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与个性教学阐述
2021-10-20陈丽云
陈丽云
摘 要:感性与个性是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两个关键途径,本文着重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感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的实施内容,进一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感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7 -0093-02
On the perceptual and personality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N Liyun (Fujian Zhangpu No. 2 middle school,china)
【Abstract】Sensibility and individuality are the two key ways to optimiz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contents of sensibility teaching and individuality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practice,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teaching;Sensibility;personality
感性教学与个性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具有开展的价值,语言的学习是感性与个性互相交织的过程,一篇文章中语言运用的弦外之音、结构的协调匀称、作者的匠心独运,以及对美的审视都值得学生去反复品味。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教学方法
(1)感性教学的意义
感性教育源自于美育教育,是一种追求美感的教学方式。感性教育注重表达方式的优美,强调教育措施的艺术性,通过调动一系列具有美感的作法和手段来给予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利用形象、知觉等体验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以更加轻松、活泼、愉悦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初中语文与美的结合较为密切,这也是初中语文感性教育实施的前提,初中语文不仅有语言美,也有形式美,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情景描寫,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强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智、寓教于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感性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融入到语文学习的氛围之中,感受文化魅力,强化情感熏陶,传递感性力量。
(2)感性教学的实施
第一,注重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深情朗读课堂教学形式。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读书正是以情感为动力,反复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力,进一步了解写作的情感色彩。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多开展朗读教学活动,例如在《背影》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对课文中的生词注音并解释,本节课堂中的生词主要有:交卸(xiè)、奔丧(sāng)、踌躇(chóu chú)、簌簌(sù)、栅(zhà)栏等,教师带领学生熟读生词并了解含义后,可以让学生先默读、慢读,最后由教师指导,全班大声朗读,反复品读文章中关于父子情的描写,让学生在朗读中标记出感动的段落和语句,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进一步感受父亲沉默无声的关爱,并顺利进入到文本分析教学环节中。此外,在激发学生情感方面,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先对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进行扩展介绍,例如在《背影》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前就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这样对文章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拓展学生知识面,以文学故事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第二,基于生活视角调动情绪。
文学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语文学习同样应密切联系生活。在语文学习中,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能够便于学生强化情感认识,促进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经历角度出发,基于学生生活视角来加强文本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感知情感,感同身受,更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内涵。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结合生活视角来完成课文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从感性教育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一是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作者对母亲印象的关键词;二是品味作者的用词特点,寻找强烈表达作者情感的文本内容。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让学生与文中“我”的情感同步,因此,需要结合学生的体验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讲解关于母亲印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表达自己对母亲形象的理解,然后再深入到本文分析中,划出作者对母亲“勤劳”、“悲苦”、“能干”、“朴素”等形象描绘的词句。此外,文章中有大量的回忆性叙事,写作风格朴素简明,以时间串联,在用词上十分质朴,例如文中在表达母亲辛勤上,用了“整日”劳碌着、“前一日”还在灶上煮饭等细致的描写,这都表达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心疼,最后再结合作者革命的经历,母亲深明大义无私的支持与奉献,文章最后落入到爱于民、忠于党的思想层面,以对母亲的情感共鸣设计感性教学,能够顺利递增情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创设情景加深感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