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死畜禽实行综合处理好处多

2021-10-18谢军池姚淑娟

新农民 2021年25期
关键词:无害化

谢军池 姚淑娟

摘要:本文对传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阜阳市为例,详细列举了綜合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优势,并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病死畜禽;综合处理;无害化

我国现代畜牧业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形成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随着量的提升,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数量也相应增加,规范处理好病死畜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保障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举措。

1  传统处理方式对人居环境的影响较大

传统病死畜禽挖抗掩埋无害化处理法,地点大多选在养殖场周边,这种方法灭菌不彻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和细菌再次传播,既对养殖场本身造成安全隐患又容易破坏地表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直接焚烧法是早已淘汰使用的落后方法,成本也高,焚烧前需要切割,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产生的难闻气体对人居环境影响较大;病死畜禽扔在相对封闭的地下水泥池内化尸,这是目前部分地市常用处理病害动物的主要方式,我市鲜见。该处理方式也存在极大的危害性:一是传播疫病。在收集、运载过程中,极易造成疫病的传播;二是化尸池的废水无法处理,这些废水产生各类型的病毒相交配成的混血毒菌,会直接传播在空气中;三是占有大量土地。病死禽畜生化处理池每口占地80m2左右,周围100m或更远的范围臭气熏天;四是安全隐患大。处理池容量有限,存在溢流污染周边环境的可能,而一旦沉积池出现裂缝,则会污染地下水。

2  规模猪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惠及面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仅局限于规模养猪户,禽类、牛、羊及其它病死动物及散养户病死生猪不能惠及,畜产品质量源头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体系不全。无害化处理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经费短缺,基层动监分所缺少官方兽医,协检人员少,监管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检疫人员劳动报酬较低,影响了检疫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无害化处理工作扎实稳步开展。

(3)工作量大。中小规模养殖场占比仍较多,养殖场散布城郊乡镇,点多面广。一有死猪,养殖户就电话告知协检员,赶赴现场监督处理。协检员不停奔赴各地进行核查,尤其是高温季节等恶劣天气,病死猪数量增加,检疫员工作十分艰辛。

(4)投入不足。无害化处理是一项公益事业,财政投入只考虑养殖户的利益,给予生猪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80元/头,但无害化处理各个环节都需要经费做支撑,尤其是基层动监分所无害化处理监管经费难以落实。要想把政策落实到位,仍需运用市场的手段和政府扶持综合考虑处理。

3  传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是常规的“随报随到”的处理办法,监管人员所付出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加上基层监管人员待遇差,劳务补贴没有兑现到位,监管难度较大;二是国家规定的补贴政策仅局限于规模养猪户,其它散养户病死生猪和其他种类病死畜禽没有补贴办法;三是日益集约化生产的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由于生物安全要求,死亡生猪大多自行处理,监管人员无驻场的规定,很难达到有效监管和病死猪及时申报;四是无害化处理工作各个环节都需要经费支持,基层监管单位工作经费短缺;五是病死猪论头补贴,大猪死亡后养殖户损失大,有不愿申报而偷卖的可能;六是传统的处理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综合处理场需要投入大,收效慢。

病死畜禽无害化综合处理场模式,是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规范处理的必然趋势,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及国家、省规划纲要和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同时,无害化处理场在一些地方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运行。全市已建成运营收集点50个,无害化处理专用转运车严格按照指定“收集车”线路转运收集,满足区域范围内处理养殖、屠宰、流通各环节病死动物及产品收集处理。实行多渠道投资建场、政府补贴统一收集、生物安全运输、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户申报、(分)所受理、镇集中、场处理”的一条龙的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其处理流程:养殖户病死猪申报(密封袋生物安全运输)(排除重大动物疫情)——基层分所受理查验登记——收集点登记冷冻——县无害化处理场专用“收集车”生物安全巡回收集——县无害化处理厂接收处理;建设无害化处理网络信息结算平台,生物安全运输各过程注重消毒及登记台帐,收集点、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全过程监控系统。

县级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建设经费,对非国家政策内处理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每吨补贴一定处理费用,确保公益事业运行成本,企业投入有所盈利。

4  规范综合处理的配套举措

一是健全体系。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较为健全,市县有所、乡镇有分所,以及一支稳定的协检员队伍,我市从基础性工资、社保和绩效三部分保障了协检人员待遇,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障了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识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争取了部门的支持、群众的理解和监管对象的配合。三是打击违法行为。通过安全收集,综合处理制度,变堵为疏,既可解决养殖户病死动物处理难问题,又能把握病害产品流向,进行工业利用。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会被不法商贩收购加工进入食品流通环节,必须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流程登记制度,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协同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对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落实,鼓励广大群众对不法销售和乱抛病死猪等行为进行举报,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加大对储藏场所、经营场所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加工行为,严防病害动物及产品进入食品加工环节;对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惩处。四是落实责任。加快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健全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体制;协同部门联合执法,形成了监管合力,落实“倒逼”机制;切实做到政府负总责,将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四是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日常巡查督查,防范于未然。

猜你喜欢

无害化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探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新技术比对选择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
关于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设施草莓土传病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
广西首家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营