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

2021-10-20田强刘敏王蒙

关键词:对外贸易物流业协调发展

田强 刘敏 王蒙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东省;对外贸易;物流业;协调发展

引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次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廈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广州、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珠江三角洲开始开辟经济开放区。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广东省的对外贸易迅速崛起。

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1],繁荣的对外贸易拉动了广东省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物流业的快速崛起。对外贸易与物流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业关系,它们的协调发展能够迸发出“1+1>2”的协同效应,即单个个体无法实现的良性作用,必须由两个或多个彼此之间存在正向影响的个体所组成的整体才能实现。因此,实现广东省外贸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比促进单个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正向效果更为显著。“一带一路”倡议对广东省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实现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增强产业互联互通以扩大整体效应,进一步扩大开放从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一、文献梳理

目前,有关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相对丰富,根据是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可将相关研究成果分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从静、马正英的研究,他们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指出对外贸易拉动物流业发展而物流业则促进对外贸易的提升。[2-3]由于定性研究缺少对研究问题的分析论证,因而更多学者从定量分析视角探究外贸与物流的关系。主要包括:

(一)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此类研究多利用回归模型,重在论证两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如罗淯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国际物流产业与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郭湖斌对我国物流业与对外贸易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发展关系。[5]唐心智利用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6]

(二)外贸与物流业之间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目前学界对两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已基本达成共识,部分学者将研究重心置于它们的相互影响方面。有关外贸业对物流业的影响研究较多,如郭倩紫利用面板数据进行的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发展,但出口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大于进口。[7]詹晶利用LMDI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核心地区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关系,发现出口贸易规模效应对物流业发展贡献最大,其次是出口效率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8]还有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物流业如何影响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方面,如刘洋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100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发现国际物流绩效能够显著提高双边贸易流量。[9]沈焰对华北地区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发现物流业能有效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10]袁晓晖对天津市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物流业发展有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11]

(三)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协调程度的实证研究

在证实了对外贸易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之后,部分学者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与物流业作为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产业子系统共同构成了更为复杂的外贸物流复合系统,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不同区域两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如刘永立研究了西北五省区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协调效应,发现物流业发展有序度高于对外贸易但它们的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12]巴风琴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新疆地区物流业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协调水平,发现新疆对外贸易滞后于物流业发展且两业仅由极度失调发展为濒临失调。

综上所述,围绕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关系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学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是逐渐深入的,从对它们存在密切关系的认定到相互影响的验证,再到两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实证测算。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广东省作为最先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也是最早实现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省份,对外贸易带动了区域物流的迅速繁荣,但现有研究中有关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比较稀缺;其二,广东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占据着强有力的桥头堡位置,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外贸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为此,本文以“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为题,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产业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期为促进两产业协调发展及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建议参考。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实现广东省外贸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重大影响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14],随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被提出,两者被合称为“一带一路”。目前学界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已基本达成共识,即陆上丝绸之路境内地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13省份,海上丝绸之路境内地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共5省份。[15-16]广东省毗邻港澳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占据有利地位。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不仅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成为广东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而继续保持该省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则离不开完善的物流业支持。

三、理论模型与方法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理论,选取合适指标分别构建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产业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对外贸易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确定为进口总额(亿元)、出口总额(亿元)、进出口总额(亿元)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将物流业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确定为物流业增加值(亿元)、货运量(万噸)、物流业从业人数(人)、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其中,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衡量外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用进出口总额(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之比表示。物流业增加值(亿元)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亿元)代替,物流业从业人数(人)以道路运输业从业人数(人)、铁路运输业从业人数(人)、水路运输业从业人数(人)、航空运输业从业人数(人)、管道运输业从业人数(人),以及装卸搬运业从业人数(人)、邮政业从业人数(人)之和表示,用于衡量物流业发展规模。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及《广东省统计年鉴》,研究区间确定为2000—2018年,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整理后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1.耦合协调度模型

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步骤,首先计算外贸业与物流业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也称系统综合评价值,反映的是系统发展的有序程度。根据有序度的变化情况可推断出系统发展走向。有序度升高表示系统朝着更加良好有序的状态发展,反之则表示系统发展逐渐混乱无序。对于相互作用的两个子系统,其中一个的有序状况势必会影响另一个系统的发展状况。因此,要利用有序度计算两产业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度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反映的是相关系统之间彼此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大小,即耦合度越大表示两产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越强烈。在耦合度基础上,可计算两产业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来衡量它们的协调发展水平。在此借鉴弓宪文的研究方法[17],设两业相互影响过程中的序参量为uij(i=1,2以区分两业子系统且j=1,2,3,…,n以区分子系统下各指标),序参量uij为第i个子系统下第j个评价指标,其值为Xij,序参量的上下值分别为αij和βij,则可利用下面的极差法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

2.熵值法

计算外贸与物流两业子系统有序度时,需要利用熵值法对序参量指标进行科学赋权,然后进行线性加总。各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权重也就不同。权重越大,表示序参量指标对系统有序度的贡献越大。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在此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假定有m个待评项目,n个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ijmnR?=r: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两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a和b分别为外贸业和物流业两系统有序度()1Uu和()2Uu的待定系数,代表它们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外贸易能够拉动物流业发展,物流业能促进外贸业的高效运转,二者的地位基本对等。设定a=b=0.5。对于两业协调发展的等级标准,在此借鉴余沛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18]具体标准如表2所示。

四、实证分析

首先,按照熵值法的基本步骤计算广东省外贸业与物流业两系统内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将计算结果整理后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在所构建的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出口总额(亿元)、进出口总额(亿元)、进口总额(亿元)、对外贸易依存度(%),在物流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货运量(万吨)、物流业从业人数(人)、物流业增加值(亿元)。

其次,利用公式(1)中的极差法对数据作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对数据的影响。将得到的标准化数据和熵值法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公式(2)计算出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两个子系统发展的有序度。将有序度结果整理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其一,在研究时域2000—2018年间,广东省外贸子系统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分别由2000年的0.061490276和0.007290009增长到2018年的0.909320044和0.979798732,增幅高达1378%和13340%。系统有序度用于衡量单个系统自身发展的有序程度,取值介于0到1之间,越接近1说明系统发展愈加有序。有序度结果表明两业子系统都自发地朝着更有序的状态发展,且至2018年已达到系统相对良好的状态,但物流业发展的有序程度增幅相对更加显著。其二,除2016—2018年外,2000—2015年间外贸子系统的有序度均高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该结果与广东省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成为最先发展对外贸易的省份有密切关系。这说明2000—2015年广东省对外贸易产业的发展相对优于物流产业,但物流业发展后来居上出现了反超局面。这可能与近几年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有关,使国内其他省份的外贸产业逐渐崛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东省在对外贸易方面一直以来占有的超然地位。同时也与近几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发展物流业的大力支持有关,物流业在各种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强势崛起并迅速缩小了与外贸业之间的差距。综合来看,实现两业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由原来相对滞后的物流业转变为增速放缓的外贸业。

在得到两产业子系统有序度的基础上,利用公式(3)可计算它们的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将上述结果整理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第一,综合协调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外贸与物流两个子系统所构成的复合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该指标由2000年的0.007224稳步提升至2018年的0.476791表明外贸物流复合系统的自身协调性增长较快。第二,耦合度由0.05672逐年增加到0.690111,反映出两产业已由最初的耦合形成阶段发展到具有一定程度的耦合作用。随着广东省对外贸易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增强。外贸业的繁荣促使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的发展壮大,而物流业的逐步完善又推动了外贸业效率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这种良性耦合的相互作用使两产业的协调程度得以提升。第三,两业协调度由2000年的0.024149逐渐增长到2018年的0.57222,经历了极度失调、严重失调、基本失调、轻微失调和濒临失调等阶段,到2017年和2018年仅处于低层次的勉强协调阶段。一方面,协调度结果的逐年提升反映出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到2018年协调度仅为0.57222,说明目前的协调程度较低,连初级协调程度都未达到,还需要经历初级协调、基本协调、良好协调等阶段才能最终实现两产业的完美协调。尽管外贸与物流两系统会自发地促进对方系统的良性发展,但这种自发运动相对缓慢,这就意味着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

五、结语

本文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概念,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2018年广东省外贸子系统与物流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第一,两业子系统的有序度稳步提升,除2017—2018年,外贸子系统相比物流子系统发展更加有序。目前实现两业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由物流业变为外贸业。第二,两产业已由最初的耦合形成阶段发展到具有一定程度的耦合效果,即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已初具规模。第三,两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但目前仅处于勉强协调阶段,还需经历多个阶段才能到达完美协调。

为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第一,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广东省作为实行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具有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而今搭乘“一带一路”倡议的快车,加强与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深入交流合作,扩大宣传力度、强化实质性合作,使该省对外贸易额走向新台阶。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尤以扩大产品出口对刺激本土物流业转型升级作用更大,促进对外贸易中又以增加出口为突破口。第二,借助产业互联互通,增强物流业对外贸业的支持力度。尽管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广东省物流业已实现快速发展,但它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产业联通作用相对弱小,在借助外贸业拉动物流业继续壮大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外贸物流体系,强化物流业对外贸业的支撑作用。第三,借助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包括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两产业的比重优化,又包括各自产业体系中新技术、新模式等新动能的培育及传统动能的积极转变。由此,实现广东省外贸业与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两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物流业协调发展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