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设计中的“智”与“仁”对戏曲服饰设计的影响

2021-10-20刘晓东

流行色 2021年7期
关键词:纹样服饰戏曲

刘晓东

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孔子思想一直被国家所倡导,并且在世界上都具有深远影响,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即以爱别人为自己的高尚品质,用此来追求人生最高道德的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各种品行的高度概括,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方法。孔子的理论里体现了许多的人生哲理,既有伦理美学,又有自然之美。

一、儒家思想中的“智”与“仁”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出自《孔子·雍也》。在这句话中,孔子用“水”的柔美和“山”的壮观来比喻智者和仁者。水川流不息,看似柔软,却有着不可击破的能力。一潭池水,幽静而深不可测,随遇而安,善于利用万物而不与万物竞争,这是智者。仁爱的人像高山一样平静稳重,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以宽广的胸怀来厚德载物,然后得以永恒。这是在对自然进行欣赏之后所体悟出来的道理。

在中国的美学体系之中,自然美是最开阔、自由和内容丰富的。水是至柔之物,山有至刚之型。水是婀娜多姿的,百折曲回,最终归于大海,亏则盈,满则溢,天寒为冰,天热为雨,成雾成霜,成雪成露,变幻莫测,让智者深思和向往。山是稳重恒定的,山能够滋生草木,养育生灵,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无私地奉献出无尽的资源。乐山乐水,体现的是人生的态度,是对自然的感悟,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设计也是这样,不同的设计有着自己特点,体现着不同的设计思想。孔子的这句话体现出了世间的真善美,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崇敬的道德情操,由此而可见,其设计的理念与自然相融合,崇尚国画中写意风格。

古代设计的种类多种多样,它与当时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和文化观念有着很深的联系。例如古人认为动物纹样有着神秘的色彩,在纹样上,古代的纹样由狰狞的动物纹样慢慢转化为植物纹样,将其画于器物之上是为了祈求上苍神明,以保佑人的日常生活。在器物上,古人的设计是以人为出发点,所创造出来的都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锅碗瓢盆、簋簠豆皿等等。器物的纹样开始出现颜色,花草和山水风景,从自然界中体会到美的存在,后经人加工运用到设计上来。“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设计也是这样,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制度,设计又有所不同;同一国家不同地区,设计会有所不同;同一地区的不同设计风俗,设计又有所不同。人类的生活行为改变着设计的形式,对于自然的感悟又有着不同的变化。

二、儒家“智”与“仁”下的色彩观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是出自《论语·阳货》,孔子认为朱色为尊、黄色为贵、紫色为卑。在齐桓公称霸时,却喜好紫色,不顾周礼的存在。色彩要合乎“礼”,无论是仪表、服饰、器物,无一例外,违背礼就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儒家思想中色彩是象征礼仪秩序,是阶级统治的手段,明辨人物的身份等级。“其朱者尤为鲜明,皆以供上而为公子之裳”,由此可见,儒家尚“正色”,古代正色为青、赤、黄、白、黑,其中青为首,赤为荣,黄为主,白为本,黑为终。

《古文尚书》中记载“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相传,早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舜帝统治中华时,曾让大禹为他制作过一套含有五色的冕服。在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龙山文化彩绘木鼓,该鼓上繁缛的纹饰均采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来绘制,根据出土的文物可以判断出这里是舜帝统治的核心地区。而在古书中记载的正色也均是“青、赤、黄、白、黑”,这也是帝王的象征。

青色在自然界中常对应天空,是一种绿中有蓝的颜色,“今民毋艾蓝以染”在《礼记·月令》中记载了,青色是用自然界的植物蓝草为原料染成的。色彩中含有青的很多,在国画中常见的一种颜色“丹青”,“丹”是指赤色,而“青”是一种深浅、明度不同的蓝绿色。瓷器的釉色发青,又被称为“瓷青色”。“铜钱入土千年,纯青如铺翠。其色子后稍淡,午后称阴气,翠润欲滴”,古人称铜锡合金铸成的钱币叫“青钱”,铸成的器物为“青铜器”(如图1)。由此可见,只要是绿中含有蓝的颜色,都被称为“青”。赤色在《释名》中“赤,赫也,太阳之色”,赤色在色相上与现在的大红色接近,象征火,都是红中带一些桔色;绯红色成了后来的官服色。黄色,古代黄色大多是从雄黄中提取,写字用黄纸,涂改用雄黄。《诗经》“黄,中央土之正色”,黄色与土壤的颜色接近,是帝王的专用色。再看出土的丝织品中大部分是赭黄色,也可推断出古代的“正黄”,是一种接近于黄土的一种颜色。《说文解字》中“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在古代,祭祀、吊丧等人们常用白色。“缟、皓、素,白也”出自《孔雀字·小而雅》,可见在古代这都是来形容白色。黑色,是火焰熏出的颜色,是锅底的草木灰的颜色。在古代帝王裘冕上所用的是“玄色”,玄色是黑里透着红的颜色。在《说文解字》中,玄是两个圆圈相切,这两个圆圈代表的日月相会,其发出的颜色便是“玄”。

图1 青铜器

三、儒家“智”与“仁”思想在戏曲服饰中的影响

1.“智”与“仁”对戏曲服饰风格的影响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意境下,其抽象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设计的各个领域被应用。在现代戏曲服饰设计中,结合设计师对意境审美理解,更多地加入个人主观色彩,大写意式的服装风格,形成“留白”的美感。

在传统戏曲服饰中,装饰纹样大多是较为具体且程式化的图案,装饰也是在固定的位置。例如,“海水江崖纹”(如图2)其中包括的含水浪、山石、宝物等元素,在设计时,可将其元素打破,可将其元素拿出再设计,进行元素重组。也可以将元素变形,形成另一个新的图案等。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来重组服饰给人带来的审美意境。

图2 海水江崖纹

2.“智”与“仁”对戏曲服饰色彩的影响

戏曲服饰色彩,可借鉴古人对色彩的认知,如阶级观等。在对一些特定角色服饰的设计上,要遵循色彩的象征意义,不可乱用色。如,秦朝尚黑,皇帝的服饰为玄色。有史记载,在五行中,周朝属火,因此秦朝灭亡了周,于是秦朝便是水命,水于德对应的标志颜色是黑色。而在戏曲中无论是表现哪一个朝代的皇帝,服饰颜色均用黄色。在设计戏曲服饰时,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服饰,更要遵循历史依据。

将传统作为设计的源泉,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媒介,无论是色彩还是形式都要在有依据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四、结语

透过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名言,可以体会到自然界山水的丰富内涵和无尽的魅力,在体会自然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古代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要遵循“功能与形式”上的统一,色彩上也要丰富,设计出既美观,又有历史内涵,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美的视觉体验。

猜你喜欢

纹样服饰戏曲
动物“闯”入服饰界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