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社课程向课外拓展的策略研究》

2021-10-19焦依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实践研究教学策略

焦依琳

摘要:品社课是贯穿于小学中高年段,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最初窗口,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品社课程;课外拓展;实践研究;教学策略

201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教学中应包含思政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始终贯彻 “立德树人”的观念,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青年成长的阶段确实需要精心引导和细心栽培,但实际上,少年阶段更需如此。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校园生活中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去感悟人生道理。所以,在这个阶段品社课和品社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一、品社课的教学现状

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但是课堂教学要达成《品德与社会》的三维目标,单靠教材知识的传授是无法达成的。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他们无法透过教材来体会社会百态和书本知识背后的人生哲理。想要让教材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师教学,实现“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就需要我们尽快开发贴近儿童生活的课程资源,挖掘品社课的育人内涵,填补教材文本中的空白。

然而,现阶段品社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向课外拓展,着手开发和利用课外活动资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都是围绕课本内容来进行的,甚至是班主任、语文老师来进行代课,这使得《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一门教师的说教课。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将对品社课程向课外拓展的实践进行研究。

二、品社课向课外拓展的策略

1、整合利用校内资源

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着眼于学校已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品社课的内容和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资源,如学校的校本活动、特色社团活动、少年宫的科普活动、专家讲座等研学活动,进而将品社课拓展到课外。

2、利用现有社区资源

离开学校范围,有许多社会公共设施可以供我们使用。如社区活动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课程资源。

3、善于发掘学生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课程回归到学生生活,使课程对学生发展有益。如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劳动,如洗衣服、刷碗、擦地等,并记录下劳动过程。

4、挖掘多种社会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我们常常把课程资源理解为课本和教参,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其实,除了课本、教参外,社区人员、学生家长、社区街道工作人员都是教学的主要资源。同时,文化、政治、自然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也是一种有效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他国家的重大事件、当地的特色文化、特有的民风民俗等作为课堂上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

三、品社课向课外拓展的措施

1、优化品德课堂,确定活动主题

想要在品社课中有效促进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本班的实际学情。针对学生特点及生活环境,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除了重点考虑本班的学情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征,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话题,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进行教学。教师应将小学阶段的品社课内容穿成一条线,内化学生个体品德建构。

2、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品德发展

在向外拓展品社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校的德育活动、班会活动、少先队活动与之有机结合。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德育活动的素材,还能开拓品社课的教学形式。在拓展了品社课程形式的同时,又将学校的德育落实到了实处,可谓是一举两得。

(1)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

我在进行品社课的讲授时,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校的德育活动,来设计品德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拓展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玩”中学,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

(2)结合班会活动

在品社课堂上我了解到班里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长的宠爱,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太强,遇到很多矛盾的时候往往过多指责他人的过错,而不会进行自我反思。因此我结合孩子们的班级生活开展了系列活动,如“你说我猜”、“说说心里话”等谈话活动和团队建设,通过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学会宽容、接受和评价他人。

(3)结合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品社课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根据新课标标准和教材内容,我打破单元的界限,将“有爱心、会合作、树自信、敢质疑、勇担当、好体魄、好习惯、好汉字、好口才、好兴趣”的十大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相融合,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主题。

(4)结合亲子活动

品社课的学习资源拓展,很大成程度上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家长一起帮着去查找和整理一些资料。在实际教学中,我组织“孝为先”系列亲子活动,让学生在重阳节时给远在外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打个电话。倡议学生听身边的长辈讲他们的故事,为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5)结合社区实践活动

社会是学生难以接触的,对于小学生而言,社会是抽象的存在,而社区则是可以接触到的,是具体的场所。因此,品社课向外拓展的重要一环就是与社区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区的物质与文化的优势,开展“环保新主张,文明我来创”、“变废为宝,功在社稷”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更好地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品社课向课外拓展,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活动”的观念,将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深入到生活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提升。只有这样,品社课才能真正成为富有实践性、增长知识、提升修养的课程,才能把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启建,《小学品德课程活动教学研究》,[M],《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第11期。

[2]杨九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

[3]戴莉,《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教育教学研究,2019,第1期。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实践研究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