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021-10-19杨露
杨露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地注重教学的效率。在当下的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发现在进行授课时的教学效率都非常的低,且老师要耗费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以老师要采用一些有趣生动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小学的语文课程是从一年级就开始有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整六年的时间,很多人都觉得学生会掌握很多的语文知识,但是经过很多课堂实践我们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在放学回家之后很少会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再加上很多家长也很宠溺孩子,回家后也不要求孩子复习,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更要抓住在课堂之中的教学时间,努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之中学习到更多,认真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符合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知识与进步,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深入挖掘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对于课堂的教学是很重要的,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参考。人文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去渗透人文教育必须要从教材中去寻找突破口,所以老师应该把教材认真钻研,发现蕴含在其中的所有情感与思想,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去寻找文章中的一些优美的句子与段落,寻找其中的美好事物,让学生们去阅读体验其中的文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会得到有效的开发,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在情感上也能得到提升,感受文章中的人文精神。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到文章《画杨桃》的时候,我就会在课堂之中拿出一个杨桃,请一位学生来讲台上从上往下观看杨桃,说一说杨桃像什么?学生在观察过后对全班学生说杨桃很像一颗五角星。这时讲台下的学生纷纷笑了起来,我什么都没有说就开始和学生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读完文章后学生纷纷都明白了,原来刚刚并不是那个同学说错了,而是在他的角度下杨桃是一颗五角星的形状。这时我会让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讨论,给每个小组都发一个杨桃,让小组成员围城一圈,每个人都画出自己角度观看到杨桃的样子,在画完之后我会询问学生,学习玩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道理?学生在思考之后纷纷说出,当自己发现别人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样的时候,不该嘲笑别人,而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一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并且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其次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到古诗《咏柳》的时候,我就会带领学生一起对古诗进行学习和翻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纷纷感受到了古诗的神奇之处,短短的几句话竟然可以翻译出这么美丽的景色和故事,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我还会给学生拓展五言诗和七言诗,在课堂的最后我会让学生一起来按照五言诗的形式自己来写一首小古诗,没有多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由于之前的学习学生都喜欢上了古诗,纷纷创造了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提升。
二、运用趣味识字法,提升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小学生的识字是老师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只有认识了更多的汉字,理解了更多的汉字,才能够阅读文章,进行写作,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识字一直都一项艰难的教学任务,大量的汉字教学让学生产生了抗拒心理,再加上很多学生努力去学习了可是读文章的时候还是读不懂,就导致学生不愿意再学习语文知识,所以老师要运用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快让学生们接受并且融入奇妙的文学世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到《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这是一篇写风景的文章,里面有许多关于树和风景的描述,我会先带领学生一起大声地朗讀文章,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红笔圈出来,接着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文中出现的红松、白桦、枫树、松柏等树木,学生总是分不清,这时我就会运用多媒体在每个字的上面都配上这棵树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区分,学生在识字之中对于树木的形状也有了了解,接着我会给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仔细观看这几个词,他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在观察后发现都带有木字旁,然后慢慢引导学生得出带有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汉字有了深刻的理解,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根据教育教学的改革内容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富有童心,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语文的魅力感染学生,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梅珍.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