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感”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功能研究

2021-10-18张智昊

美与时代·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五感功能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景观设计需求的增加同时,不局限于景观视觉层面的设计研究,便成为国内景观设计研究的趋势之一。“五感”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功能性体现为:引导性、参与性、沉浸性、独特性,着眼于五感设计理念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应用,探讨五感设计理念在景观空间的功能层面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五感设计理念;景观空间;空间构建;功能

在景观空间设计时做到“五感”间的和谐共鸣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将视觉作为生活中的主要感知时,总是不自觉地把目光聚焦在关注视觉层面而忽略了其他感官体验。在艺术创作和欣赏领域,五种感官的联系即“通感”早就被研究过。费歇尔就曾提过感官的非独立性,还有钱钟书先生也提及过五感的连通性[1],只有更好地了解“五感”在景观空间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景观空间构建的全面立体性。

一、五感设计理念

“五感”是指人的五种感官,即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这五种感觉,设计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本身,“五感”作为人与世界体验沟通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基础诞生了两套设计理念,分别为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和工业设计师Jinsop Lee。原研哉的理论注重于“感觉刺激→记忆唤醒→组合印象”[2],用不同的感觉刺激来唤醒人们对事物的印象,也就是用几种交杂的感觉刺激唤醒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从而在头脑中构筑出场景氛围,将人视为一种巨大的“感受记忆器”。工业设计师Jinsop Lee所提出的五感设计理念更加理性化,他将人的五感画作图标的形式,从而记录生活中的无感体验,分析判断作为设计产品时的一种参考指标[3]。从上两个理念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五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目前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容易局限于仅仅关注视觉的感受,忽略其他感官的体验,大大降低观赏者的观赏感受以及景观的氛围营造。国内关于景观五感设计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已有的理论成果也尚待实践检验。从实践方面来看,以“五感”为理念,应用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并不多,应当引起设计师的重视。现存的关于五感设计研究成果,主要被运用在大型的医疗设施上[4]。

二、“五感”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功能性体现

(一)引导性

创造空间是人类对周围环境有意识的自然行为,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景观将许多本身不存在联系的事物以特定方式进行重组排列,事物之间便产生了联系并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空间,这是精神飞跃的起点,这便是景观的意义。与建筑空间不同,景观空间不是封闭的,空间效果具有不可测量性,这便让空间与人的关系连结得更加密切。对于景观空间的构建来说,做好对人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做好对人五感的控制。例如景观空间中对通道的设置和对人的引导,好的通道设计是建立在目标分析基础之上的,建立视觉联系、把握视觉变量不失为一种方法,也就是传统的设置路标。更高明的设计师会对嗅觉甚至触觉进行把控,而触觉景观的设计并不是一味的单向的接触,有主动的接触,也有人体不自觉的被动接触,在这一层面上实现人们触觉景观设计上更好的享受。比如沿途栽种芬芳的花草植被,对人嗅觉产生吸引,不经意间引导人们的行动轨迹。亦或者对地面材质进行一定区别设计,留有更适合材质对游人进行引导。如苏州博物館中“宋画斋”的道路设置,即是将青石板与碎石进行区别,将更适合人行走的青石点缀在碎石中,对行人脚与路面的触感进行区别把控,很好地支持和引导了游人的观赏活动,不经意间提供给游人多感官的参观体验,使之更有效地参与进观赏活动中去。

(二)参与性

五感设计理念在景观空间的构建中具有主动参与与非主动参与两种特质[5],游人需要主动地做出动作介入,才能得到感官刺激的回馈叫做主动参与,游人不需要做出动作介入便能得到感官刺激的回馈叫做非主动参与。例如,“新加坡大巴窑感官公园的触觉区与味觉区就是典型的主动参与型五感设计,触觉区有植物的花、茎、叶和景观墙体的浮雕触摸质感,味觉区有各种芬芳的花果植物,可供嗅闻和食用”[6]。运用五感设计理念设计的新加坡大巴窑感官公园相比于传统公园其参与感更强,感官刺激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对于那些感官接受不太敏锐的人群,特别是残障人士十分地友好。

(三)沉浸性

传统意义上的景观空间构建主要是在视觉领域展开的,景观空间也是指一定区域当中呈现出的景象,即视觉效果。但在景观空间的构件中,仅仅注重视觉领域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观赏者不易浸入景观空间所营造的氛围中,人们体验流于视觉表层,难以引发观赏者的联想与共情。可见优秀的景观空间设计,需要巧妙地考虑到人的五感,进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日本美秀美术馆,“美秀美术馆百分十八在地下,藏馆于山,避世隐遁与自然融为一体”[7]。建筑入口处广场的樱花大道给予游人第一道感官刺激,刺激着观赏者的视觉及嗅觉神经,而后的银色隧道所采用与富有工业与科技感的材质,使之在触觉感官上与山体以及建筑混凝土产生区分,穿过隧道,跨越山谷走上吊桥,潺潺流水的小峡谷刺激着游人的听觉感官。五感设计理念造就了一种庄重典雅的氛围,走进建筑就如同前往圣地朝拜一般,帮助游人投入沉浸在设计师与自然所提供的美好意境中去。美秀美术馆向我们构建这样一个理想空间:山、谷以及躲在其中的建筑。这里幽静、通透,它躲在幽静中,是让人“五感”沉浸的人间仙境。

(四)独特性

区别于仅专注于视觉领域的传统景观空间构建,五感设计理念的加入,在多个维度上提升了景观设计所能带给游人的体验,能给游客以独一无二的感受,同时更好表达景观蕴含着的丰富地域文化特征。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40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历史古建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城市记忆面临危机。在意识到区域人文历史价值的重要性后,如何抢救恢复以及挖掘历史人文价值变成了近来景观设计中较为热门的领域。南京老东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便是顺应此浪潮而开展的,老东门因地处南京城南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京传统市井生活缩影的老门东,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聚落。明代时期,老门东因商贸和手工业集聚,成为了南京重要的商业街区。 清末以后,逐渐转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在21 世纪初,破败的老门东也面临着拆与留的矛盾。2002—2009 年,经过多方努力,老门东地区才得以留存。南京城南历史街区保护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启动门东保护更新项目,老门东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地保留古建筑,并还原其本来面目。历经拆建之争的老门东,最终在2015年建成后向公众开放。老东门改造引入五感设计理念,在视觉层面上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规划设计初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质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从布局规划、堪舆理念、建筑风格、风俗习惯、气候特点等层面入手进行规划设计,在设计时,注重历史文化元素的传承,尽量保持原有街道空间的历史风貌,将老门东地区的历史记忆和南京文化特征贯穿在整个街区,形成独特的的文化氛围。在听觉体验方面,老门东历史街区空间中注重塑造百年前的听觉环境,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原民国时期商贩叫卖声,通过播放苏州评弹还原百年前的听觉环境,运用声音塑造来营造良好的气氛,抓住消费者心理。在触觉方面,老门东历史街区的改造设计将多种材料融汇在一起,强调多种材料的质感对比与协调,使游客在体验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当今时代的时尚特征,增加了对老门东历史文化的深度认识。在味觉方面,设计了一些南京特有小吃的景观小品以及种植一些具有南京记忆的果树使人产生独特的游玩体验[8]。在整个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中,有机地将五感设计理念融入到具体场景中,表达传承了老东门历史街区的独有文化属性,创造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独特新景观和新空间。

三、五感设计理念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意义与价值

成功的景观空间设计会积极考虑人们在此空间内所受到的“五感”刺激,人对世界的感受实际上是对信息的整理归纳。追根溯源,发出信息的即是物质,做好对物质的把握,不单一地只从视觉一侧看待景观空间设计问题,而是通过五感设计理念察觉丰富的景观空间设计构建,更好地理解并将五感设计理念应用在景观空间的设计中。“五感”景观设计的结合与运用,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如今同质化景观空间愈来愈多,并且游人体验要求也愈来愈高,如何能够快速构筑一个让游人满意并且可以表达好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就尤为重要。五感设计理念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功能性结论,对景观设计师来讲是拓宽设计思路、提升设计周到性的重要工具。在设计理念中始终秉持“五感”设计并且考虑到“五感”的存在,以五感设计理念指引从而构筑景观空间,并不是只是单纯地考虑人的五种感官是否能受到刺激,而是转化思维方式,思考景观空间中能否达到引导、参与、沉浸、独特这四种设计的目的要求,设计最终是有目的的,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促成什么样的体验才是设计的目的,刺激体验者的五感只是追求目的道路上的方式,需要在这种层面了解消化五感设计理念在景观空间构建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梁國琳.浅析两种五感设计理论的同与异[J].西部皮革,2017(4):71.

[4]周大坤.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综述[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3):193.

[5]范婷,黄春华,文卉.基于园艺疗法的八旦村中心景观设计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2):76-81.

[6]胡晓白.“感官公园”提供非一般感觉[EB/OL].[2014-09].http:www.globalmayor.org/magazine detail.aspx? classcode=007008&id=372.

[7]当代美术家编辑部.美秀美术馆[J].当代美术家,2016(3):92-93.

[8]文问,文卫民.基于“五感”体验的景观设计探析——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为例[J].湖南包装,2020(1):112-115.

作者简介:张智昊,中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五感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2IN1厨房漏斗
我有特异功能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需有“五感”
中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浅见
“五感”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性研究
试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与应用
景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