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墨动画中画面色彩语言的审美意象研究

2021-10-20李隽婕

流行色 2021年7期
关键词:用色墨色水墨画

李隽婕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一、中国水墨色彩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陶器彩绘上就已有丰富的色彩,后有春秋战国与西汉色彩斑斓的帛画,汉魏墓碑画,唐代的山水画,五代的花鸟,甚至在早期的敦煌壁画中也有大量矿物质颜料的使用,其色泽瑰丽厚重,经历千年色彩仍然亮丽如新。传统中国画在历代历史实践后,渐渐演变成丰富多样的色彩系统,自宋元时期起,水墨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并演化出一种独特的色彩系统,通过水色与墨色的融合在宣纸上留下印记,从而形成变化丰富的黑白灰效果,以丰富的水墨层次替代传统色彩的运用,形成了中国水墨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墨色语言

从重彩至山水,从山水到水墨写意,中国画的用色在经过历史的实践与演变后形成了其特殊的用色体系,进入到水墨画时期,普遍流行着以墨为彩的说法。不难理解,指的是墨色的浓淡既体现了色的变化,而墨也分五色,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不同浓淡的墨色来代替。水墨动画片在用色上体现了水墨画的主要特征,同样坚持墨分五色,并以黑白为主体色调。利用黑白灰的变化,来创造更有意境的画面层次感,使得整体画面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以水墨动画《山水情》为例,如图1,《山水情》的场景用半侧留白的国画构图形式来表现远山的烟云与雾气,用牛毛皴的笔触来刻画苍茫的山色,飘渺虚无,时而清晰,时而朦胧,给人以一种悠远深邃的空灵感,含蓄而又意境深远。

图1 山水情

水墨画坚持“道”的观念,提出“道”属于世间万物的根基所在,所有事物皆因“道”而生,也形成了自然界中五色的概念。中国传统绘画并不追求对事物自身的色彩以及外观进行还原和呈现,摒弃以多样化色彩或细腻铅粉对外部世界进行描摹、再现的做法,认为这种人工雕刻下的艺术创作与“道”的内涵背道而驰。所以,水墨动画片的用色,同样是简单、朴素的色彩。通过黑、白两种色彩的相辅相成,追求浓淡变化和虚实相间之意境。用墨的深浅不同,毛笔力度不同,以及画面纹理感的不同,从而赋予画面更为深层的质感。墨同样是水墨动画色彩系列中的重要部分,也就是黑色。传统画家认为,墨所呈现出来的黑色,将宇宙万物都囊括在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习惯于将黑色视为色彩的独特表达。现代科学表明,颜色是光来呈现的,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颜色也会出现变化。色彩可以分浓淡,墨也是如此。通过单一的用墨变化,也可以体现出变化无穷的境界。在表现方法上来看,构成了纯色到无色,从多色到单色,从浓郁到淡雅的多重外观。一般而言,水墨颜色呈现为中性,就算不点缀其他的颜色,创作者利用线条、用笔以及浓淡的变化,就可以呈现出一个井井有条、充满生机的画面效果。[1]如图2,南宋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局部看,图中的山丘与树林都是用墨笔画出,但是并未给人以黑山黑土的感觉,反而有种郁郁葱葱,绿意丰沛之感。

图2 潇湘奇观图

水墨动画通常给人古典、浪漫、文艺的气息,用色较为清新,追求朴素、简单的趣味,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追求不用色或者少用色,就呈现出一种别有生机的画面感。而人们所说的“随类赋彩”,即中国画中的色彩构成,并不明确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内在关系,相似即可。所谓大红、朱砂、粉红等各种颜色,均可以视为红类的范畴。在进行着色时,按照实际需要选择一种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水墨看似无颜色,实际上却可以通过一种隐晦的方式将世间各种要素巧妙体现出来,利用墨与水的融合,加上晕染的变化,以及毛笔的独特技巧,达到以一当十,虚实相生,寥寥数笔,意尽形全的丰富艺术效果,赋予自然事物以生命和神韵,反映自然界客观对象虚实相生的大道与人文情怀。在我们制作水墨动画的过程中,对于画面的处理,因为墨的浓淡可以变现出空间的距离与层次感,通常来说墨越淡空间距离也就越远,墨越深空间距离也就越近。如图3,明代王履《华山图册》之一,中山峦的远近空间。

图3 华山图册

传统二维水墨动画在画面效果处理上较为简单,而三维水墨动画的处理,需要首先完成立体建模的过程。上色步骤就意味着渲染操作,通常在早期,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会较为充实,难以体现出水墨的浓度、虚实变化。对于此类问题,在后期需要对画面进行灵活处理,进而实现虚实相生的水墨境界。

三、水墨动画中色彩的写意化

色彩客观上来讲就已有许多意趣可言,在加入创作者的主观审美体验后,艺术形态的色彩就发生了转化性的感官体验,在创作者与观众内心形成一条情感的纽带,升华出更多意趣体验。色彩的意趣之美一般通过创作者对其进行搭配组合表现出来,王原祁:“惟不重取色,专主取气,于阴阳向背处,逐渐醒出。则色由气发,不浮不滞,自然成文。表达了水墨动画中客观自然的色彩与创作、鉴赏者主观意趣审美辩证统一的关系。水墨画强调墨色的精神属性,古代文人以墨色描绘天地万物色彩,以笔墨变化变现浓淡的意境,以情赋彩,让作品更具情感,更有诗意。而不仅仅停留在表现事物的客观自然形态,在水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也需要强调水墨色彩本体语言所具有的写意与趣味。

儒家有以色明礼一说,色彩分有等级,而道家讲究无为,崇尚自然,主张用心来感悟自然。追求一种质朴的心境。这种色彩观非用色选色,而是偏向于哲理。在道家,墨色实际就是指代虚无。墨色在水墨画中作用于容纳并产生其他色感。中国水墨画中,最重要的颜色就是墨色,道家崇素善玄,实际上就是用色感代替了哲学理念,用墨与白代替阴和阳。受到道家哲学影响,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把墨水和宣纸看作是宇宙、星空、大海。而不是简单的颜色。水墨画中的黑白构图布置也很有意思,讲一个知白守黑,这种思想就使得水墨画创作在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儒家道家相比,佛教又信奉虚无,但在实际用色上偏向于黄色、红色,显得威严又神秘。佛教倡导的“玄”与“虚”也直接影响了水墨画的色彩理念,化繁为简,摒除复杂的重彩,墨色亦是淡虚,所以水墨画也带有禅意的意蕴。[2]对于动画短片而言,色彩属于其中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也是画家继承情感、烘托环境的关键方式。我国的水墨动画产生与发展,深受水墨画的影响,在用色选择上多为黑色与白色。尽管用色较为单一,不过却包含着我国古典的艺术哲学思想,在简单之处呈现出“意无穷”的高远境界。水墨画的制作基本都是以“墨”作为原料的,这种独特的中国元素,通过添水的变化,体现出墨色的干、湿状态。所以,虽然是简单的“墨”,但内涵深刻。这与红、黄、蓝等颜色的表现方式较为类似。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墨为主,独具一格的中国绘画艺术。其实,在水墨动画中,并不是严格排斥其他的色彩,而是在一些情况下,通过点睛之笔渲染少许的另类色彩,使得画面更为充实、丰富,表达那种“禅”的意境。

结语

水墨动画的艺术创作属于国产动画必须攻克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提升国产动画实力、体现中国元素的重中之重。在其动画片的制作上,需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与土壤,结合国民的审美追求,融入更多的视觉创新元素,将东方艺术审美与现代动画设计深入结合起来。水墨动画片作为传统美学与新时期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视觉呈现与艺术追求,也和影视文化发展的风向标紧密相关。如今的国产动画设计人员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吸收力度,深入研究水墨画的特征、优势,综合动画片的设计语言,加入更多创新元素,这样才能以更为丰富、多元的表现方法,赋予中国动画产业更为旺盛的活力。

猜你喜欢

用色墨色水墨画
牡 丹 (水墨画)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特点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墨点无多泪点多”
平面设计中用色要素探究
渴望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