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
2021-10-20魏志惠
魏志惠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易形成任性、冷漠、孤僻、说谎、自卑等不良性格,为了使孩子能在家长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应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经常互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和能力会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科学育儿;家园共育;关注度
家庭是幼儿生存和情感依恋的实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我园地处甘肃省清水县永清镇瓦沟村,生源除了邻近村庄的瓦沟、李家塬、李家沟村的孩子外,还有附近的鑫盛廉租房的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我现在所带的中(2)班共有37名孩子,其中11名孩子是双亲留守孩子,即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祖父祖母抚养,祖辈的监管力不从心,加上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法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致使这些孩子在家里任性、内向、脆弱、冷漠、孤僻不合群、不懂得关心人,使得他们在校表现为不遵守规律、说谎、暴力,独占欲强、自卑、不愿与他人交流,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
还有19名主要由妈妈抚养的孩子,这些孩子虽然比双亲留守孩子的成长要好许多,但由于女性妈妈温柔、贤淑,她们觉着孩子爸爸不在家,孩子缺少父爱,因此母爱泛滥,对宝宝是有求必应,使他们养成了任性、自私、独占欲强的毛病。剩下的父母双亲都在家的7个孩子,如葫芦娃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常年在外务工,对孩子的关爱太少,自己家的男孩性格柔弱、爱哭,缺乏阳刚之气,所以决定留下来陪宝宝长大。还有的是父母在家附近务工,早出晚归,几乎白天见不着孩子。也有的是宝妈刚生了小宝,在家奶孩子,对大宝的教育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精神食粮很少。
例如,小班的孩子浩鑫,上了将近一年幼儿园了,有时还哭着不愿意上学。今年春季亲子运动会上,无论他妈妈怎么哄,他都抱着他妈妈的腿哭着不肯做游戏;六一儿童节的表演现场,他哭个不停,哄着总算上场了,不做动作,这舞他明明会跳,就是不愿意跳,摄影老师把他皱着眉头的视频录下了,全程在哭。这是她妈妈的话:这孩子我一个人拉扯大的,十分粘我,只要一看见我,就不自己走路了,非要我抱着走,回到家我就累得不行了。还有小班的泽群,只有爷爷带,奶奶在老家看妹妹,他是双亲留守。这孩子平时顽皮,不听老师话,我有一次告诉了他爷爷。下午他爷爷告诉我:“中午回家我拿了一把刀,说如果再戳小朋友的眼睛,就用刀把手砍了,吓得泽群哭了半天,说再不戳同伴的眼睛了。老师,他不听话了你就说,你不听话你爸爸就回来教育你了,他十分害怕他爸爸。”听的我十分后悔,以后泽群犯错了再不告诉他爷爷了,因为孩子不是吓唬大的,讲道理他们会懂的。还有的留守宝宝胆子特别小,想上厕所也不敢告诉老师,也不自己去上厕所。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提高留守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使孩子在家长的关爱下健康成长,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
(一)把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转化为家园沟通的契机
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有限,在与同伴交往时经常会发生矛盾,在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我会就孩子间一些冲突事件和家长进行个别交流与沟通,以及时地解决问题。但有时在没有发生明显冲突的情况下,孩子也会在家长面前“告状”。如:桐桐一天放学时告诉奶奶,“萌萌今天打我了。”我对当时的情况做了客观描述:桐桐未征得萌萌同意就拿走了萌萌手上的串珠,引发了萌萌的不满。我分析了矛盾发生的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做了具体指导。根据我的建议,孩子家长又跟孩子进行了沟通,让他知道了要怎样向同伴提出自己的要求,才能让同伴欣然答应。比如,尝试用“请你给我玩一下好吗”这句话。在这样化解冲突之后,家长就理解了,在面对孩子间的矛盾冲突时,不能只在意眼下孩子是不是吃亏了,而应思考冲突发生的缘由,以及孩子此时需要学习哪方面的能力。
(二)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
中班幼儿多处于4岁到5岁之间,是绘画的“象征期”阶段,喜欢观看并模仿他人的绘画作品,还喜欢一种颜色涂到底,比如,草地是绿色的,草地上孩子的裙子是绿色的,脸蛋是绿色的,天空云彩也是绿色。家长们大多不能理解,因此,常常有家长指着孩子的作品说:“还有绿色的脸吗?像鬼一样!”“看看人家画的多好!”这样的评价,会让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一次次受到打击,很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后来在每次绘画活动后,我都鼓励家长把孩子带回家的作品拍成照片,上传到QQ群并作出点评,家长们也尝试着从多个角度评价孩子的作品,逐渐学会了纵向评价:以前是怎么画的,现在有了怎么样的进步,他们也会和孩子交流“像什么”“怎么画的”“喜欢怎么画”,由此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为了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孩子,我在课堂上开展绘画活动后,一一拍下孩子们的作品,上传到QQ群相册里,并在每个孩子的作品下作了点评:“能用一条线分出草地和天空了”,画完后能头头是道地讲述:“我画了两个房子,一个我和奶奶住,一个老师你住”“喜爱绿色,有自己的特点”……我的点评涉及幼儿的绘画习惯、绘画过程中的情绪、颜色的运用等内容,目的是让家长学习从多个角度评价自己的孩子。
(三)对孩子的爱要有所保留
我告诉爷爷奶奶,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不能太溺爱他们。太宠爱了,孩子觉得是理應该当的,好吃的是自己的,好玩的是自己的。所以,对于小班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擦桌子、扫地、把垃圾放进垃圾桶,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自己吃饭,自己洗脚、洗脸、洗袜子;大班幼儿可以拖地,帮大人洗袜子、洗毛巾、端饭菜上桌,能干的事情会更多。其实有时家长不知道,大班的孩子在幼儿园抢着拖地扫地,抢着帮老师干活。但到初中,抢着干活的同学可能没有吧!他们长大了,知道享受了,谁不爱歇着?没人爱干活的。那么,从小要让孩子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这样孩子会受益一生的。后来,我和爷爷奶奶、妈妈爸爸的沟通中总结出,孩子们会慢慢把干活当成一种习惯,以前食品袋满地扔,现在都会放进垃圾桶里;以前袜子裤头要大人洗,现在都会自己主动洗干净;以前走路要大人抱,现在自己走。以前要奶奶喂饭的桐桐,现在自己吃的很好……诸如此类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