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证服务优化升级,利企便民益处多

2021-10-19文/周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公证员便民公证

文/周 新

2021年5月,司法部印发了《关于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地利企便民。

什么是公证呢?公证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截至2021年5月27日,全国共有公证机构2,942家,公证员13,620人,每年办理约1,300多万件公证案件,公证书被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我国的公证机构为公证处,根据法律规定,具有公益属性。我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公证的对象较为广泛,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等;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如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出生、死亡等;以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如毕业证、学位证、结婚证、公司章程等。

为什么要对公证服务进行优化升级呢?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个人在办理公证业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外地上学、务工的人们办理公证,需要专门回老家办手续,一次办不完还得来回奔波好几趟;许多公证的办理都需要非常多的证明材料,不仅烦琐还容易遗失;办理公证的时间长、效率低等。因此,根据大家反映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意见》明确了到2021年底,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告知承诺制度将得到普遍落实,公证业务执业区域分类推进放宽至省一级,公证办理难繁慢的局面会得到明显改观;到2025年,公证发展环境会更加优化,“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公证事项明显增多,公证利企便民体系将更加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基本能够解决公证办理难繁慢问题,公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公证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将得到显著提升。

公证服务的优化升级会给我们办理业务带来更多便利。比如,对于很多办理公证所需要的数据,如人口的基本信息、婚姻状况、收养、不动产登记、房产开发、房屋交易、公积金、企业登记等信息,能够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获取的,当事人可以不再提供。微信小程序也上线了“全国公证处地图”,当事人登录手机微信就能查找公证机构、公证服务信息公示、在线申办导引、公证服务评价等。其中的“在线申办导引”汇聚了全国开通在线申办的近1,300个公证机构对外服务链接信息,方便当事人办理业务。

同时,公证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2020年10月修正的《公证程序规则》规定,公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公证业务管理制度和公证质量管理制度,对公证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由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依据相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

公证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证服务的优化升级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便利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公证员便民公证
新时代我国公证员职业定位与职业伦理构建研究
如何加强公证员在公证工作中的判断能力
“便民晋粮”零距离服务农民
浅谈证据保全公证中如何保护利害关系人的个人隐私
公证员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研究
便民公告栏
深耕便民场景生态,银联闪付引领支付新趋势
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渠道 深化公证服务全覆盖
便民电话缘何不便民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