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教育,时刻在路上

2021-10-20赵兴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感恩反思高中生

赵兴君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感恩是可以有效培养和干预的,特别是高中阶段。作为情感特质传输的关键时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一个普通的母亲节的感恩主题活动出发,反思并探索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 感恩 教育 反思

【案例分析】

2021年的母亲节,适逢周末,作为高一XX班的班主任,我布置了这样一份家庭作业:

她曾与你分享心跳,你的心事愿意与她分享吗?她曾无时无刻的陪伴,你的时间愿意用来陪伴她吗?这个母亲节,请用你的爱为你的母亲打造一份特殊的礼物。

写下成长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与母亲的一次互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以平板信息发送过来,截止时间周日早上10点前。

周日下午,我把学生发送过来的文案进行了汇总,形成了以下的文字记录。(示例)

【汉子篇】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俩吵了架。在公园散步,谁也不理谁,我以为会这样一直走到家,却没想到一只飞虫直接往我脸上咬了一个包,我很痛,哭出了声。记得当时您害怕极了,带着我跑回家,半夜骑着电瓶车在各大急诊奔波…… 您总是劝我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您总是对我说,书读出来是自己的东西,谁也分不走。 我的文字表达不好,但爱您的心是真的。祝您母亲节快乐! 致我最好的母親——杨同学

【妹子篇】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 去年暑假的那个夜晚,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回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于是打电话给妈妈,想让她下来接我一下。妈妈语气很不好,抱怨着不会下来接我后,就把我的电话给挂了,带着满心委屈和害怕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我,忽然看见在昏黄的路灯照射着的小道上,穿着大大的睡裙和拖鞋的母亲,拿着手机张望着女儿的到来。满腔委屈被惊喜一下子就冲没了,飞奔着跑向妈妈和她一起回家的记忆永远都无法忘却,也是我去年夏天最最最高兴的片段。希望把世界上最多最好的祝福都送给妈妈,母亲节快乐!——黄同学

周日返校后,我把整理后的母亲节文案发到了每个妈妈的手里,微信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妈妈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好久没有收到过如此有意义的母亲节礼物了,甚至好像好久都没有过母亲节了!

【德育反思】

一个普通的母亲节的感恩主题活动,却引起了如此反响,这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感恩意识,能对感恩行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在实际行动上他们是不积极、不主动的。感恩教育,就是要通过情感教育,真正切入学生的个体心灵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发展和深化他们的道德情感。那么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后一站——高中阶段,我们应如何强化学生的感恩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重”入手。

首先,感恩教育要常联防,重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三观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正面的情绪体验也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着直接联系。在如今的教育大环境下,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的最大回报”,极大地弱化了在道德方面的要求,再加上网络盛行,孩子沉溺与虚拟世界,更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班主任老师应与家长进行密切的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承担起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才能发挥最佳教育效果。

其次,感恩教育要抓契机,重渗透。班主任在进行感恩教育时,一定注意要时刻穿插渗透,这样才能筑牢学生的思想道德底线,有效的德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将感恩教育渗透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付出和关爱,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和扶持,热爱生活,具有家国情怀,最终内化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我的常用做法是抓住各种契机,在班级里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2020年的“感动中国”评选结果刚出炉,当天晚上就在班级里跟学生分享云南华坪女高张校长的事迹,大山里的孩子以自己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可歌可泣。

最后,感恩教育要讲实效,重践行。感恩不仅涉及知识,还涉及到情感、意志和行为,所以感恩教育单单靠讲与听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创造服务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重视德育教育的延伸和长效机制的构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做公益,认识社会,增长见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利用媒体平台,曾组织学生参加宁波轨道交通志愿者活动,主要从事协助乘客使用自动售票机购票、刷卡,受理乘客乘车、问路的相关咨询,维持站内秩序,引导乘客文明安全乘车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感同身受,在社会中实践和体验感恩。

结束语:总而言之,加强和实施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感恩教育,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吴绍峰.感恩教育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3)

猜你喜欢

感恩反思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