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基民有三种

2021-10-20林思莹张文萱罗卉

大学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民博主韭菜

林思莹 张文萱 罗卉

如今,大学生新基民的群体正不断壮大。西南财经大学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 5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叶君说,他担心自己现有存款的贬值,“虽然投资基金、股票可能会亏钱,但钱一直放在银行或余额宝里,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还不是亏了?还不如买基金钱生钱”。

然而,今年3月以来,许多新手成了新一轮韭菜。据闲鱼官方在3月中旬发布的“致广大投资者的一封信”,仅一周内就有20多万人涌入闲鱼,表示“基金亏了、要卖‘血自救”。

这些纷纷冲进证券市场的大学生新基民,究竟是新型的理财人,还是候补韭菜?

社交平台担当“理财启蒙师”

计算机专业的叶君,靠着编程赛事奖金和实习工资,小金库逐渐充盈起来。起初,他把自己的三四万存款都放在余额宝里,每个月大概有几十元的收入,但很快他开始不满足于这微薄的收益,尝试购买基金。

叶君的“基金入门导师”是微信群的好友。叶君说:“我们有个熟人群,以前大家都在讨论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但现在群里人基本都买了基金,这个群就变成基金讨论群了。”

从基金热中嗅到流量的各大博主也开始行动起来,抖音、小红书、B站、知乎等各大平台上,开始铺天盖地地出现各种基金理财攻略。“本金5万怎么投基金?”“月薪5000如何理财,4招教你变有钱”

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就职于某大型金融机构的一位小红书博主,表达了对此类现象的担忧。他坦言,小红书上大多数写基金攻略的博主粉丝很多,水平却一般。他们中有的一年前还是育儿、宠物或美妆领域的博主。

尽管网红博主的基金攻略良莠不齐,冲浪的年轻人还是前仆后继地加入了基民大军。

大学生基民:是“韭菜”还是“新生代理财人”?

如今投资基金,只需要打开手机APP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操作。支付宝、各大手机银行APP、同花顺等理财APP都推出了定制专属投资服务,只要用户提供过往理财经历、意向投资方式以及可用资产总额等信息,平台就会根据算法自动推荐合适的理财方案,并在首页推送相关资讯和理财攻略。當用户选择的理财产品风险超出了原始选定的投资方式,部分平台还会致电确认是否为本人操作。

我们采访了不少大学生基民,发现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熟练的老基民,专业、不冲动、心态平稳。广东工业大学的大四学生凌子健就是其中一位。

凌子健从大一开始学习理财知识,大二开始进场购买基金,赚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2019年年底,凌子健满仓操作投了3万左右给持股半导体的诺安,结果收益从+5000元跌到-1000元,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候抄底不懂得止盈,就当交学费了。”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亏损的钱重新赚了回来。如今,凌子健放平了心态,不再奢望自己的小金库能在基金中滚一滚就翻倍,“赚了就去喝杯奶茶,亏了也就亏了,反正食堂也挺便宜的。”

第二类是善于学习的新基民,根据自身的条件理性入手。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大四的郑思,一直有自己的投资理念。2020年3月,她看见父亲理财毫无章法,觉得这样盲目投资并不可行,于是便产生了想要学习理财的念头。等到有了空余时间、手头又有一笔闲钱时,郑思便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之路。一开始,她先是在某公众号花2元钱试听了一节理财课,觉得内容不错,但由于正版课程过于昂贵,她便在网上找了相关资源开始自学。掌握了一定的理财知识后,她开始物色合适的基金,想等基金跌到谷低进行抄底。

从10月中旬蹲守到11月中旬,郑思购入了第一只基金。买入后,该基金又连续跌了5天才开始上升,让小郑遗憾的是,没能把握住最合适的购入时机。但在见证了基金的数次涨跌之后,小郑也就放平了心态。

第三类是跟风式的新基民,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韭菜”。

2020年年末,广东医科大学的林悦搭上基金飘红末班车,目前她主要在支付宝上进行基金购买,平台推荐哪个,她就买哪个,偶尔也会在抖音、小红书看看相关攻略。

除了观看社交平台的相关内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叶君还有另一个方法——跟着身边的人买。一开始,他跟着学长在支付宝上买过,后来便直接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群里和群友一起交流。

叶君记得,曾有群友分享了自己的朋友花10万元购入3只基金的截图和聊天记录,让大家“快冲”。“我都不知道他这个朋友是谁,但想着他敢投10万元,我有啥好怕的。”于是,叶君一时头脑发热,也跟着买入了1万元。买入后,这3只基金就开始跌,并且因为时间不够、手续费很高,叶君也无法立刻抛出。现在,这3只基金还在叶君手里,他一直在等着它们涨回来。叶君笑称,这大概就是典型的“韭菜思维”。

热潮退去,理智投资

基金终归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理财工具。目前,很多新基民开始意识到基金并不是短期暴富的工具。他们不再被动地等着渠道推荐和“抄作业”,开始主动出击,学习相关理财知识。

“等待最优的投资机会,通过投资理财,让自己的资产增值。”这是豆瓣小组“用利息生活|投资理财”的一段简介。目前,该小组已有超过54万成员,组内成员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自称“钢铁韭菜”,每天在组内分享理财干货和投资记录。

各大平台上开始出现一些年轻人分享自己基金理财失败经历的帖子,一些财经博主也开始劝诫大家谨慎投资。大学生基金热退却,“一夜暴富”的幻想破灭,一些新基民纷纷离场,依然坚守在基金市场的“钢铁韭菜”们还在不断磨合,寻找与自己投资目的适配的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基民博主韭菜
“割韭菜”用英语怎么说?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回撤背后,谁在被割韭菜?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黄传书教授、高基民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Autophagy》发表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创意折纸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