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对策之探析
2021-10-20王晶健
王晶健
摘 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阶段,初中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上仍然存有较多问题,这就导致现行阶段的教育与课改要求相悖,所以为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能够以此实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听力障碍
一、 前言
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看,语言交际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交谈时的最终结果,所以为保证在英语学科学习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理解力,就要保证学生在听的环节中实现打下坚固基础,并通过多听、多用、多学的方式来实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因此,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则必须要保证将听力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有效通过听来提高其他技能基础,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应用环节中获得全面性进步。
二、 导致初中英语听力障碍的成因
(一)教学因素
(1)在过去,教师教学时主要是以试题为基础,让学生进行大量题海战术来实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听力教学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普通阅读题上。毕竟,从整个试卷的分数比来看,英语听力只占一小部分,而后面的阅读部分、写作部分则占据了更多的分值,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听力教学模式而言,也仅仅是到临考前进行突击训练,通过利用书后音频以及现实素材进行英语听力的反复训练进行强化提升,以此来实现保证学生在听力环节中可以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只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机械式的反复听录音来进行理解,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而且,很多英语教师并不会将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能够跟随老师的翻译来进行模仿,进而无法真正理解英语单词在此情景中的具体含义。同时,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并不会在教学上给予技巧性训练和指点,这也会导致学生不管听得再多,最终所收获的结果与实际分值并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并且这种单一性训练往往也会增加学生的疲劳感,从而使学生丧失了继续练习的兴趣。此外,在分数一再下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也会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这就会导致恶性问题的不断循环。
(2)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是笼统地学习了一些英语的基本用法以及累积常用词,所以这使得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对英语学科有一种不适感。对于学生而言,初中才是系统性接触英语的开始,所以如果在此阶段,教师无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教给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后续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毕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训练和提升,这样就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但是,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實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学生在课外学习过部分知识内容,所以会在课堂上减少部分内容以追求教学进度,这也使一部分并没有接触过系统学习的学生无法实现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比如,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外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发音方式并不会系统地教给学生。但是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拼读都做不到,那么学生在听力的环节中必然也会丧失一定的先机,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身的学习信心。对此,在前期阶段的听力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先进行一次摸底,然后大致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由浅入深的教学,这样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二)学生因素
(1)人的成长环境并不相同,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这一点上,成长环境对于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路程。毕竟,部分学生家长的学历较高,所以他们与其他家长对于英语学科有着明显的认知差异,他们会在学生小时就进行听力与口语的训练,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中阶段时就有着明显性的优势。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由于自小并没有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而家长自身的认识也有不足,所以学生对英语知识仍处于陌生状态,这就会导致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时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听力理解而言,它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毕竟,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他听到什么与自身的理解有关,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时,必然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时所听到的内容与心态平和的学生所听到的内容必然就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时往往就会显得焦躁不安,因为他们无法准确地判断出自己听到的内容是什么,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还没有开始听到内容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这无形之中就导致了对信息输出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也会使学生在信息判断与加工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对于英语听力而言,其实听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在进行信息解码的过程,因此它需要动用自身的语言感知器官来实现对听到的部分进行信息编码,并对语言信息进行全面理解,从而达到输出的目的。对此,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如果学生自身在语言解码能力上有所不足,必然也会存在着学生无法实现将听的内容进行全面转化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面对英语听力时,其实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他都清楚,听到的词汇也全都能够准确地表达过来,但是如果学生无法捕捉到核心语言内容中的信息,就无法实现将其进行内部消化,从而真正理解听力所表达的内容,必然无法正确解答问题。此外,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听力训练存有信息困扰,这就导致在短时间内,学生无法实现对语音信息进行有效应用,这也是由于情景不足而带来的一种现象,而此类学生往往在语文等学科的语言学习上也欠缺逻辑性与推理性,这也与学生自身能力不足有关。
(3)单独的词汇的意思对不同情境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也是近几年来考试中的一大特点。过去,题目常常会以整体句型为主来考验学生对于句式的理解,但是近几年以情景为主的考试越来越多,所以如果学生不能够将单词与整个句式进行串联,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听听力材料进行理解时,无法实现逐一攻破的现象。从听力理解来看,词汇就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如果学生对词汇的整体掌握并不全面,这就很难实现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将这些知识进行集中使用,从而实现对语言信息的有效解析。在听力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像读者一样实现对前后语境进行整体的串联,进而分析最终的答案,但是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词汇以及语境时,学生往往只能盲目猜测。受到词汇量的影响,必然也会使得不太熟悉陌生词汇的学生很难实现将其进行理解与应用。除此以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其整体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这也导致学生在听力材料播放时,其理解过程中也存有不良习惯。因为,很多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者是对整体句意无法进行掌握时,就会直接进行思索,而无法对后半段语言进行分析与理解,这就导致整体出现了空档。同时,很多学生会选择借助英文翻译来进行理解,而这个心译过程也会导致学生跟不上听力材料的播放语速。除此以外,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的连读以及部分弱读被吞没的读音也存在着陌生感,这也使得学生无法实现对词汇的全面应用。对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了此类问题而没有提醒学生注意一些连读的技巧,以及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弱读才能读出来的语句进行全面练习,必然也会导致不良问题的发生。例如,以常见的“as soon as”的连读技巧,很多学生在听力材料播放时无法准确听清单词,这就导致整个句式的意思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