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在四肢骨折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0杨菲
杨菲
【摘 要】目的:总结早期康复训练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在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以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策略,实验组根据早期康复训练进行护理。基于患者的康复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讨论:早期康复训练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推动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说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四肢骨折;术后护理;临床应用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折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四肢骨折属于老年患者的常见骨折类型,同时也是一种发生率较高、康復效果较差的骨折类型[1]。四肢骨折患者虽然可以借助手术达到一定的疗效,术后因为存在较长的卧床休息时间,导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相对较差,导致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并不理想[2]。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患者快速康复,本文以我院部分骨折患者为例,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完成分组。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7岁~63岁,平均年龄(52.38±3.27)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岁~65岁,平均年龄(51.63±3.52)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策略。
1.2.2 实验组根据早期康复训练进行护理,护理方案如下:①术后根据患者昏迷状态和家属提供自理需求的供应,并基于营养、渗血、呼吸道清理等方面提供在其功能锻炼。基于四肢骨折患者需要在术后体征平稳后提供康复训练。采用脱水剂并实现对脑水肿的防控,提供低流量吸氧支持,注重尿量的记录并维持出入平衡。做好水分和营养供应,提供鼻饲流质并配合营养科提供合理膳食支持;②预防肢体障碍和褥疮风险,间隔1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并维持床铺干燥,基于4小时为间隔开展被动运动,间隔20min帮助患者做好对关节外展或伸展活动;③在患者意识清晰后提供肢体、语言以及怕写功能的障碍支持,及时做好家属和护理的支持,注重心理和健康教育,尽早开展康复锻炼,基于激励机制促使患者保持积极锻炼,时间维持积极参与意识;④为患者提供知识欠缺支持,在护理期间需要注重相关知识教育,并提供疾病知识的讲解,促使患者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并主动开展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
基于患者的康复指标进行组间对比。采用SCL-90标量进行统计,数据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结论
四肢骨折属于一种发生率较高、引发因素复杂的疾病,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为其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症状,再加上老年患者身体活动的反应相对较差,活动不灵敏,导致四肢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3]。因为四肢骨折发生之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局部疼痛,关节会出现肿胀表现,此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直接影响。对此,在此期间如何有效地提高患者综合预后水平显得格外重要。
早期康复训练属于一种基于自理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其护理内容主要是让患者可以自行学习并保持积极行为,在自理活动期间可以通过经验、智慧以及他人的有效指导帮助,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兼并指导和帮助的职责[4,5]。因为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之后存在一定程度残疾,在临床中可以借助早期康复训练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借助多种身心护理措施与早期康复指导措施可以激发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提高康复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借助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自我管理,促使患者术后康复效率与质量更高,提升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推动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说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永玉.人文关怀护理在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7):24-25.
[2] 彭启凤.中医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0,7(25):119.
[3] 徐深秋,邵长山,潘华,等.人文关怀护理对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188-190.
[4] 李春旺.功能锻炼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意义[J].智慧健康,2020(3):174-175.
[5] 辛春晓.康复锻炼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0):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