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MS7.8地震前b值异常特征
2021-10-20陈学忠李艳娥陈丽娟
陈学忠,李艳娥,陈丽娟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重庆市地震局,重庆 401147
0 引言
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发生的MS7.8巨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报,可以显著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性、对地震产生的成因以及震前观测到的一些异常现象的认识,还有待深入.至今,地震预报仍然难以实现.对已发生的强震进行解剖,深入研究强震发生前的异常现象,将有助于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认识,同时对推进地震预报深入研究也有裨益.唐山MS7.8地震发生之后,不少研究者对唐山地震前出现的地震学方面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朱传镇等,1977,1981;李全林等,1978;林怀存等,1987;钱兆霞,1988;薛艳和梅世蓉,1999;隗永刚等,2018;李赫等,2020),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区域地震活动图像、震群活动、b值、微震震源参数以及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等.关于唐山地震前b值的研究,李全林等(1978)研究了唐山震区及其邻区b值随时间的变化,发现震前b值存在下降过程,同时还对京津唐渤张区域进行了b值空间扫描分析,发现低b值区由西向东迁移的过程.目前,在b值分析时,研究者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个是特定时段的空间分布分析,另一个是选定空间范围内的时间变化分析.b值的空间分布可以反映各个地区b值的差异性,仅仅根据b值的空间分布难以辨别出某一地区b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b值的空间分布图上,常常出现b值高低区域交错分布,无规律可循,难以将其与地震孕育相联系.同样,在选定某空间范围进行b值随时间变化分析时,选取区域时没有合理的标准,具有任意性,难以保证所选取的区域完全包含了b值异常区,因而不能反映全部b值异常区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假设地震发生前在震源附近的一个空间区域内存在b值异常变化,如果选取的空间范围位于这个空间区域以外,与地震孕育过程无关,这时,b值随时间的变化与地震的孕育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联系;如果选取的空间范围只是包含了这个空间区域的一部分,此时b值随时间的变化也不能全面反映地震的孕育过程.一些震例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b值存在数月-数年的下降变化过程(Imoto,1991; Jaumé et al.,1999; Enescu and Ito,2001; Nuannin et al.,2005; Chan et al.,2012; Nanjo et al.,2012; 史海霞等,2018).我们着眼于b值下降变化过程,通过格点搜索把b值下降变化的区域搜索出来,然后再分析这个区域内b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就可以全面地揭示b值异常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本文将根据上述思路对唐山地震前的b值异常特征进行研究.
1 资料和研究区域
图1a给出了1976年唐山MS7.8地震及其余震的震中位置和研究区域,取图中所示的经纬度范围(37.5°N—42°N,113.5°E—121°E)为格点搜索范围,即研究区.这个区域显然远远大于唐山MS7.8地震余震分布区域.对研究区内于1970年1月—1976年6月期间发生的地震,根据G-R关系得到的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可达ML1.5.因此,在本文分析中,选取研究区内1970年1月—1976年6月ML≥1.5的地震目录作为研究资料,共2214次地震.地震目录来自于中国台网中心汇编的全国小地震目录库.图1b给出了这些地震的空间分布,其震级随时间的变化见图2.
图1 (a)唐山MS7.8地震震中与余震分布,灰色圆圈为余震分布;(b)选择的研究区域范围与1970年1月—1976年6月期间发生的地震(ML≥1.5)震中分布,灰色圆圈为地震震中.红色六角星为1976 唐山MS7.8地震.震源机制解来自于GCMT目录
图2 ML≥1.5地震震级随时间变化
2 唐山地震前b值变化特征
2.1 分析方法
采用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Aki,1965):
(1)
b值的95%置信度的标准差为
(2)
先将研究区域划分成0.1°×0.1°的格点,以每个格点为中心点,选取2°×2°的空间子区域,计算每个子区内地震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然后,挑选出震前b值呈明显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并以该子区的中心点作为一个异常点,可以把多个异常点集中的区域看成是b值异常区.然后,选取这个异常区内的地震计算b值随时间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得到整个b值异常区的范围及其b值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计算每个子区b值随时间的变化时,使用的是等事件数的样本窗口,将该窗口以相等事件数的增量进行滑动.因b值是一个统计量,一般会受样本量的影响,选取等事件数量的窗口,目的是为了确保分析结果不受样本大小差异的影响.
2.2 结果
对于每个子区,以100个地震计算b值,5个地震滑动,计算b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共计算了2392个子区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有的子区b值个数较少,其时间变化曲线难以反映出可靠的b值变化信息.我们选取具有15个及以上b值数据的子区进行分析,共1747个子区.图3a中给出了上述2392个计算了b值随时间变化的子区中心点位置,其中灰色圆点“”为b值数据小于15个的子区,红色圆点“”为具有15个及以上b值数据的子区.从1747个子区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找出震前b值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靠人工是很费事的.我们在b值时间变化曲线上取定1973年1月—1976年6月间的m个b值数据,对于相邻两个b值,计算出后1个b值与前1个b值之差,一共得到m-1个b值差值.再计算出m个b值中最后1个b值与第1个b值之间的相对变化量.挑选b值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的条件设定为:(1)m-1个b值差值中有55%为负值,即多数b值是下降的;(2)相对下降变化量≥10%.根据这两个条件,可用程序自动挑选出满足设定条件的子区.图3b给出了按设定条件挑选出来的子区的中心点的空间位置,以绿色圆点表示,共391个点.这些绿色圆点中有376个点集中分布在京—津—唐一带地区.我们从376个点中随机抽取了10个点,图4中给出了它们所在的子区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还给出了各子区的中心点的经纬度,竖直线“│”表示唐山MS7.8地震的发生时间,曲线末端的数字为10个子区的序号,这些序号所在的空间位置也用红色数字标注在图3b中.从图4中可以看出,这10个子区的b值在震前确实呈下降变化形态,说明前述设定的选择条件是可行的.选取图3b中黑色粗实线围成的区域,这个区域比376个绿色圆点集中区稍大一点,可以基本包含整个b值下降异常区,以100个地震计算b值,5个地震滑动,可以得到b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5).可以发现,在唐山MS7.8地震发生前,这个区域内b值大约在1973年6月从1.1开始下降,到1974年10月达到最低值0.72,相对下降幅度约为35%.从1974年11月到1976年6月,b值维持在低位,没有明显变化.
图3 (a)b值时间变化的子区中心点位置分布.灰色圆“”为b值数据小于15个的子区,红色圆“”为具有15个及以上b值数据的子区;(b)b值时间变化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中心点位置分布(绿色圆点).六角星为唐山地震震中
图4 随机选取的10个格点为中心点,2°×2°的空间子区域内地震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
图5 b值(黑色粗实线)随时间的变化
综上所述,唐山地震前在京—津—唐一带出现大面积b值下降异常,从1973年中到1974年10月,b值呈趋势下降变化形态.之后,直到临近地震发生时,b值稳定在低值,没有明显变化.在空间上异常面积较大,在时间上表现为先下降,然后维持在低值平稳变化,这就是唐山地震前b值的变化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着眼于b值随时间变化过程中的下降变化形态,采用格点搜索法,将研究区域划分成0.1°×0.1°的格点,以每个格点为中心点,选取2°×2°的空间子区域,计算每个子区b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各子区b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了唐山MS7.8地震前b值下降异常分布区域.b值下降异常集中分布在京—津—唐一带地区,位于(116°E—119°E,38.8°N—41°N)的经纬度范围内,所占面积大约为35000 km2.
在b值下降异常区内,唐山MS7.8地震发生前b值大约从1973年6月到1974年10月经历了17个月的下降过程,从1.1降至0.72,相对下降幅度约为35%.从1974年11月—1976年6月的20个月中,b值一直维持在低值,没有明显变化.一般把余震分布区作为地震的破裂区,唐山地震的破裂区约占b值异常区内的26%.震前破裂区内发生的ML≥1.5总共111个,显然难以给出破裂区内可靠的b值随时间变化曲线来.
为了考察计算b值的地震个数的影响,分别以150、120和80个地震为一组计算b值,以5个地震滑动得到b值随时间的变化.以同样的挑选b值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的设定条件进行挑选,得到的b值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的中心点分布如图6.当计算b值的地震个数增加时,满足挑选条件的子区数会减少,b值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的中心点也会有所减少;当计算b值的地震个数减少时,满足挑选条件的子区数会增多,b值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的中心点略有增加.总体上来讲,b值下降异常空间分布概貌没有本质的变化.
图6 b值时间变化呈下降变化形态的子区中心点位置分布(绿色圆点)
b值变化除了与应力有关外,还与介质的均匀度和热梯度有关.应力增加,b值降低(Scholz,1968;Wyss,1973);介质越均匀,b值越低(Mogi, 1962);热梯度降低,b值也降低(Warren and Latham, 1970).一般认为强震发生前存在区域应力增强过程,所以认为震前几个月或几年的b值下降变化与应力有关,这更容易理解.2011年日本本州MW9.1地震前,震区b值自2005年起下降,一直持续至临近地震发生前(Nanjo et al.,2012).同期,视应力呈上升趋势变化(李艳娥和陈学忠,2011).即日本本州MW9.1地震前,视应力与b值呈反向变化,即负相关.视应力上升,同时b值下降.视应力与b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构造应力增强的结果.因此,尽管缺乏唐山地震前视应力变化结果,但仍然可以把b值的下降过程理解为构造应力的增强.
选取图3b中黑色粗实线围成的区域内的地震,以40天为时间窗口统计地震的应变释放,然后将统计的应变释放进行累加,可以得到累积应变释放曲线,如图7a.根据累积应变释放数据,以25个数据为窗口,1个数据滑动,通过直线拟合可以得到累积应变释放曲线的斜率K随时间的变化,如图7b.对于应变减速释放,斜率K逐渐减小;对于应变加速释放,斜率K逐渐增大.图7b中显示,1975年4月以前,K逐渐减小,应变释放是减速的;从1975年4月直到临近地震发生时,K逐渐增大,应变释放是加速的.当K逐渐增大时,b值维持在低值,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低b值条件下的应变释放加速可能更具有预测意义.
图7 (a)累积应变释放曲线;(b)累积应变释放曲线斜率K随时间的变化.“↓”为唐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