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2021-10-18郭俊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人格初中生

郭俊利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初中生所要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初中生进行一定的人格培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了生命、责任、心理健康、道德、法律等相关内容,本论文主要从道德与法治课入手,分析和研究培养初中生人格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初中生;人格;道德与法治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及情感体验展开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情感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及品质素养得到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人格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科学、哲学、法律等知识,而这些知识无不与人们的生活体验及情感认知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有助于实现教学的知行统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陶冶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在课堂营造出浓厚的、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感氛围,促进学生在心灵上与教学内容形成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能够快速领悟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拓展相关生活案例、信息和资料,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拓展,不仅能够豐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其学习视野,优化其创新思维,还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思考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三)有助于增强师生教学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法,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并就所思考的问题与教师展开互动与交流,不断深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情感教育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其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

(一)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新的同学、新的学习内容都会对初中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对未知学习内容的好奇,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活动或比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争取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学生的认知的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2.学习“小”课程,明白大道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道德与法治课相对于初中的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来说,算是一门“小”课程。但是这门“小”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动机等却具有独特作用,它不仅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还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只有明白一件事的道理,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做这件事,这比强制学生去做这件事要更有意义,也更为有效。

(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情感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初中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导向,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以及心理健康成长。利用情感教育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意识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比如我在“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分享了我自己每天利用网络都做哪些事情,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小调查的活动,调查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上网干什么,在网上活动中你认为那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意义的,为什么?学生个个畅所欲言,讨论热烈,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基于我先前的分享,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打开了他们的心理世界,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坦诚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力的促进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顺利达成。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师思想观念的认可,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师育人的心理和心情,进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教学中增进师生情感交融以优化教学

1.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积极形象,成为“想象”中的自己。以独生子女身份居多的初中生,习惯以消极被动的行为方式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大多数初中生在家里都享有绝对的主导权,习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在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想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设计一个积极良好的自我形象。具体做法为:在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里,配上温柔细腻的音乐,让学生通过想象,构思自己想要拥有的美好外表、健康性格、行为特点等。

2.将心比心,学会理解他人。道德与法治课设有专门的章节为学生讲解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集体共同成长。学会理解他人,要求初中生首先要做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初中生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初中生不能及时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往往从对方身上找原因,这就促使了矛盾的激化。其次,初中生不能对他人抱有偏见,尤其不能因为他人的外貌、身体有缺陷而取笑他人,也不能通过他人的成绩、父母的职业来衡量他人。

参考文献:

[1]吴探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03):142-143.

[2]文香.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浅议[J].才智,2019(19):144.

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52846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人格初中生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