未来观(future tense of human health)。以生命之“生”与身心之“健康”为主线,守护好“后人”生命健康本源,打造好“后人”生命健康“心生”之环,倡导生命健康“七生”法则:一健康创生,二健康仁生,三健康卫生,四健康养生,五健康救生,六健康悦生,七健康蕴生;可谓是“后人”生命健康文明的价值源泉。“后人”生命健康文明不仅是个人资源、家庭资源,也是社会的基本资源,更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的有力保证。全面提升我国“后人”健康素养水平,有赖于培育“后人”生命健康的土壤,有赖于培养“后人”生命健康的种子,有赖于培植“后人”生命健康的根苗。

3.4 生命健康“三人”文明 从“前人”生命健康历史观、“中人”生命健康发展现实观到“后人”生命健康未来观,“三观”纳入人类全生命周期中统筹管理,植入“三人”生命健康的新理念,铸成“前人—中人—后人”生命健康整体生态循环系统,形成缺一不可的“三人”众之环良性生态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必将造福于人类生命健康之伟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还应趁势而上从“小康”到“中康”,乃至“大康”,充分认识生命健康不是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生命健康长寿是人类对美好生活永恒不变的追求,明确人类进入生命健康新时期,秉持人类植入“三人”生命健康发展新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命健康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现代生命健康观,全心全意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人类从古至今对美好生命健康文化的追求始终不变。生命健康文化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之根本。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大数据分析,人类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身健康生活方式与素质,充分赋予了人类以个体为中心的生命健康权。然而,人类社会个体健康素养并不乐观,我国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20%,凸显了人们对美好生命健康的追求与自身健康素质之间的不平衡这一主要矛盾。如何突破这一阻碍人类生命健康的瓶颈,有赖于认清人类进入生命健康文化新时期、认识人类生命健康文化新理念、认知人类生命健康文化新格局的“三新”思路。拓展“三新”思路有利于明确人类生命健康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及路径选择,尤其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完整、准确、全面地推动现代强国生命健康文化体系建设,以文化生、以文化人,籍以全心全意地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16]。

猜你喜欢

后人个体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老树
人类第一杀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后人可畏
伏生传《尚书》
居安思危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