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高效“读图”不可或缺
2021-10-19王娜
王娜
摘要: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更多是依据以往的教育经验来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以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中心,但是对于图的讲解却不并不深入,因而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让“读图”学理念能够更加高效的融入当前地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读图教学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获得丰富地理知识的载体之一。地图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和问题变得简单而直观,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将读图教学的理念贯彻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合理用图,强化用图意识
初中地理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在地图选择上,要遵循科学合理的选择。用图的方式可以先从大到小,由总体到局部,培养学生良好的用图意识。
在“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个单元中,“中国”是一个大范围,而“土地资源”是一个小范围。因此,首先得从大的角度以总图引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考且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再以局部图画来帮助学生展开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在讲“中国的水资源”这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将地形图展示出来,同时也要将中国径流带分布图以及中国降水分布图展示出来,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分析中国为什么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并且可以利用电子媒体设备,将这两幅图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在降水动画演示和地理位置变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且掌握中国水资源呈现出“东多西山,南多北少”的特点。
这样不仅能够树立学生正确地用图意识,还能在用图的过程中注重用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逐渐形成良好的用图能力。
二、有序用图,提升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展示电子地图,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境来考量出示图的时机。教师在应用地图的时候,要做到有序地推进地图分析、讲解的环节,帮助学生建构起地理概念体系。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一单元时,要让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地理差异,以美国为例。教师可先在ppt上呈现出美国地图和美国耕地分布图,先让学生观察,总结美国耕地的分布情况。之后再出示中国地图和中国耕地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学生在对比和分析后回答: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国土为不适合耕种的山区,而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阔,耕种条件好。我国人口数量远大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教师在学生回答完后要进行追问:除了地理条件原因,是否还存在其他影响的因素?学生在进行思考和理解后得出除了地理位置的差异,气候特点的不同也会造成耕种条件的变化。
此时教师要让电子地图平面图展开成为立体形象,让学生随着电子地图变换而逐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当然,教师在运用电子地图手段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引导他们自主探究,领悟概念知识。
三、重视赏图,延伸课堂教学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经过精简和筛选,其内涵意义需要通过多重手段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地图、图表,虽然可以助力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但是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还远远不足。因而教师要在立足课本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教材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对“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一单元知识的本质认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揣摩地图背后的内涵意蕴,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索,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开阔自己的思维。
如在“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中,教师可在课中时间插入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呈现几幅关于“河水污染、乱砍滥伐、超载放牧”的真实拍摄图片,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分别提出改善的意见。组长收集完成员的意见整理后进行分享和汇报。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也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树立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深入用图,融入实践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初中地理课堂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图像,教师要发挥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在课下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量。如教师在“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一单元教学完毕后,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組长安排分工,利用互联网搜索、书籍阅读查询等手段,收集近十年来中国人均耕地变化数据、中国年均降水量数据、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的数据。并且运用手绘的形式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图表呈现出来。图表形式没有固定,可以发挥想象力绘制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这个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概念应用到实践过程之中,在反复锤炼中加强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也能在数据收集和分析、图表制作中,培养学生看图、绘图、读图的综合地理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要依据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学生“用图、读图、绘图”的综合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富明.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时代金融,2018,009(0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