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19肖倩倩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改信息技术

肖倩倩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机地融合,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核心素质。伴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之下,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教学需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堂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这种全方位、个性化的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改;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堂时,应当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机地融合,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设立教学目标,为学生带来内容丰富、具有浓厚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课堂中的主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育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学生拥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有助于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信息技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这为教师确立重点内容的教学手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教师为学生带来思路清晰的教学过程,这削弱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学生得综合素养得到了良好的培育。

二、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授数学课程时,会发现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对数学课程非常感兴趣,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并认为数学课程是一门非常枯燥且有较高学习难度的科目,并不具备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理解数学概念,为学生削弱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例如,教师开展《测量》该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的树不同的高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树的高度以及单位,例如世界上最矮的树——矮柳,树高3cm-5cm;世界最高的树——桉树,最高树为156m。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之处,这能令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再例如,教师开展《面积》该知识内容的数学教学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面积最大的事物是什么,以此调动课堂气氛,而后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带来有趣的知识,可以从国家面积、最大的盆地、沙漠等知识作为教学切入点,扩充学生的个人视野,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拥有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拥有源源不断地学习热情,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主人,这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相符。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之下,许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数优秀,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差[2]。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堂能全面发挥信息化教学的教育力量,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問题。例如,教师开展《认识时间》该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绘本《时钟国王》,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时间观念。看完绘本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假期都是如何安排的,是否遵循了良好的作息时间。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使学生认识钟表、会看钟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的活跃,其逻辑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借助信息技术,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当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以及如何将其与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因此,教师应当正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并掌握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能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内容,这令课堂的表现形式更具张力。学生对动态化的学习内容拥有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地融合,为学生带来全面的重点知识的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停留在教师的课堂内容中,如若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无法彻底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堂,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例如,教师开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该知识内容的教学时,首先,教师要确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通过口算得出正确答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例题,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有45名同学,可是现在只有38盒酸奶,我们还需要几盒酸奶呢?这里有三个选项,请大家选出正确选项,A5 B6 C7,并说一说原因。”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这能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难心理。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网络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这能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清晰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中的重难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亮.信息技术在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教研版),2018,(008):109.

[2]孙亮.信息技术在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上),2018,No.454(08):355-355.

[3]董会.新课改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8,(017):P.44-4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新课改信息技术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