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思考

2021-10-20邹善华

考试周刊 2021年7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中学生

邹善华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其有着理论、历史、价值三层逻辑理路。时下,中学劳动教育出现劳动意识淡化、教学内容弱化、教学方式虚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中学劳动教育必须从开展劳动理论教育、优化整合教材体系、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三处入手,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操性。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方针,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全面教育体系之中,阐述了弘扬劳动精神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此外,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劳动教育体系被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类型特点具体实施。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能在这一时期使其正确理解劳动内涵,提高劳动意识,掌握具体劳动技能,则有助于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探究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措施的基础,是从理论上理清劳动教育的逻辑,即为何要加强劳动教育,只有从理论、历史、价值层面阐明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论,才能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力和实践执行力。

(一)理论逻辑: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实现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将理性与主体性外化,生产着属于自身的物质生活资料,进而创造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由此构成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劳动生成、发展出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在多重关系中,人类自身才能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然而,若想培养出真正具有特定社会价值创造力的、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必须将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从事的是肉体上饱受摧残、精神上饱受奴役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主张童工也应接受学校教育,教育可以启发工人的智力与提升工人的素质,使工人充分领悟生产原理,懂得如何使用和操作各种行业生产工具,避免工人沦为简单劳动的生产奴隶,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如此,劳动者的才能才会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才能感受到劳动的尊严与乐趣,人类的主体力量和生命存在也能得到彰显。

(二)历史逻辑:劳动教育贯穿中学教育始终

新中国成立70多年,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之一,成为中学教学育人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迅速培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者,劳动教育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中学开设包括爱劳动在内的五爱公民公德政治课,要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并另外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掌握劳动技能。1987年,《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出台,为开展劳动教学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指导,然而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内,劳动教育的独立性和地位被忽视和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再一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光荣和幸福来源于劳动”,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两份文件的颁布,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导向功能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劳动教育的蓝图愈发清晰。

(三)价值逻辑: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时代新人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应具备扎实的实践本领,劳动作为最直接、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内蕴和内在要求。一方面,劳动可以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不易,能够磨练性格品性,珍惜与爱护劳动成果,提升对劳动的认同和热爱,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敬仰,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为人生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本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下,一部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这一情况既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其学习生活的开展。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可以改变其懒散的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丰富的生活技能。

二、 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探究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措施的前提是归纳总结当下劳动教育的现状,即劳动教育处于何种地位。中学生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只有梳理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一)劳动意识淡化

劳动意识是指学生能够在主体认知层面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当中能够在劳动意识的指导下,主动承担起劳动义务与责任,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然而,在日常生活当中,一部分学生对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根本对立起来,简单地认为只有脑力劳动才是有价值的,而体力劳动在学生眼中是卑微的、低贱的。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受到传统儒家“学而优则仕”观念和拜物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初中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易受到周边环境和观念的冲击,一方面,很多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时,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后,家长或教师通常以打扫卫生或其他劳动作为惩罚,久而久之,学生便对体力劳动产生一定偏见,将体力劳动与下等劳动划等号。另一方面,在西方拜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学生之间盲目攀比,产生消费至上的错误观念,将消费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全部。长此以往,學生不再将劳动看作通向幸福的桥梁,而是整日幻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这些错误思潮的诱导下,势必会淡化。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